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最强帝国系统 作者:江城风
昌邑,丞相府。 “从晋国传来的消息,王辰与陈诩似乎相谈甚欢,也不知他们都说了些什么,如今陈国和晋国似乎已经站在了一条船上。”曹操眉头紧锁,最近自己一直心绪不宁,感觉就
像是有一块石头压在了自己的心上一般,说不出哪里有什么问题,但总感觉有那么一丝不安。 特别是和陈国停战之后这份不安就越发的浓了,以前以为那不安的感觉来自于自己的弱小,可现在自己坐拥两州之地,这一丝不安非但没有减退反而更厉害了,也想不到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他揉着自己的头,等候着堂下谋臣们的回复。 “丞相,陈国本是晋国最强劲的对手。昔日陈国尚且强盛之时,一直遏制晋国,双方本应势同水火。之时如今的改变,却叫人有些难以置信。我以为,对方必然是有一个共
同的利益。从目前的局势上来说,陈国最大的敌人是我们,而对晋国而言,想要东进首先要解决的还是我们。” 荀彧眉头皱的很深,他似乎也不愿意相信自己的猜测,可是在他眼中这就是最现实的问题。两个有大仇的国家能够放下彼此的仇恨,走到一起那么必然是有一个共同的敌
人。 郭嘉也点头道:“陈国与我国是有仇的,其因为丢失了豫徐二州,使得原本江东的孙家一时间也失去了控制。真正能够听从陈国调遣的,唯有淮南江北的狭长地带。不管如今敌是否与我议和,但北进之心不死。而如今晋国想要东出,第一个要解决的便是赵国与我国,如今赵国内乱,袁熙内附,而我国却又强势而起,其必然想要消我。所以
二国结盟,势必取我国。”
“二位所言甚是!”
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这场中的谋士们的答案几乎是一致的,认为陈晋之好必然是针对宋国即将采取下一步军事行动。
但是曹操却觉得这个中问题应该不止这么一点!他的眉头已经并未舒展,不过也正是如此,几番深思之后他却说出了自己的打算:“各国之盟意在取利,晋国东进战我取利。陈国北上,光复取利。齐国南下,夺我取利。
” “从这上面来看,我国本位于四战之地。若周遭并无强权,或可乘乱取利。只可惜如今局势不同,东有强齐,西有强晋,皆是猛虎之辈,于南有陈楚,也是一时之雄。故而
不管是东进,西进还是南下,一步不慎全盘输!”
曹操站起身来,眉头锁得更深了些,如今天下的局势自己虽然取利于陈,但却无形中陷入了更大的危机。在这样强盛的猛虎之前,宋国想要崛起说难也不难。
昔日自己弱小,便是以弱专横。联盟欺负自己,自己就投靠晋国。晋国欺负自己,自己就投靠联盟。哪儿有利,就往哪儿跑,反而能够乱中取胜。
只可惜现在自己却强起来了,早被双方看做了眼中钉肉中刺,而这个时候在即也不能去卖弱了。
“丞相!”郭嘉抱拳,道:“若想破解此计,说难也不难,说易却也不易,在下倒是有一计策可供诸位商议决断。”
“奉孝有话直说便是!”曹操此刻也是一时间想不出来法子来,这样棘手的局面一时间只怕难以决断。
走错一步,宋国都将灰飞烟灭! “正如主公所言,我国处于两大强国的夹缝之中,挡在了两条苍龙的腾飞之路上。故而这也决断了我国不可能依靠这两条苍龙来进行抉择,也就是说我们并不可能依靠这两
个国家来牵制其他势力。齐国西进已成必然之局,将来泰山、济北、东郡等地必然会爆发激烈的大战。” “而晋国早有东进之心,昔日更欲要马踏中原,虽战败损了地界,但却也不能遏其东进之心。将来河南尹的争斗也会极为激烈,晋军决然不可能放弃这样的机会,瓜分我国
!陈国自不用说,昔日夺其一州数郡,杀其一国之君,早已势同水火。” “所以,臣以为要想破局,应当从北面及南面下功夫。昔日既已定下北面之计,或可以此来缓一缓局面。而南面的话,臣以为应当与孙策、蔡瑁二人联合。孙策坐拥江左四
郡,两代经营国力浑厚,且其也早有异心。如今陈国早已无力掌控孙家,其必然也想要借此称尊。” “而蔡瑁之父死于伐晋,其与晋国也有世仇,自然不可能与晋国同心。而蔡家于楚国乃是大世家,便是楚国皇帝也不得不听从蔡家的决断,不敢擅专!所以,外引孙策蔡瑁
为援,于内更应积极整合备战修缮城墙,募集和准备更多的军队,修筑更多的营寨,以此来防御可能出现的局面。”
“同时,派出使者,结好齐晋,在赵国的问题上选择让步。让更多的势力卷入赵国的乱局之中,我们才可以腾出手来解决淮南的陈国。”
郭嘉不愧是郭嘉,详细将自己的打算说给了曹操。纵然是曹操也觉得这计策极为受用,只是堂下的荀彧却提出了几点质疑。 “丞相,在下只说几点。其一,孙策其人轻而无备,恃勇而骄,一人之敌耳,此等人物将来必死于匹夫之手。若是结为外援,臣以为只怕不可靠。其二,何不在大国之间谋
事?晋来倚齐,齐来倚晋?以此来取代孙策之盟?” “荀尚书此言差矣!”郭嘉道:“孙策正如你所言,但我们交好的是孙家而非孙策一人。其二,虽可如此,但在下建议的乃是二国均至的情况。善谋者,必谋最困之事,最难
之事才是。” “奉孝此言不假!”荀彧点头,道:“若是如此的话,那么在下也无疑惑。如今大局已然如此,我等也只能尽人事。谋略可以提高大战胜利的可能,但终归是无法完全避免战
争。国之所立的根本,还得是依靠一刀一枪的厮杀!” “二位说得都不错!”曹操道:“如今只能希望北面如我等所料那般,若然如此必然也多了一大外援。我也不是害怕去打,只是希望能够在打之前能够有更大的胜利可能。既
如此,便依着奉孝计策行事,诸位可还有异议?”
“丞相英明!”众人拜伏,再无一人有任何异议。 曹操这才稍稍放宽了些心,渡过此劫天下必然掌中握,渡不过此劫自然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昌邑,丞相府。 “从晋国传来的消息,王辰与陈诩似乎相谈甚欢,也不知他们都说了些什么,如今陈国和晋国似乎已经站在了一条船上。”曹操眉头紧锁,最近自己一直心绪不宁,感觉就
像是有一块石头压在了自己的心上一般,说不出哪里有什么问题,但总感觉有那么一丝不安。 特别是和陈国停战之后这份不安就越发的浓了,以前以为那不安的感觉来自于自己的弱小,可现在自己坐拥两州之地,这一丝不安非但没有减退反而更厉害了,也想不到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他揉着自己的头,等候着堂下谋臣们的回复。 “丞相,陈国本是晋国最强劲的对手。昔日陈国尚且强盛之时,一直遏制晋国,双方本应势同水火。之时如今的改变,却叫人有些难以置信。我以为,对方必然是有一个共
同的利益。从目前的局势上来说,陈国最大的敌人是我们,而对晋国而言,想要东进首先要解决的还是我们。” 荀彧眉头皱的很深,他似乎也不愿意相信自己的猜测,可是在他眼中这就是最现实的问题。两个有大仇的国家能够放下彼此的仇恨,走到一起那么必然是有一个共同的敌
人。 郭嘉也点头道:“陈国与我国是有仇的,其因为丢失了豫徐二州,使得原本江东的孙家一时间也失去了控制。真正能够听从陈国调遣的,唯有淮南江北的狭长地带。不管如今敌是否与我议和,但北进之心不死。而如今晋国想要东出,第一个要解决的便是赵国与我国,如今赵国内乱,袁熙内附,而我国却又强势而起,其必然想要消我。所以
二国结盟,势必取我国。”
“二位所言甚是!”
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这场中的谋士们的答案几乎是一致的,认为陈晋之好必然是针对宋国即将采取下一步军事行动。
但是曹操却觉得这个中问题应该不止这么一点!他的眉头已经并未舒展,不过也正是如此,几番深思之后他却说出了自己的打算:“各国之盟意在取利,晋国东进战我取利。陈国北上,光复取利。齐国南下,夺我取利。
” “从这上面来看,我国本位于四战之地。若周遭并无强权,或可乘乱取利。只可惜如今局势不同,东有强齐,西有强晋,皆是猛虎之辈,于南有陈楚,也是一时之雄。故而
不管是东进,西进还是南下,一步不慎全盘输!”
曹操站起身来,眉头锁得更深了些,如今天下的局势自己虽然取利于陈,但却无形中陷入了更大的危机。在这样强盛的猛虎之前,宋国想要崛起说难也不难。
昔日自己弱小,便是以弱专横。联盟欺负自己,自己就投靠晋国。晋国欺负自己,自己就投靠联盟。哪儿有利,就往哪儿跑,反而能够乱中取胜。
只可惜现在自己却强起来了,早被双方看做了眼中钉肉中刺,而这个时候在即也不能去卖弱了。
“丞相!”郭嘉抱拳,道:“若想破解此计,说难也不难,说易却也不易,在下倒是有一计策可供诸位商议决断。”
“奉孝有话直说便是!”曹操此刻也是一时间想不出来法子来,这样棘手的局面一时间只怕难以决断。
走错一步,宋国都将灰飞烟灭! “正如主公所言,我国处于两大强国的夹缝之中,挡在了两条苍龙的腾飞之路上。故而这也决断了我国不可能依靠这两条苍龙来进行抉择,也就是说我们并不可能依靠这两
个国家来牵制其他势力。齐国西进已成必然之局,将来泰山、济北、东郡等地必然会爆发激烈的大战。” “而晋国早有东进之心,昔日更欲要马踏中原,虽战败损了地界,但却也不能遏其东进之心。将来河南尹的争斗也会极为激烈,晋军决然不可能放弃这样的机会,瓜分我国
!陈国自不用说,昔日夺其一州数郡,杀其一国之君,早已势同水火。” “所以,臣以为要想破局,应当从北面及南面下功夫。昔日既已定下北面之计,或可以此来缓一缓局面。而南面的话,臣以为应当与孙策、蔡瑁二人联合。孙策坐拥江左四
郡,两代经营国力浑厚,且其也早有异心。如今陈国早已无力掌控孙家,其必然也想要借此称尊。” “而蔡瑁之父死于伐晋,其与晋国也有世仇,自然不可能与晋国同心。而蔡家于楚国乃是大世家,便是楚国皇帝也不得不听从蔡家的决断,不敢擅专!所以,外引孙策蔡瑁
为援,于内更应积极整合备战修缮城墙,募集和准备更多的军队,修筑更多的营寨,以此来防御可能出现的局面。”
“同时,派出使者,结好齐晋,在赵国的问题上选择让步。让更多的势力卷入赵国的乱局之中,我们才可以腾出手来解决淮南的陈国。”
郭嘉不愧是郭嘉,详细将自己的打算说给了曹操。纵然是曹操也觉得这计策极为受用,只是堂下的荀彧却提出了几点质疑。 “丞相,在下只说几点。其一,孙策其人轻而无备,恃勇而骄,一人之敌耳,此等人物将来必死于匹夫之手。若是结为外援,臣以为只怕不可靠。其二,何不在大国之间谋
事?晋来倚齐,齐来倚晋?以此来取代孙策之盟?” “荀尚书此言差矣!”郭嘉道:“孙策正如你所言,但我们交好的是孙家而非孙策一人。其二,虽可如此,但在下建议的乃是二国均至的情况。善谋者,必谋最困之事,最难
之事才是。” “奉孝此言不假!”荀彧点头,道:“若是如此的话,那么在下也无疑惑。如今大局已然如此,我等也只能尽人事。谋略可以提高大战胜利的可能,但终归是无法完全避免战
争。国之所立的根本,还得是依靠一刀一枪的厮杀!” “二位说得都不错!”曹操道:“如今只能希望北面如我等所料那般,若然如此必然也多了一大外援。我也不是害怕去打,只是希望能够在打之前能够有更大的胜利可能。既
如此,便依着奉孝计策行事,诸位可还有异议?”
“丞相英明!”众人拜伏,再无一人有任何异议。 曹操这才稍稍放宽了些心,渡过此劫天下必然掌中握,渡不过此劫自然就死无葬身之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