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 作者:官笙
文昭阁。
朱由检对于来宗道的到来颇为欣喜,他对于钱龙锡,蒋德璟等人已经忍耐不了了。
“来卿,坐这里。”朱由检从班房出来,很热情的指着右手边第一个椅子,对着来宗道道。
这个位置,原本是属于周延儒的。
来宗道看了眼从四处桌子前站起来的文昭阁阁员同僚,对着朱由检微微躬身,在朱由检坐下后也便坐在他右首。
蒋德璟,钱龙锡等人都神色微沉,他们对朱由检已经很了解,有人进来就预示着有人要走了。
周延儒脸色不变,心里却涌起愤怒,来宗道抢的可是他的位置!
他眼神阴森的看了眼来宗道,无声的在来宗道右边的椅子上坐下。
人一坐齐,朱由检就朗声道:“开始吧。”
他话音一落,他左边站着的一个青年人,翻着一个厚厚的本子,看了眼在座的人,道:“今天阁议有三件事,第一:太祖祖制,拥有田亩超过九百,需按亩纳粮,督政院有意重申,并要求地主补税。第二,关于省改,皇上认为现有省域太大,不利于朝廷管理。第三,建奴上奏、请罪,皇上命文昭阁主理。”
朱由检听着许杰的话,微微点头,这是他从太仆寺发现的人才,聪明伶俐,倒是可以培养的有用之才。
第一件事,蒋德璟,钱龙锡,周延儒等人都不想掺和,这个会得罪天下人,他们心底也是反对的。第三件事,这件事文昭阁与以往一样,只是走个‘批准’形式,最终参与,决定的是兵部与景阳宫。
他们最关心的,还是第二件事:省改!
朱由检将一群人的表情都尽收眼底,对于蒋德璟,钱龙锡等人,眼神越发的漠然,微笑着看向来宗道道“先说第一个。”
来宗道明白朱由检的意思,轻咳一声,道:“王爷,祖制不可废,关键在于如何收,补税粮要补多少。”
大明现在的田亩,基本上分为四块。
一个是官田,这些包括各个衙门掌握的,如太仆寺用来养马的,光禄寺用来放牧,或者是学田,边关将领的养廉田,皇家的陵园等等。不过这个比例非常小,也没有税粮可征收。
第二个是民田,普通百姓拥有的,预估在一亿五千万亩上下,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比例。
第三个就是官商集团拥有的私田,超过两亿五千万亩!官宦拥有的田亩,大部分是‘赐乞庄田’,皇帝赐予的,几百年下来也是非常可观的。
第四个,就是掌握在朱栩手里的‘皇田’了,差不多也有一亿两千万亩,其中大部分是从宗室亲王手里收上来的。
在座的也都是明白人,很清楚景阳宫是要收谁的税。正如来宗道所说,祖制在前,事情已经不可推脱,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能够既满足景阳宫的要求,又不引起天下官商集团的激烈反弹!
朱由检点头,这就是重点,大明朝自当今皇帝登基以来就没有太平过,他不能眼睁睁看着他继续这么折腾下去,否则迟早要出大事。
来宗道话音落下,蒋德璟神色平静,目视前方,钱龙锡垂着眼帘,仿佛睡着了,周延儒眯着眼,仿若在思忖,其他人也都各有表情,就是不接话。
许杰在一旁看着,心里暗自着急,却也没办法。
朱由检脸色微沉,冷眼扫过几人,还是看向来宗道道:“来卿,有何见解?”
来宗道这回儿也察觉出来了,他是什么人,论圆滑,张问达都比不过,一只手摸着白色胡须,组织着话语,慢条斯理的说道:“王爷,此事,还需谨慎为之,可以小试一番,先将税率定的低一些,比如,亩收五升,补粮,也按每亩五升来收,不多也不少,只要平稳过了夏粮,那么秋粮涨到八升,明年涨到一斗,也就理所当然了。”
这个就是典型的温水煮青蛙了。
朱由检听的不断颌首,这个主意深合他心意,他跟景阳宫那边交涉一番,也不难成事,解决了这件大事,他心头一松,笑容满面的道:“来卿果然神思敏捷,嗯,这个主意不错。”
一旁的许杰也听的点头,悄然记录下来。
来宗道微笑,谦虚谨慎的道:“都是粗浅之间,王爷谬赞了。”
朱由检心里高兴,神色也振奋,语气轻快的道“第二件事,就是重划省域,本王也觉得我大明疆域辽阔,只有十五个省,管理起来不太方便,诸卿有何想法?”
这件事涉及到所有人的利益,可谁也没有抢着出头,否则吃相太难看。
朱由检哪里不清楚他们的心思,心里恨的直欲杀人,强耐着转向来宗道道:“来卿,有何看法?”
来宗道揪着胡须,稍作思忖,道:“王爷,此事倒也不难,朝廷政改也只剩下陕/西,恰逢陕/西多乱,不妨从陕/西开/始。”
来宗道圆滑世故,隐约也猜到了朱栩急切的事,应该就是这省改了。
朱由检微微点头,他近来主持应灾衙门,深感陕/西太大,操作起来困难重重,有心无力,若是能够拆分成两到三个省,那么相对容易很多,不论是赈灾还是朝廷对地方的控制,都会变得严密。
他也没有再问蒋德璟几人的意思,继续道:“来卿,具体如何作为?”
蒋德璟几人一听心里就急了,信王的意思分明是要将他们排除在外啊!
周延儒作为南方士林的一大支柱,自然不能轻易妥协,装模作样的沉吟,抢话道:“王爷,此事需要细细商议,务必稳妥,恰逢陕/西灾情如火,民乱纷纷,越发要谨慎行事。”
所谓的‘谨慎行事’,‘细细商议’,就有了庞大的可操控空间了。
蒋德璟也连忙道:“王爷,陕/西自古乱始之地,切不可轻易行之,望请三思啊!”
钱龙锡也会意过来,肃然道:“王爷,分割省域非同小可,地方上尤其要慎重,若是引起地方不满,阴奉阳违,朝廷就难以应付了。”
朱由检闻言也深深皱眉,尽管几人的话藏了别的心思,可这理由却是堂堂正正,由不得他不在意,面色也犹豫起来。
来宗道在几句话之间,已经将文昭阁的政治生态给摸清了,摸着胡须,神色自如。
朱由检思索一阵,也觉得是无从下手,不由得抬头看向来宗道,道:“来卿,你认为该如何处置?”
来宗道微微摇头,语气放的轻缓道:“王爷,此事事关重大,非文昭阁所能决定。王爷当以总理大臣身份,召集六部尚书侍郎,并督政院督正,还有通情司礼监,一同商议,方可上奏皇上裁决。”
朱由检神色一振,心里突然有种如释重负感,看着来宗道道:“来卿说的甚是,是本王欠考虑了。”
他说完,转头看向许杰道:“你明天亲自去一趟六部,将六部尚书,侍郎,还有靖王请来,商议省改之事。”
许杰躬身,轻轻应了声‘是’。
蒋德璟,钱龙锡,周延儒等人深深皱眉,心里不甘,若是六部等联合起来,就没有他们什么事情了。彼此对视着,又无声的移开。他们在文昭阁是对手不假,可在这件事上,他们也需要联手,有‘共同利益’。
朱由检解决了第二件事,心里也越发的轻快,微笑着道:“第三件事,就是关于建奴的事。”他说着,就将手里的奏本递给还没有看过的来宗道。
来宗道接过来看了眼,笑容慢慢展露。
黄太吉这道奏本,是以‘大明忠勇王’的名义上奏的,商议上贡的贡品,以及联姻等事项。简单来说,就是‘真诚的投降’了。
这个对大明朝来说,意义重大,虽然没有彻底消除建奴的威胁,可也令他们没有威胁了大明的能力,至少短时间是这样。
朱由检对这件事自然也感到开心,看着来宗道道:“来卿,你认为具体条件当如何?”朱由检的心思自然是越苛刻越好,以展示他们大明天朝的强盛,四夷臣服。
来宗道将奏本递还给朱由检,微微躬身道:“王爷,此番大胜乃是皇上亲自指挥,将士用命,当由兵部议呈,皇上圣裁,我等不能僭越。”
朱由检神色微怔,心里先是一堵,旋即心里升起了某种明悟:他不相信景阳宫的皇帝,总想僭越而行!
‘这是我们冲突的原因?’
朱由检沉着脸,这个发现让他心里很不好受,因为他一直都认为朱栩是个‘任性’皇帝,总在想方设法的在阻止朱栩。
现在认真想想,朱栩看似在胡闹,可不论是国库,还是军队都不同以往了,尤其是糜烂几十年的辽东,更是有了前所未有的大改观。
‘难道真的是我错了?’
朱由检心里不好受,过往的一幕幕不停在他脑海闪现,有无数的声音在回荡‘皇上是对的,我是错的’。
他心里在挣扎,脸上也在不停的变幻,头上出现一点点冷汗。
来宗道一直都看着朱由检,看着他突变的神色,不由得道:“王爷,可是身体不适?”
朱由检猛的惊醒,也瞬间发觉后背都湿透了,他动了动干裂的嘴唇,声音也有些干巴巴的道:“来卿说的甚是,依来卿之意办吧。”
说完就起身,向他的班房走去。
朱由检这样的失态是非常罕见的,在座的人都是心里暗惊,不知道朱由检这是怎么了。
朱由检虽然走了,可政务不能停,三件事既然已定,都各自开始忙活开来。
朱由检做在班房的椅子上,眼神有空洞的望着窗外。
他是有‘野心’的人,这种‘野心’不是要争权夺利,更不是要篡位。而是他目睹了大明近十年的内忧外患,强烈的中兴大明的愿望。
他为了这个愿望,付出了太多,极力的克制自己,甚至是苛刻,摒弃了他所有的喜怒哀乐,一心扑在政务上,只希望朝局能够一点点好转。
可现实是他做的事没有一点作用,反而是那个他一直不信任的皇帝,每每闹出惊天动静的皇帝,在不动声色间,带着整个大明一点点的强盛,更是将为祸大明北方多年的建奴逼得‘投降’!
这里面没有他一点事情!
若不是今天来宗道的一句‘僭越’,他还被他自己蒙在鼓里。
他的姿势很不雅,与他以往的要求不符,可现在却恍若未觉,一直盯着窗外,神色呆滞,双眼空洞,从朱栩登基之后的一点点都在脑海回放,朝局的每一分变化也随之而来。
过了好半晌,朱由检脸上出现一丝苦涩,喃喃自语的道“本王错了吗?”
王承恩在不远处的角落里,如一个隐形人,他看着颓丧的朱由检,心里也颇为难受。
整个大明,没有人能否认信王的勤勉克己,这是一个无可挑剔的人,不好色,不好财,不违心,不逾矩,一心为国,持身守正,廉洁奉公,坦荡磊落。
在王承恩心里,若是先帝将皇位传给信王,他肯定会是一个前无古人的明君!
偏偏,没有。
先帝将皇位传给了他的六弟,当今皇帝!
王承恩一直旁观者清,深知朱由检辛苦的缘由,眼帘低垂,稍作思忖,走过来,轻声道:“王爷,可是遇到了什么烦心事?”
朱由检涣散的双眼慢慢聚集,转头看向王承恩,似自语的道:“王伴伴,你说,到底是我错了,还是皇上错了?为什么建奴就臣服了?”
王承恩知晓朱由检颓丧的原因了,认真的看着他,从桌上拿过一张朝报递给朱由检,道:“王爷不妨看看。”
对于这些朱由检向来很排斥,王承恩虽然一分不少的拿来,他鲜少翻过。
朱由检看了他一眼,神情还是呆滞的接过来,双眼无神的看去。
每一个标题都很大,黑色的楷体。
‘据海关讯:今年税银将超三百万两,海贸继续扩大!’
‘户部都税司消息:全国旱情加重,夏粮将进一步减产,减税已过部议!’
‘据司礼监消息:陕/西灾情加重,民变扩大,朝廷命全陕开仓赈灾,同时急调两百万石入陕!’
‘兵部知情人透露:建奴贼酋忠勇王上奏,请求朝廷册封,并派员入沈/阳!’
‘忠勇军捷报:洪总兵已击溃乱民,总/督亲临,监督赈灾!’
文昭阁。
朱由检对于来宗道的到来颇为欣喜,他对于钱龙锡,蒋德璟等人已经忍耐不了了。
“来卿,坐这里。”朱由检从班房出来,很热情的指着右手边第一个椅子,对着来宗道道。
这个位置,原本是属于周延儒的。
来宗道看了眼从四处桌子前站起来的文昭阁阁员同僚,对着朱由检微微躬身,在朱由检坐下后也便坐在他右首。
蒋德璟,钱龙锡等人都神色微沉,他们对朱由检已经很了解,有人进来就预示着有人要走了。
周延儒脸色不变,心里却涌起愤怒,来宗道抢的可是他的位置!
他眼神阴森的看了眼来宗道,无声的在来宗道右边的椅子上坐下。
人一坐齐,朱由检就朗声道:“开始吧。”
他话音一落,他左边站着的一个青年人,翻着一个厚厚的本子,看了眼在座的人,道:“今天阁议有三件事,第一:太祖祖制,拥有田亩超过九百,需按亩纳粮,督政院有意重申,并要求地主补税。第二,关于省改,皇上认为现有省域太大,不利于朝廷管理。第三,建奴上奏、请罪,皇上命文昭阁主理。”
朱由检听着许杰的话,微微点头,这是他从太仆寺发现的人才,聪明伶俐,倒是可以培养的有用之才。
第一件事,蒋德璟,钱龙锡,周延儒等人都不想掺和,这个会得罪天下人,他们心底也是反对的。第三件事,这件事文昭阁与以往一样,只是走个‘批准’形式,最终参与,决定的是兵部与景阳宫。
他们最关心的,还是第二件事:省改!
朱由检将一群人的表情都尽收眼底,对于蒋德璟,钱龙锡等人,眼神越发的漠然,微笑着看向来宗道道“先说第一个。”
来宗道明白朱由检的意思,轻咳一声,道:“王爷,祖制不可废,关键在于如何收,补税粮要补多少。”
大明现在的田亩,基本上分为四块。
一个是官田,这些包括各个衙门掌握的,如太仆寺用来养马的,光禄寺用来放牧,或者是学田,边关将领的养廉田,皇家的陵园等等。不过这个比例非常小,也没有税粮可征收。
第二个是民田,普通百姓拥有的,预估在一亿五千万亩上下,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比例。
第三个就是官商集团拥有的私田,超过两亿五千万亩!官宦拥有的田亩,大部分是‘赐乞庄田’,皇帝赐予的,几百年下来也是非常可观的。
第四个,就是掌握在朱栩手里的‘皇田’了,差不多也有一亿两千万亩,其中大部分是从宗室亲王手里收上来的。
在座的也都是明白人,很清楚景阳宫是要收谁的税。正如来宗道所说,祖制在前,事情已经不可推脱,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能够既满足景阳宫的要求,又不引起天下官商集团的激烈反弹!
朱由检点头,这就是重点,大明朝自当今皇帝登基以来就没有太平过,他不能眼睁睁看着他继续这么折腾下去,否则迟早要出大事。
来宗道话音落下,蒋德璟神色平静,目视前方,钱龙锡垂着眼帘,仿佛睡着了,周延儒眯着眼,仿若在思忖,其他人也都各有表情,就是不接话。
许杰在一旁看着,心里暗自着急,却也没办法。
朱由检脸色微沉,冷眼扫过几人,还是看向来宗道道:“来卿,有何见解?”
来宗道这回儿也察觉出来了,他是什么人,论圆滑,张问达都比不过,一只手摸着白色胡须,组织着话语,慢条斯理的说道:“王爷,此事,还需谨慎为之,可以小试一番,先将税率定的低一些,比如,亩收五升,补粮,也按每亩五升来收,不多也不少,只要平稳过了夏粮,那么秋粮涨到八升,明年涨到一斗,也就理所当然了。”
这个就是典型的温水煮青蛙了。
朱由检听的不断颌首,这个主意深合他心意,他跟景阳宫那边交涉一番,也不难成事,解决了这件大事,他心头一松,笑容满面的道:“来卿果然神思敏捷,嗯,这个主意不错。”
一旁的许杰也听的点头,悄然记录下来。
来宗道微笑,谦虚谨慎的道:“都是粗浅之间,王爷谬赞了。”
朱由检心里高兴,神色也振奋,语气轻快的道“第二件事,就是重划省域,本王也觉得我大明疆域辽阔,只有十五个省,管理起来不太方便,诸卿有何想法?”
这件事涉及到所有人的利益,可谁也没有抢着出头,否则吃相太难看。
朱由检哪里不清楚他们的心思,心里恨的直欲杀人,强耐着转向来宗道道:“来卿,有何看法?”
来宗道揪着胡须,稍作思忖,道:“王爷,此事倒也不难,朝廷政改也只剩下陕/西,恰逢陕/西多乱,不妨从陕/西开/始。”
来宗道圆滑世故,隐约也猜到了朱栩急切的事,应该就是这省改了。
朱由检微微点头,他近来主持应灾衙门,深感陕/西太大,操作起来困难重重,有心无力,若是能够拆分成两到三个省,那么相对容易很多,不论是赈灾还是朝廷对地方的控制,都会变得严密。
他也没有再问蒋德璟几人的意思,继续道:“来卿,具体如何作为?”
蒋德璟几人一听心里就急了,信王的意思分明是要将他们排除在外啊!
周延儒作为南方士林的一大支柱,自然不能轻易妥协,装模作样的沉吟,抢话道:“王爷,此事需要细细商议,务必稳妥,恰逢陕/西灾情如火,民乱纷纷,越发要谨慎行事。”
所谓的‘谨慎行事’,‘细细商议’,就有了庞大的可操控空间了。
蒋德璟也连忙道:“王爷,陕/西自古乱始之地,切不可轻易行之,望请三思啊!”
钱龙锡也会意过来,肃然道:“王爷,分割省域非同小可,地方上尤其要慎重,若是引起地方不满,阴奉阳违,朝廷就难以应付了。”
朱由检闻言也深深皱眉,尽管几人的话藏了别的心思,可这理由却是堂堂正正,由不得他不在意,面色也犹豫起来。
来宗道在几句话之间,已经将文昭阁的政治生态给摸清了,摸着胡须,神色自如。
朱由检思索一阵,也觉得是无从下手,不由得抬头看向来宗道,道:“来卿,你认为该如何处置?”
来宗道微微摇头,语气放的轻缓道:“王爷,此事事关重大,非文昭阁所能决定。王爷当以总理大臣身份,召集六部尚书侍郎,并督政院督正,还有通情司礼监,一同商议,方可上奏皇上裁决。”
朱由检神色一振,心里突然有种如释重负感,看着来宗道道:“来卿说的甚是,是本王欠考虑了。”
他说完,转头看向许杰道:“你明天亲自去一趟六部,将六部尚书,侍郎,还有靖王请来,商议省改之事。”
许杰躬身,轻轻应了声‘是’。
蒋德璟,钱龙锡,周延儒等人深深皱眉,心里不甘,若是六部等联合起来,就没有他们什么事情了。彼此对视着,又无声的移开。他们在文昭阁是对手不假,可在这件事上,他们也需要联手,有‘共同利益’。
朱由检解决了第二件事,心里也越发的轻快,微笑着道:“第三件事,就是关于建奴的事。”他说着,就将手里的奏本递给还没有看过的来宗道。
来宗道接过来看了眼,笑容慢慢展露。
黄太吉这道奏本,是以‘大明忠勇王’的名义上奏的,商议上贡的贡品,以及联姻等事项。简单来说,就是‘真诚的投降’了。
这个对大明朝来说,意义重大,虽然没有彻底消除建奴的威胁,可也令他们没有威胁了大明的能力,至少短时间是这样。
朱由检对这件事自然也感到开心,看着来宗道道:“来卿,你认为具体条件当如何?”朱由检的心思自然是越苛刻越好,以展示他们大明天朝的强盛,四夷臣服。
来宗道将奏本递还给朱由检,微微躬身道:“王爷,此番大胜乃是皇上亲自指挥,将士用命,当由兵部议呈,皇上圣裁,我等不能僭越。”
朱由检神色微怔,心里先是一堵,旋即心里升起了某种明悟:他不相信景阳宫的皇帝,总想僭越而行!
‘这是我们冲突的原因?’
朱由检沉着脸,这个发现让他心里很不好受,因为他一直都认为朱栩是个‘任性’皇帝,总在想方设法的在阻止朱栩。
现在认真想想,朱栩看似在胡闹,可不论是国库,还是军队都不同以往了,尤其是糜烂几十年的辽东,更是有了前所未有的大改观。
‘难道真的是我错了?’
朱由检心里不好受,过往的一幕幕不停在他脑海闪现,有无数的声音在回荡‘皇上是对的,我是错的’。
他心里在挣扎,脸上也在不停的变幻,头上出现一点点冷汗。
来宗道一直都看着朱由检,看着他突变的神色,不由得道:“王爷,可是身体不适?”
朱由检猛的惊醒,也瞬间发觉后背都湿透了,他动了动干裂的嘴唇,声音也有些干巴巴的道:“来卿说的甚是,依来卿之意办吧。”
说完就起身,向他的班房走去。
朱由检这样的失态是非常罕见的,在座的人都是心里暗惊,不知道朱由检这是怎么了。
朱由检虽然走了,可政务不能停,三件事既然已定,都各自开始忙活开来。
朱由检做在班房的椅子上,眼神有空洞的望着窗外。
他是有‘野心’的人,这种‘野心’不是要争权夺利,更不是要篡位。而是他目睹了大明近十年的内忧外患,强烈的中兴大明的愿望。
他为了这个愿望,付出了太多,极力的克制自己,甚至是苛刻,摒弃了他所有的喜怒哀乐,一心扑在政务上,只希望朝局能够一点点好转。
可现实是他做的事没有一点作用,反而是那个他一直不信任的皇帝,每每闹出惊天动静的皇帝,在不动声色间,带着整个大明一点点的强盛,更是将为祸大明北方多年的建奴逼得‘投降’!
这里面没有他一点事情!
若不是今天来宗道的一句‘僭越’,他还被他自己蒙在鼓里。
他的姿势很不雅,与他以往的要求不符,可现在却恍若未觉,一直盯着窗外,神色呆滞,双眼空洞,从朱栩登基之后的一点点都在脑海回放,朝局的每一分变化也随之而来。
过了好半晌,朱由检脸上出现一丝苦涩,喃喃自语的道“本王错了吗?”
王承恩在不远处的角落里,如一个隐形人,他看着颓丧的朱由检,心里也颇为难受。
整个大明,没有人能否认信王的勤勉克己,这是一个无可挑剔的人,不好色,不好财,不违心,不逾矩,一心为国,持身守正,廉洁奉公,坦荡磊落。
在王承恩心里,若是先帝将皇位传给信王,他肯定会是一个前无古人的明君!
偏偏,没有。
先帝将皇位传给了他的六弟,当今皇帝!
王承恩一直旁观者清,深知朱由检辛苦的缘由,眼帘低垂,稍作思忖,走过来,轻声道:“王爷,可是遇到了什么烦心事?”
朱由检涣散的双眼慢慢聚集,转头看向王承恩,似自语的道:“王伴伴,你说,到底是我错了,还是皇上错了?为什么建奴就臣服了?”
王承恩知晓朱由检颓丧的原因了,认真的看着他,从桌上拿过一张朝报递给朱由检,道:“王爷不妨看看。”
对于这些朱由检向来很排斥,王承恩虽然一分不少的拿来,他鲜少翻过。
朱由检看了他一眼,神情还是呆滞的接过来,双眼无神的看去。
每一个标题都很大,黑色的楷体。
‘据海关讯:今年税银将超三百万两,海贸继续扩大!’
‘户部都税司消息:全国旱情加重,夏粮将进一步减产,减税已过部议!’
‘据司礼监消息:陕/西灾情加重,民变扩大,朝廷命全陕开仓赈灾,同时急调两百万石入陕!’
‘兵部知情人透露:建奴贼酋忠勇王上奏,请求朝廷册封,并派员入沈/阳!’
‘忠勇军捷报:洪总兵已击溃乱民,总/督亲临,监督赈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