闲唐 作者:春溪笛晓
地说:“要是我再大点就好了。”他摸了摸自己还光溜溜的下巴,恨不得自己也一早能和李二陛下一样长出胡子来。
李承乾道:“等你大点了,又会觉得小点好。”
李元婴不认这话,他觉得自己要是大点,能做的事就多了。不过,现在提了建议,哪怕不能马上出去玩耍,往后也许也有机会能去,所以提了不亏!李元婴又高兴起来,和李承乾在回廊尽头分别,跑回去陪柳宝林用膳去了。
柳宝林最近得了许多菜谱,又经常能收到丰泰楼那边的反馈,生活日渐充实起来。李元婴渐渐长大,柳宝林知道儿子守在自己身边的时间会越来越少,所以她妥当地安排着自己的每一天,不让李元婴牵挂自己。
李元婴回来了,柳宝林自然欢喜,边给李元婴尝自己做的新菜边听李元婴说白日里的趣事。
这边母子其乐融融,另一边的李二陛下用过膳后又想起李元婴那个歪主意。
眼下宗室已经挺多了,太上皇儿子有二十个,活下来十几个,除了李元婴都已经就藩;他的儿子也有不少,年长的也都去了封地,只有几个小的留在身边。等将来他这些封了王的兄弟和儿子又会有许多子子孙孙,确实得给他们找点活干。
本来李二陛下是准备让儿子和功臣们世袭刺史之职,世世代代当各地的一把手,但是这个主意遭到魏征和长孙无忌他们的一致反对。他们宁愿自己也不要这份殊荣,也不希望地方上的刺史变成世袭制,毕竟,谁知道那些个后代是不是蠢人?
既然不能让他们世袭刺史这种实职,那么让他们代表大唐出使各国兴许是个不错地主意。他们乃是大唐宗室子弟,代表的是大唐皇室,走到哪别人不得好好招待?
至于危险,危险肯定也是有的,但是李元婴说得有道理,连文成一个女孩都能远嫁吐蕃,难道堂堂大唐皇室后裔连出使外邦的胆气都没有?
每年的贺岁、贺诞、封赐等等都可以派遣使者前往各国稳定邦jiāo,派谁能比派宗室子弟更能代表大唐的重视?
要是能因此锻炼出一批得用的宗室子弟,那就是最好的结果了,独木不成林,李家越枝繁叶茂、能人辈出,大唐江山就越稳固。
李二陛下拿定了主意,便叫人让魏征他们进宫商量这桩事。现在就让李元婴去是不可能的,等李元婴再大些、出使各国的章程再完备些,兴许还可以考虑考虑。
魏征等人一到,李二陛下便和他们说了李元婴那个损主意:放最会吃喝玩乐的那批宗室子弟出去祸害祸害别人!
魏征等人听得脸皮直抽。
这对兄弟真是绝了,一个比一个不要脸,这种主意都敢说出口。
李元婴就算了,人家本来就是个混世小魔王,李二陛下你怎么回事?
你堂堂一国之君,一点都不会害臊的吗?
作者有话要说:
李二陛下:我只是转述我弟弟的想法,你们觉得我弟弟这主意怎么样?
小王爷:无耻皇兄!
第112章
李元婴出了个主意就跑,也不管李二陛下答没答应,会到国子监后他又恢复了一贯的好学,天天带着小伙伴们堵夫子。不过最近他多干了一件事,那就是规划吐蕃出游路线,给每一个地点琢磨一个说法,串联成一个完整又激励人心的故事,好吸引众人前往吐蕃观光旅游。
编故事李元婴是最擅长的,但要编得真实,便要立足于现实。李元婴接下来边搜集资料边整理故事线,偶尔还写信去询问江夏王他们这些送亲使具体细节。
一个多月下来,李元婴把“文成和亲”的故事编了出来,先用汉代公主和亲的种种遭遇作为对比,衬托出和亲的不易,接着便是着重描绘文成的聪慧、大唐的慷慨。
这一段立足于商队带回来的吐蕃风土人情,图文并茂、十分真实:吐蕃的人衣物简陋,大多是皮毛经简单缝制做成,只有实用xing,缺乏观赏xing,大唐的衣饰华美精致;吐蕃没有精烹细炙的习惯,大多粗吃粗饮,不会烧制精美的餐具;这些还是其次,重要的是吐蕃无人学医,大多信虚无缥缈的巫
地说:“要是我再大点就好了。”他摸了摸自己还光溜溜的下巴,恨不得自己也一早能和李二陛下一样长出胡子来。
李承乾道:“等你大点了,又会觉得小点好。”
李元婴不认这话,他觉得自己要是大点,能做的事就多了。不过,现在提了建议,哪怕不能马上出去玩耍,往后也许也有机会能去,所以提了不亏!李元婴又高兴起来,和李承乾在回廊尽头分别,跑回去陪柳宝林用膳去了。
柳宝林最近得了许多菜谱,又经常能收到丰泰楼那边的反馈,生活日渐充实起来。李元婴渐渐长大,柳宝林知道儿子守在自己身边的时间会越来越少,所以她妥当地安排着自己的每一天,不让李元婴牵挂自己。
李元婴回来了,柳宝林自然欢喜,边给李元婴尝自己做的新菜边听李元婴说白日里的趣事。
这边母子其乐融融,另一边的李二陛下用过膳后又想起李元婴那个歪主意。
眼下宗室已经挺多了,太上皇儿子有二十个,活下来十几个,除了李元婴都已经就藩;他的儿子也有不少,年长的也都去了封地,只有几个小的留在身边。等将来他这些封了王的兄弟和儿子又会有许多子子孙孙,确实得给他们找点活干。
本来李二陛下是准备让儿子和功臣们世袭刺史之职,世世代代当各地的一把手,但是这个主意遭到魏征和长孙无忌他们的一致反对。他们宁愿自己也不要这份殊荣,也不希望地方上的刺史变成世袭制,毕竟,谁知道那些个后代是不是蠢人?
既然不能让他们世袭刺史这种实职,那么让他们代表大唐出使各国兴许是个不错地主意。他们乃是大唐宗室子弟,代表的是大唐皇室,走到哪别人不得好好招待?
至于危险,危险肯定也是有的,但是李元婴说得有道理,连文成一个女孩都能远嫁吐蕃,难道堂堂大唐皇室后裔连出使外邦的胆气都没有?
每年的贺岁、贺诞、封赐等等都可以派遣使者前往各国稳定邦jiāo,派谁能比派宗室子弟更能代表大唐的重视?
要是能因此锻炼出一批得用的宗室子弟,那就是最好的结果了,独木不成林,李家越枝繁叶茂、能人辈出,大唐江山就越稳固。
李二陛下拿定了主意,便叫人让魏征他们进宫商量这桩事。现在就让李元婴去是不可能的,等李元婴再大些、出使各国的章程再完备些,兴许还可以考虑考虑。
魏征等人一到,李二陛下便和他们说了李元婴那个损主意:放最会吃喝玩乐的那批宗室子弟出去祸害祸害别人!
魏征等人听得脸皮直抽。
这对兄弟真是绝了,一个比一个不要脸,这种主意都敢说出口。
李元婴就算了,人家本来就是个混世小魔王,李二陛下你怎么回事?
你堂堂一国之君,一点都不会害臊的吗?
作者有话要说:
李二陛下:我只是转述我弟弟的想法,你们觉得我弟弟这主意怎么样?
小王爷:无耻皇兄!
第112章
李元婴出了个主意就跑,也不管李二陛下答没答应,会到国子监后他又恢复了一贯的好学,天天带着小伙伴们堵夫子。不过最近他多干了一件事,那就是规划吐蕃出游路线,给每一个地点琢磨一个说法,串联成一个完整又激励人心的故事,好吸引众人前往吐蕃观光旅游。
编故事李元婴是最擅长的,但要编得真实,便要立足于现实。李元婴接下来边搜集资料边整理故事线,偶尔还写信去询问江夏王他们这些送亲使具体细节。
一个多月下来,李元婴把“文成和亲”的故事编了出来,先用汉代公主和亲的种种遭遇作为对比,衬托出和亲的不易,接着便是着重描绘文成的聪慧、大唐的慷慨。
这一段立足于商队带回来的吐蕃风土人情,图文并茂、十分真实:吐蕃的人衣物简陋,大多是皮毛经简单缝制做成,只有实用xing,缺乏观赏xing,大唐的衣饰华美精致;吐蕃没有精烹细炙的习惯,大多粗吃粗饮,不会烧制精美的餐具;这些还是其次,重要的是吐蕃无人学医,大多信虚无缥缈的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