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臣风流 作者:衣山尽
屋的一幕周楠早看在眼,听到耳里。
见唐顺之口突然掉了一颗牙,又满口是血,心一阵狂喜:果然是坏血症,赌对了,我和老夏还有詹胖子的命算是保住了。
前头说过,唐顺之乃是王阳明心学嫡系传人。心学门人是明朝政坛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掌握了这个学术门派,是掌握了一大批行动力惊人的官员。而这个唐应德又是才华出众之人,若不是因为英年早逝,入阁是迟早的事。进入央决策层后,也没有后来张居正什么事。
按照史料记载,唐顺之在抗倭前线指挥作战,积劳成疾,于嘉靖三十九年四月在南通离世。
现在是嘉靖三十九年三月,也是说一个月之后,唐巡抚会去世。
至于唐顺之的死因,史书也没有记载。
不过,这人是明朝期一个绕不过去的历史人物。周楠作为一个科生,所谓史不分家。平日里也喜欢泡历史论坛和友掐架、打嘴炮。大家掐着掐着,倒掐成了老朋友,也增涨了许多知识。
历史论坛有一个说不出是好是坏的风气,友在讨论问题的时候喜欢抠细节。非要将一些历史事件不起眼的小事无限引申,升到无限的高度,最后得住结论:所谓的历史大事件,其实是被折线看起来并不重要的事件引发的。
如,有人提出明朝之亡是亡于甲申年间的一场大瘟疫。
类似的言论只能姑妄听之,也不要在意,但还是让人觉得有趣。
以前在讨论唐顺之这人的时候,周楠也知道自己的史学素养不那些历史大拿。要想和他们论战,只能剑走偏锋。于是,他提出唐顺之的死是死于坏血症。
据史料记载,唐顺之在凤阳巡抚任勤于王事,尝乘舟率军击倭寇于海。通常是两月不解甲,不下船。
古时候海船的水手因为物资保障不充分,一下海,一海产和猪、羊肉为主。长期不食用蔬菜、水果,很多人都得了维生素c缺乏症,牙齿流血、口臭、皮肤角质化、精神萎靡不振、免疫力低下……最后病死船。
这是后世所说的坏血症。
国的水手出海的时候,因为有引用绿茶,又会在船舱里发豆芽当菜吃,问题倒不严重。大航海时代的西方,因为没有喝茶的习惯,很多人都死于这种病。一艘七十来水手的大船从里斯本出发,到美洲,死得只剩几人的情况经常发生。没办法,只能地招募水手补充。
大航海时代的死亡率之高,已经超出了现代人的想象。
国水手很少得坏血症并不代表没有人例外。
周楠也是怀疑唐顺之是因为得了此病而死,但也仅仅是猜测。
先前刘显驰一心要杀他们立威,生死关头,周楠也不顾不得那许多,决心赌一把。反正是病急乱投医,若自己什么都不做,岂不是平白被人砍下脑袋?
见自己说出坏血症的症状,刘显驰面色大变,有马带他去见唐顺之,周楠知道自己已经猜了九成。
却不想这个唐老头竟是个坳执之人,根本不相信自己有病,还叫刘显驰把周楠带回去该怎么处置怎么处置。
这纯粹是讳疾忌医嘛,我既然来了,怎么肯这么走。
周楠也不废话,大步朝里面冲去,打算直接说明夏仪、詹通的身份。只要把情况说清楚,大家的命算保住了,也不白来这一趟。
可刚冲进屋,看到唐顺之满口是血。
周楠心一阵狂喜,果然是。
他自然不会等到军郎过来,如此也显示不出自己的手段。
当即,他卷起一团宣纸塞进唐顺之的嘴里,喝道:“咬住,别说话。小问题,过得片刻血会停。刘将军,快快快,快去弄些冰块来。”
唐顺之刚才和苏州知府说了半天话,已是精神萎靡,今天牙血出得分外多,心不觉慌乱,顿时软倒在椅子。
见他的情形如此可怕,刘显驰将周楠先前所说的“病入膏肓”的话信了十成。
巡抚行辕是什么的地方,马要到夏日,为了给唐顺之和一众官员减暑,兵丁们早从河里打了冰,用棉被捆了放进地窖里。
刘显驰手忙脚乱地拿来冰块,这个时候唐顺之口的血流得少些,再含冰块,顿时止住了。
再看唐顺之,前襟全是点的血迹,看起来甚是骇人。
不觉眼眶又红:“抚台,你老人家已经一把年纪,不能在过于操劳。这位小相公看起来好象精通歧黄之术的样子,今日他既然自告奋勇,不妨让他给你凭凭脉。”
唐顺之看了看衣服的血,拂然不悦:“人老齿落譬如草木枯荣,又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老夫只是精力不济,不用担心。”
刘显驰哽咽:“抚台,你都流了这么多血了还说没病,难道要让属下给你跪下吗?”
真是一个拗老头,尤其是身份尊贵的拗老头更是不可理喻。强劝,根本没办法说服他,只能顺着他的心意来。周楠插嘴:“抚台根本没病,确实是因为年老所至,根本不用吃药。”
唐顺之将手那枚牙齿扔在地,哈哈笑道:“显驰,你看这位小哥也说了老夫没事的。”
“你……”刘显驰愤怒地回头看着周楠。
周楠忙给他递过去一个眼色,示意忍耐。
然后装出很气愤的样子:“没错,正如抚台刚才所说,人老齿落譬如草木枯荣,也不需担心。万物众人皆是平等,终有老的时候,我们所需要做的是顺天应命,逍遥自在于天地间。抚台五十多岁的人了吧,好象一颗参天老树,保养起身子来却不能像新生的树木大水大肥。以抚台的身份,军郎下药的时候估计都是人参、鹿茸一类的大补之药。老人火气旺健,再服大补大躁之物,如何经受得住?”
“所以,依我看来,抚台根本没病,你现在这病是吃出来的。”
“哈哈,显驰,你听听,老夫没病,都是庸医害人。”唐顺之哈哈大笑起来:“这个小哥说得有理。”
周楠又道:“抚台,你这病是吃出来的,要想好,也不必用药,只需在饮食调理一阵子能好得完全。”
唐顺之口头虽然不服输,可自己的身子自己却清楚,郑重地问:“怎么调理?”
周楠心道,其实要治坏血症也简单,不外是大量服用维生素c,多吃点蔬菜水果。可是,我如果将底牌全亮出来,以后还混个屁啊?
道:“小生乃是安东生员周楠,曾在县衙担任礼房典吏一职。听问抚台在东南开牙建府,不远千里来投。愿随侍身边,辅佐应德公。”
先前他之所以提出为唐顺之治病,为的是保命。看现在的情形自己的脑袋是安稳了,那么,何不索性入唐巡抚幕。有他罩着,夏仪也不敢捉自己进京。
辽东镇军马案牵涉到未来的储君还牵扯到边镇,别说自己是一个小小的秀才,算是朝堂大员,一不小心也要踩雷。
真到了京城,落到锦衣卫手,卷进朝堂政争,鬼知道自己会经历什么。目前只能以拖待变,拖得几年,等这事冷下去再说。
而且,唐顺之的行辕现在虽然设在江阴,那是为了地指挥目前这场战役。按照朝廷的制度,他应该在扬州。也是说过得一阵子,大伙儿还得回去。
扬州离淮安也不太远,乘船经大运河北,两日到,也能照顾到家里。
“你要辅佐本官?”唐顺之打量着周楠,微微一笑。
连刘显驰也忍不住笑起来。
唐顺之是明朝少有的干才,又是儒学宗师级的人物。这次来江淮领军,许多不得意的已经绝了科举之望的士人纷纷来投,有的是想看能不能攀附唐巡抚这棵大树,谋个一官半职,有的纯粹是为了寻条生发的路子。
唐顺之是士林领袖,对于士子也也多优容,但凡有能读书识字者都良才而用安置在行辕各部使用。
来投的人当有秀才有举人,也有不少连功名都没有的童生。若真有本事,早去考进士做官了,也不用跑军营里来找门路。
所以,这些书生人也都自觉,在行辕也做些抄写、收发和钱粮统筹的差使。
至于高端的参谋人员,唐顺之自己带有幕僚,还轮不到他们。
现在这个周楠一来说要随侍在唐顺之身边,一个小小的秀才,还干过吏员,却要参与军国大事,不知道是谁给他的勇气,梁静茹吗?
因为你能治这病,未免有挟持的意思。
两人虽然在笑,可心却是大大地不快。
唐顺之和刘显驰的反应不出周楠的意料之内,他正色道:“应德公,小生周楠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吏员,不过也读过万卷书,行过万里路,曾去过辽东镇,对于军事也略知一二。方才小生在檐下听抚台和苏州知府谈及刚才一战,在下对于唐公用兵甚不以为然。若仗这么打下去,依小生看来,一旦拖延下去,是旷日持久。不但不能彻底解决匪患,反让敌之声势进一步壮大。”
要想把握住这个机会,周楠也不跟唐顺之温良恭谦让,直指要害。
屋的一幕周楠早看在眼,听到耳里。
见唐顺之口突然掉了一颗牙,又满口是血,心一阵狂喜:果然是坏血症,赌对了,我和老夏还有詹胖子的命算是保住了。
前头说过,唐顺之乃是王阳明心学嫡系传人。心学门人是明朝政坛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掌握了这个学术门派,是掌握了一大批行动力惊人的官员。而这个唐应德又是才华出众之人,若不是因为英年早逝,入阁是迟早的事。进入央决策层后,也没有后来张居正什么事。
按照史料记载,唐顺之在抗倭前线指挥作战,积劳成疾,于嘉靖三十九年四月在南通离世。
现在是嘉靖三十九年三月,也是说一个月之后,唐巡抚会去世。
至于唐顺之的死因,史书也没有记载。
不过,这人是明朝期一个绕不过去的历史人物。周楠作为一个科生,所谓史不分家。平日里也喜欢泡历史论坛和友掐架、打嘴炮。大家掐着掐着,倒掐成了老朋友,也增涨了许多知识。
历史论坛有一个说不出是好是坏的风气,友在讨论问题的时候喜欢抠细节。非要将一些历史事件不起眼的小事无限引申,升到无限的高度,最后得住结论:所谓的历史大事件,其实是被折线看起来并不重要的事件引发的。
如,有人提出明朝之亡是亡于甲申年间的一场大瘟疫。
类似的言论只能姑妄听之,也不要在意,但还是让人觉得有趣。
以前在讨论唐顺之这人的时候,周楠也知道自己的史学素养不那些历史大拿。要想和他们论战,只能剑走偏锋。于是,他提出唐顺之的死是死于坏血症。
据史料记载,唐顺之在凤阳巡抚任勤于王事,尝乘舟率军击倭寇于海。通常是两月不解甲,不下船。
古时候海船的水手因为物资保障不充分,一下海,一海产和猪、羊肉为主。长期不食用蔬菜、水果,很多人都得了维生素c缺乏症,牙齿流血、口臭、皮肤角质化、精神萎靡不振、免疫力低下……最后病死船。
这是后世所说的坏血症。
国的水手出海的时候,因为有引用绿茶,又会在船舱里发豆芽当菜吃,问题倒不严重。大航海时代的西方,因为没有喝茶的习惯,很多人都死于这种病。一艘七十来水手的大船从里斯本出发,到美洲,死得只剩几人的情况经常发生。没办法,只能地招募水手补充。
大航海时代的死亡率之高,已经超出了现代人的想象。
国水手很少得坏血症并不代表没有人例外。
周楠也是怀疑唐顺之是因为得了此病而死,但也仅仅是猜测。
先前刘显驰一心要杀他们立威,生死关头,周楠也不顾不得那许多,决心赌一把。反正是病急乱投医,若自己什么都不做,岂不是平白被人砍下脑袋?
见自己说出坏血症的症状,刘显驰面色大变,有马带他去见唐顺之,周楠知道自己已经猜了九成。
却不想这个唐老头竟是个坳执之人,根本不相信自己有病,还叫刘显驰把周楠带回去该怎么处置怎么处置。
这纯粹是讳疾忌医嘛,我既然来了,怎么肯这么走。
周楠也不废话,大步朝里面冲去,打算直接说明夏仪、詹通的身份。只要把情况说清楚,大家的命算保住了,也不白来这一趟。
可刚冲进屋,看到唐顺之满口是血。
周楠心一阵狂喜,果然是。
他自然不会等到军郎过来,如此也显示不出自己的手段。
当即,他卷起一团宣纸塞进唐顺之的嘴里,喝道:“咬住,别说话。小问题,过得片刻血会停。刘将军,快快快,快去弄些冰块来。”
唐顺之刚才和苏州知府说了半天话,已是精神萎靡,今天牙血出得分外多,心不觉慌乱,顿时软倒在椅子。
见他的情形如此可怕,刘显驰将周楠先前所说的“病入膏肓”的话信了十成。
巡抚行辕是什么的地方,马要到夏日,为了给唐顺之和一众官员减暑,兵丁们早从河里打了冰,用棉被捆了放进地窖里。
刘显驰手忙脚乱地拿来冰块,这个时候唐顺之口的血流得少些,再含冰块,顿时止住了。
再看唐顺之,前襟全是点的血迹,看起来甚是骇人。
不觉眼眶又红:“抚台,你老人家已经一把年纪,不能在过于操劳。这位小相公看起来好象精通歧黄之术的样子,今日他既然自告奋勇,不妨让他给你凭凭脉。”
唐顺之看了看衣服的血,拂然不悦:“人老齿落譬如草木枯荣,又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老夫只是精力不济,不用担心。”
刘显驰哽咽:“抚台,你都流了这么多血了还说没病,难道要让属下给你跪下吗?”
真是一个拗老头,尤其是身份尊贵的拗老头更是不可理喻。强劝,根本没办法说服他,只能顺着他的心意来。周楠插嘴:“抚台根本没病,确实是因为年老所至,根本不用吃药。”
唐顺之将手那枚牙齿扔在地,哈哈笑道:“显驰,你看这位小哥也说了老夫没事的。”
“你……”刘显驰愤怒地回头看着周楠。
周楠忙给他递过去一个眼色,示意忍耐。
然后装出很气愤的样子:“没错,正如抚台刚才所说,人老齿落譬如草木枯荣,也不需担心。万物众人皆是平等,终有老的时候,我们所需要做的是顺天应命,逍遥自在于天地间。抚台五十多岁的人了吧,好象一颗参天老树,保养起身子来却不能像新生的树木大水大肥。以抚台的身份,军郎下药的时候估计都是人参、鹿茸一类的大补之药。老人火气旺健,再服大补大躁之物,如何经受得住?”
“所以,依我看来,抚台根本没病,你现在这病是吃出来的。”
“哈哈,显驰,你听听,老夫没病,都是庸医害人。”唐顺之哈哈大笑起来:“这个小哥说得有理。”
周楠又道:“抚台,你这病是吃出来的,要想好,也不必用药,只需在饮食调理一阵子能好得完全。”
唐顺之口头虽然不服输,可自己的身子自己却清楚,郑重地问:“怎么调理?”
周楠心道,其实要治坏血症也简单,不外是大量服用维生素c,多吃点蔬菜水果。可是,我如果将底牌全亮出来,以后还混个屁啊?
道:“小生乃是安东生员周楠,曾在县衙担任礼房典吏一职。听问抚台在东南开牙建府,不远千里来投。愿随侍身边,辅佐应德公。”
先前他之所以提出为唐顺之治病,为的是保命。看现在的情形自己的脑袋是安稳了,那么,何不索性入唐巡抚幕。有他罩着,夏仪也不敢捉自己进京。
辽东镇军马案牵涉到未来的储君还牵扯到边镇,别说自己是一个小小的秀才,算是朝堂大员,一不小心也要踩雷。
真到了京城,落到锦衣卫手,卷进朝堂政争,鬼知道自己会经历什么。目前只能以拖待变,拖得几年,等这事冷下去再说。
而且,唐顺之的行辕现在虽然设在江阴,那是为了地指挥目前这场战役。按照朝廷的制度,他应该在扬州。也是说过得一阵子,大伙儿还得回去。
扬州离淮安也不太远,乘船经大运河北,两日到,也能照顾到家里。
“你要辅佐本官?”唐顺之打量着周楠,微微一笑。
连刘显驰也忍不住笑起来。
唐顺之是明朝少有的干才,又是儒学宗师级的人物。这次来江淮领军,许多不得意的已经绝了科举之望的士人纷纷来投,有的是想看能不能攀附唐巡抚这棵大树,谋个一官半职,有的纯粹是为了寻条生发的路子。
唐顺之是士林领袖,对于士子也也多优容,但凡有能读书识字者都良才而用安置在行辕各部使用。
来投的人当有秀才有举人,也有不少连功名都没有的童生。若真有本事,早去考进士做官了,也不用跑军营里来找门路。
所以,这些书生人也都自觉,在行辕也做些抄写、收发和钱粮统筹的差使。
至于高端的参谋人员,唐顺之自己带有幕僚,还轮不到他们。
现在这个周楠一来说要随侍在唐顺之身边,一个小小的秀才,还干过吏员,却要参与军国大事,不知道是谁给他的勇气,梁静茹吗?
因为你能治这病,未免有挟持的意思。
两人虽然在笑,可心却是大大地不快。
唐顺之和刘显驰的反应不出周楠的意料之内,他正色道:“应德公,小生周楠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吏员,不过也读过万卷书,行过万里路,曾去过辽东镇,对于军事也略知一二。方才小生在檐下听抚台和苏州知府谈及刚才一战,在下对于唐公用兵甚不以为然。若仗这么打下去,依小生看来,一旦拖延下去,是旷日持久。不但不能彻底解决匪患,反让敌之声势进一步壮大。”
要想把握住这个机会,周楠也不跟唐顺之温良恭谦让,直指要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