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农圣 作者:爱吃鱼的胖子
自李唐立国以来,李世民还是第一次在朝堂上看到世家系的官员相互攻诈弹劾,这是一幅奇景,但他对这种突然到来的转变有些难以适应。
如何在他们不自觉的情况下,挑拨他们往死里斗,这是个技术活,所以,李世民今天死了很多脑细胞。
“陛下,安北都护孙正明私授官田三百万亩,乃触犯国家律法的大罪,臣请陛下依法严惩这类枉顾国家利益的大奸臣,收回被他私授的田地。”崔世勋不顾站在他前排的王圭的脸色,死咬孙享福触犯国法这一条道。
王圭目前可是侍中,官位比崔世勋大几级,对于他敢无视自己的眼神警告,十分恼火,吹了吹胡子出班道,“陛下,您设立安北都护府,放给孙正明的可是全权,这就是说,他有权力分配其辖区的土地,并不算违法,授田三百万亩于王氏,定然也是有他自己的考量,陛下不可横加干涉,打乱边地的发展。”
“非也,非也,朝廷放权给孙正明,可不是让他在边地谋私利的,臣认为,孙正明此举有勾结王氏,谋取私利的嫌疑,陛下应该暂停他的职务,让监察御史把事情调查清楚,再作决断,至于那三百万亩田地,应该由朝廷收回,再另行处置”
崔郑王卢李,五姓七家的官员在朝堂上的口水战全面拉开,都不用李世民张嘴,他们就自顾自的说个没完,直到内侍王得用在李世民的耳旁小声的耳语了几句,李世民才悠然一笑道,“诸位爱卿说的都有理,朕一时也无法决断,不如这样,诸卿暂且下去商议,等朕对此事详查之后,再作定夺。如今关中大灾,各处需要处理的事情很多,咱们先解决了当务之急再说。”
李世民这么说,大臣们只好暂时闭嘴,刚才,王得用传过来的口信就是一个字“拖”。
这是李世民特意派人去问马周得到的建议。
在这个当口,拖有一个好处,那便是加深七宗五姓的裂痕,事情一天没有着落,他们就一天会为自己家族的利益争取,争着争着,就容易争出真火来,看王圭面对其它几家的喷子的时候的那副表情,李世民一下就明白了马周所说的这个‘拖’字的精妙之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让关系错综复杂的这些世家闹分裂,就应该让他们长期处于争论,争斗中,迟早有一天他们会不理智的,那个时候,机会就出现了。
退朝之后,李世民第一时间就在御书房召见了马周,现在,他已经是中书舍人的官职,掌侍进奏,参议表章,是皇帝的小秘书之一,对于整个国家的政治都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陛下,孙正明故意去信让魏大人弹劾于他,就是想将王氏架在火上烤,八十万亩香料田给王氏带来的利益就是近千万贯,这三百万亩田,王氏是不会放手了。
是以,为了保证田地能够入手,以王大人为首的王氏大臣们肯定会用一些非常的办法,陛下先拖他们几天,让他们把关系吵僵,再透点风给王大人,告诉他,陛下您是支持孙正明的决定的,无奈朝堂上阻力太大,您也没有办法。
王圭大人乃是侍中,位高权重,一定会利用手上的权力,来清除那些阻碍他王家拿地的官员,您顺势助之,那么,他们自己的争斗,就会从利益争斗,转华成权力争斗,如此,陛下便可不着痕迹的将一些重要的职位腾挪出来”
“宾王此计妙哉,然而,若是大量清除世家系官员,朕手中又无人可用,该当如何?”
如果有条件,李世民是不想让一个世家子在朝堂上为官的,然而,这是不现实的,大唐的读书人太少了,即便是他上位之后,已经在全力发展教育,但这才两年多的时间,人才不是那么快就能培养起来的,在没有人能够胜任那些官职的时候,即便是知道这些世家子把家族利益看的比国家利益还重,也不得不启用他们为官。
“陛下,臣近日看了孙正明上报的安北都护府官员的名单,发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马周想了想道。
“什么事情?”
“他在任用官员的时候,涉及钱,粮,军的,大多是使用没有背景的平民百姓为官,把住源头,而其它方面的官员,却是全部任命了王氏的人。
这些管钱,管粮的官员,基本都只是会些最普通的书写算数而已,然而,他们办事很实诚,在他的规章制度下,很轻易的就能把事情办好。
军队就更加不用说,苏定方,郭破,阿布突思,席君买,这些人在朝堂上都是没有根底的人,做人做事的目的很单纯,大都是唯他的命是从。
而掌握了钱,粮,军,他要在按北都护府实行的任何政策,就全部都畅通无阻了。”
说罢,马周还将孙享福的施政报告展开放到了李世民面前,上面,首先就是对官员的职务职权划分,比如孙享福旗下的县令,一水的姓王,甚至各部功曹,也都姓王。
然而,这些主管具体事务的功曹们,却不是听从县令的全权管理,还需要向他们的上一级主管官员负责,就像后世,县局归县长管,但也要接受市局的领导一样。
县里主管仓库的仓曹,接受州里主管仓库的仓曹领导,县里主官刑名治安的县尉,接受州里主管刑名治安的治安署长领导,税收,财物出纳等等等等,都有一条单独的线直通孙享福,而在这条线的最上端,孙享福只是任用了几个自己的亲信,就把全局把控了,甚至,他只在钱粮军三个方面任用了自己的亲信。
而县令,作为主政官员,你只管民生,哪里缺衣少粮,你就上报,申请补贴安置,上一级官员批了条子,户部功曹负责发放。
哪里需要修桥补路了,你上报,上面一级官员批了条子,工部功曹去户部功曹那里领取上一级官员批下来的经费材料,工部去修建。
户部官员,见条子,给东西,给了什么,应该还剩下什么,有明细,一查便是一目了然。
税吏收任何税收,都是按实际所收开发票,百姓和官府各式一份,不定期有清查,百姓拿不出票来,可以去查存根,存根上也没有记录的话,那就是你没交。
百姓拿出了票据,官员拿不出存根票据,就必然是贪污,要负全责。
每张发票和发票存根都有编号,一户一号,多少户百姓,你收了多少东西,一查票据,一目了然,你想把百姓的票据和存根都抹去,不好意思,清查的时候不能缺号,缺号官员负全责。
当然,目前朔州,包括安北都护府所有的田地都属于免税期,农户只有少量的人头税要交,税收的主要来源是集中在工户和商户身上。
县令什么都管,但只有清查监督权,钱财不入县令手,各司的上官,会对各司进行检查核实,县令没有挪用的权利,各司自行挪用,将会面临县令和各部门的双重检查,各司的工作可不单单要满足县令的施政要求,他们还要对自己的上线负责。看上去所有事情都要经过县令的笔杆子审批,或者上报,实际上,干活的人,都是按照自己上头部分制定下的标准在干活,县令干涉不了。
至于文教,接待,或者一些日常事务的处理,孙享福也是大量任用王氏子弟,因为负责干这些活的人,并没有掌握什么实际权力,只需要拨给他们固定的经费就好。
这种双重监督管理的办法,不仅能够大幅度的杜绝贪污**,还能让孙享福很轻松的就将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上。
发现问题,考察问题,解决问题,是三拨人,孙享福只需要抓住其中考察问题的这一拨人的权力,就能把三拨人全部管理起来,而偏偏,考察核实情况的这一拨人,并不需要高深的文化。
他们只需要实地去清点数量,检查质量,确认是不是有这么回事就行。
当然,不是说这么管事情就有多么高明了,只是在没有过多的人手管事的情况下,这么管,比较省事,也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马周建议李世民也这么干,这样不仅能让皇权更加集中,而且能暂时解决他人手不足的局面,同时,还有弱化地方官权力的意思在里面,要知道,五姓七家,就是因为有大量官员在地方上任职,才能对李世民的政令阳奉阴违。
“嗯,此法当好生研究一番,补足其中不足,或许就能大幅消减世家子手中的权力。”
李世民是聪明人,一点就透,他一生最大的两个特点是知人善用和明辨得失。
当一个皇帝会用人,又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那么治理国家起来就事半功倍了,是以,在和马周商议了一个下午之后,李世民将魏征送来的奏章都留中了。
留中,就是不作处理的意思,那么,在善阳的孙享福就还是爱干嘛就干嘛。
晚上,他在书房里听取无影儿对今天城内所有情报的汇总报告。
王家宅子里面差点打起来了,各家收到了孙享福私授王家三百万亩田的消息,联合起来质问王睿,要求他们王家把这些田拿一部分出来分给几家,并且退出土地竞拍。
王睿自然是不同意,孙正明是他王氏的亲密合作伙伴,为王家争取利益,那是理所应当,有本事,你们自己去培养一个像孙正明这样的人才啊!
他宣布,这三百万亩地王家不仅种定了,而且,竞拍的时候,也一定会拍下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田地,谁有本事跟我王氏比钱多,就尽管放马过来,别拿姑姥爷,姨姥爷的身份说事,这些地,可是能够世代传下去的产业,容不得王睿不为自己的子孙争取,他却没有想过,到了目前为止,这几家都还没有就那五百万亩马上要拍卖的一类地做好详细的分配呢!
然之后,还有回室韦部和部在城中表现出了不友好的情况,要不是治安暑,这两部的人马差点在城中展开械斗。
也无怪他们这么着急上火,这两部的地盘那是全线交界,而且,都是在东北苦寒之地,平时为了争夺生存资源,就摩擦不断。
如今,安北都护府标注出来的三类地,靠西边的不敢想,靠东边的,也足有千里方圆,这块地可是跟他们相距不远,对于他们来说,这就是块嘴边的肉,他们能不想吃?哪怕吃下一半,也能让他们的实力大增,当然,如果拿下全部,那就更好了,这可以让他们做做自己的部落成为下一个类似突厥汗国的美梦。
孙享福之所以单独的把这一块划出来作为三类地,本来就是打着引起他们争斗的心思,他们自己打起来,对于大唐的依赖就越发严重,一桃杀三士嘛!
拍卖会还有三天就要召开,城中的情形一如孙享福预料中的好,然而,为了这把火能够烧的更加旺盛一些,孙享福还需要做的更全面,细致一些,韦叔谐代表的关陇世家集团需要利用,魏征代表的山东世家集团需要利用,甚至,以扬州四大家为首的淮南世家集团,也可以利用,让他们全部都争起来,这场土地拍卖会才热闹。
自李唐立国以来,李世民还是第一次在朝堂上看到世家系的官员相互攻诈弹劾,这是一幅奇景,但他对这种突然到来的转变有些难以适应。
如何在他们不自觉的情况下,挑拨他们往死里斗,这是个技术活,所以,李世民今天死了很多脑细胞。
“陛下,安北都护孙正明私授官田三百万亩,乃触犯国家律法的大罪,臣请陛下依法严惩这类枉顾国家利益的大奸臣,收回被他私授的田地。”崔世勋不顾站在他前排的王圭的脸色,死咬孙享福触犯国法这一条道。
王圭目前可是侍中,官位比崔世勋大几级,对于他敢无视自己的眼神警告,十分恼火,吹了吹胡子出班道,“陛下,您设立安北都护府,放给孙正明的可是全权,这就是说,他有权力分配其辖区的土地,并不算违法,授田三百万亩于王氏,定然也是有他自己的考量,陛下不可横加干涉,打乱边地的发展。”
“非也,非也,朝廷放权给孙正明,可不是让他在边地谋私利的,臣认为,孙正明此举有勾结王氏,谋取私利的嫌疑,陛下应该暂停他的职务,让监察御史把事情调查清楚,再作决断,至于那三百万亩田地,应该由朝廷收回,再另行处置”
崔郑王卢李,五姓七家的官员在朝堂上的口水战全面拉开,都不用李世民张嘴,他们就自顾自的说个没完,直到内侍王得用在李世民的耳旁小声的耳语了几句,李世民才悠然一笑道,“诸位爱卿说的都有理,朕一时也无法决断,不如这样,诸卿暂且下去商议,等朕对此事详查之后,再作定夺。如今关中大灾,各处需要处理的事情很多,咱们先解决了当务之急再说。”
李世民这么说,大臣们只好暂时闭嘴,刚才,王得用传过来的口信就是一个字“拖”。
这是李世民特意派人去问马周得到的建议。
在这个当口,拖有一个好处,那便是加深七宗五姓的裂痕,事情一天没有着落,他们就一天会为自己家族的利益争取,争着争着,就容易争出真火来,看王圭面对其它几家的喷子的时候的那副表情,李世民一下就明白了马周所说的这个‘拖’字的精妙之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让关系错综复杂的这些世家闹分裂,就应该让他们长期处于争论,争斗中,迟早有一天他们会不理智的,那个时候,机会就出现了。
退朝之后,李世民第一时间就在御书房召见了马周,现在,他已经是中书舍人的官职,掌侍进奏,参议表章,是皇帝的小秘书之一,对于整个国家的政治都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陛下,孙正明故意去信让魏大人弹劾于他,就是想将王氏架在火上烤,八十万亩香料田给王氏带来的利益就是近千万贯,这三百万亩田,王氏是不会放手了。
是以,为了保证田地能够入手,以王大人为首的王氏大臣们肯定会用一些非常的办法,陛下先拖他们几天,让他们把关系吵僵,再透点风给王大人,告诉他,陛下您是支持孙正明的决定的,无奈朝堂上阻力太大,您也没有办法。
王圭大人乃是侍中,位高权重,一定会利用手上的权力,来清除那些阻碍他王家拿地的官员,您顺势助之,那么,他们自己的争斗,就会从利益争斗,转华成权力争斗,如此,陛下便可不着痕迹的将一些重要的职位腾挪出来”
“宾王此计妙哉,然而,若是大量清除世家系官员,朕手中又无人可用,该当如何?”
如果有条件,李世民是不想让一个世家子在朝堂上为官的,然而,这是不现实的,大唐的读书人太少了,即便是他上位之后,已经在全力发展教育,但这才两年多的时间,人才不是那么快就能培养起来的,在没有人能够胜任那些官职的时候,即便是知道这些世家子把家族利益看的比国家利益还重,也不得不启用他们为官。
“陛下,臣近日看了孙正明上报的安北都护府官员的名单,发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马周想了想道。
“什么事情?”
“他在任用官员的时候,涉及钱,粮,军的,大多是使用没有背景的平民百姓为官,把住源头,而其它方面的官员,却是全部任命了王氏的人。
这些管钱,管粮的官员,基本都只是会些最普通的书写算数而已,然而,他们办事很实诚,在他的规章制度下,很轻易的就能把事情办好。
军队就更加不用说,苏定方,郭破,阿布突思,席君买,这些人在朝堂上都是没有根底的人,做人做事的目的很单纯,大都是唯他的命是从。
而掌握了钱,粮,军,他要在按北都护府实行的任何政策,就全部都畅通无阻了。”
说罢,马周还将孙享福的施政报告展开放到了李世民面前,上面,首先就是对官员的职务职权划分,比如孙享福旗下的县令,一水的姓王,甚至各部功曹,也都姓王。
然而,这些主管具体事务的功曹们,却不是听从县令的全权管理,还需要向他们的上一级主管官员负责,就像后世,县局归县长管,但也要接受市局的领导一样。
县里主管仓库的仓曹,接受州里主管仓库的仓曹领导,县里主官刑名治安的县尉,接受州里主管刑名治安的治安署长领导,税收,财物出纳等等等等,都有一条单独的线直通孙享福,而在这条线的最上端,孙享福只是任用了几个自己的亲信,就把全局把控了,甚至,他只在钱粮军三个方面任用了自己的亲信。
而县令,作为主政官员,你只管民生,哪里缺衣少粮,你就上报,申请补贴安置,上一级官员批了条子,户部功曹负责发放。
哪里需要修桥补路了,你上报,上面一级官员批了条子,工部功曹去户部功曹那里领取上一级官员批下来的经费材料,工部去修建。
户部官员,见条子,给东西,给了什么,应该还剩下什么,有明细,一查便是一目了然。
税吏收任何税收,都是按实际所收开发票,百姓和官府各式一份,不定期有清查,百姓拿不出票来,可以去查存根,存根上也没有记录的话,那就是你没交。
百姓拿出了票据,官员拿不出存根票据,就必然是贪污,要负全责。
每张发票和发票存根都有编号,一户一号,多少户百姓,你收了多少东西,一查票据,一目了然,你想把百姓的票据和存根都抹去,不好意思,清查的时候不能缺号,缺号官员负全责。
当然,目前朔州,包括安北都护府所有的田地都属于免税期,农户只有少量的人头税要交,税收的主要来源是集中在工户和商户身上。
县令什么都管,但只有清查监督权,钱财不入县令手,各司的上官,会对各司进行检查核实,县令没有挪用的权利,各司自行挪用,将会面临县令和各部门的双重检查,各司的工作可不单单要满足县令的施政要求,他们还要对自己的上线负责。看上去所有事情都要经过县令的笔杆子审批,或者上报,实际上,干活的人,都是按照自己上头部分制定下的标准在干活,县令干涉不了。
至于文教,接待,或者一些日常事务的处理,孙享福也是大量任用王氏子弟,因为负责干这些活的人,并没有掌握什么实际权力,只需要拨给他们固定的经费就好。
这种双重监督管理的办法,不仅能够大幅度的杜绝贪污**,还能让孙享福很轻松的就将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上。
发现问题,考察问题,解决问题,是三拨人,孙享福只需要抓住其中考察问题的这一拨人的权力,就能把三拨人全部管理起来,而偏偏,考察核实情况的这一拨人,并不需要高深的文化。
他们只需要实地去清点数量,检查质量,确认是不是有这么回事就行。
当然,不是说这么管事情就有多么高明了,只是在没有过多的人手管事的情况下,这么管,比较省事,也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马周建议李世民也这么干,这样不仅能让皇权更加集中,而且能暂时解决他人手不足的局面,同时,还有弱化地方官权力的意思在里面,要知道,五姓七家,就是因为有大量官员在地方上任职,才能对李世民的政令阳奉阴违。
“嗯,此法当好生研究一番,补足其中不足,或许就能大幅消减世家子手中的权力。”
李世民是聪明人,一点就透,他一生最大的两个特点是知人善用和明辨得失。
当一个皇帝会用人,又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那么治理国家起来就事半功倍了,是以,在和马周商议了一个下午之后,李世民将魏征送来的奏章都留中了。
留中,就是不作处理的意思,那么,在善阳的孙享福就还是爱干嘛就干嘛。
晚上,他在书房里听取无影儿对今天城内所有情报的汇总报告。
王家宅子里面差点打起来了,各家收到了孙享福私授王家三百万亩田的消息,联合起来质问王睿,要求他们王家把这些田拿一部分出来分给几家,并且退出土地竞拍。
王睿自然是不同意,孙正明是他王氏的亲密合作伙伴,为王家争取利益,那是理所应当,有本事,你们自己去培养一个像孙正明这样的人才啊!
他宣布,这三百万亩地王家不仅种定了,而且,竞拍的时候,也一定会拍下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田地,谁有本事跟我王氏比钱多,就尽管放马过来,别拿姑姥爷,姨姥爷的身份说事,这些地,可是能够世代传下去的产业,容不得王睿不为自己的子孙争取,他却没有想过,到了目前为止,这几家都还没有就那五百万亩马上要拍卖的一类地做好详细的分配呢!
然之后,还有回室韦部和部在城中表现出了不友好的情况,要不是治安暑,这两部的人马差点在城中展开械斗。
也无怪他们这么着急上火,这两部的地盘那是全线交界,而且,都是在东北苦寒之地,平时为了争夺生存资源,就摩擦不断。
如今,安北都护府标注出来的三类地,靠西边的不敢想,靠东边的,也足有千里方圆,这块地可是跟他们相距不远,对于他们来说,这就是块嘴边的肉,他们能不想吃?哪怕吃下一半,也能让他们的实力大增,当然,如果拿下全部,那就更好了,这可以让他们做做自己的部落成为下一个类似突厥汗国的美梦。
孙享福之所以单独的把这一块划出来作为三类地,本来就是打着引起他们争斗的心思,他们自己打起来,对于大唐的依赖就越发严重,一桃杀三士嘛!
拍卖会还有三天就要召开,城中的情形一如孙享福预料中的好,然而,为了这把火能够烧的更加旺盛一些,孙享福还需要做的更全面,细致一些,韦叔谐代表的关陇世家集团需要利用,魏征代表的山东世家集团需要利用,甚至,以扬州四大家为首的淮南世家集团,也可以利用,让他们全部都争起来,这场土地拍卖会才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