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神叨叨 作者:词酒
然后,在谢玉书与卫大柱的默契配合下,卫国健顺利领到一份男女混合双打的竹编炒肉丝,算是得到了亲爸亲妈临行前送的离别礼。
……
卫大柱与谢玉书夫妻俩刚走,卫国健屁股上的伤还没有养好,省城的领导就来了,与之同行的还有一群省城报社的人。
经过两天的准备之后,卫老太心中勉强做到了有数,等工作人员喊了声开始,她就坐在了自家的板凳上,背景是卫家那堵用麦秸和泥筑起来的墙。
卫老太利用两天的时间,将稿子背的滚瓜烂熟,听那省城来的领导一问,立马就将自己准备好的材料慷慨激昂地背了出来,说到高兴动情处,她还会忍不住挥舞几下拳头。
省城来的领导听卫老太将车轱辘话翻来覆去地讲了好几遍,心知自己这一趟定然是白跑了,半点有用的都没有听到,但他面上还算客气,对着镜头肯定了卫老太的话后,然后又将话题强行带到了爱国主义宣传上,絮絮叨叨了好一会儿,就在卫老太快要等到不耐烦的时候,省城来的领导总算哔哔完了,回绝了卫老太留客吃饭的客套话,这些人连午饭都顾不上吃,直奔省城。
次日,省城日报就将对卫老太的采访放到了头版头条,还给卫老太来了一张半身照。
一个圆脸老太太坐在四条腿儿的木板凳上,背靠着土坯墙,目光炯炯有神,右手握成拳头举起来,一脸的褶子都在焕发着夕阳红的活力,透过相片就可以猜到卫老太说这话时有多么激动。
省城日报还利用头版头条将卫老太的那句话大肆宣扬了一遍——粮食产量是检验农民种地是否用心的唯一标准。
大概是省城日报的编辑被卫老太的这句话俘粉了,她在文末的时候,还将卫老太当做笑谈而提过一次的那句谢玉书引申出来的话写了一遍,“考试成绩是检验学生学习是否努力的唯一标准。”
正可谓是‘东方不亮西方亮’,省城日报找卫老太取来的《种地经》并没有引起多么大的波澜,但谢玉书举一反三出来的那句话却被各大学校奉为经典。
真是太精辟了!
简直就是一语道破天机!
……
卫老太原先听公社领导说,她可能还得去别的地方做一些宣传,开开大会露个脸,导致老太太心里一直揣着这事儿,结果眼看着到了十月底,公社领导都没再提这件事,卫老太便让卫二丫将她之前同省城领导说过的那些话用纸笔记了下来,以防万一哪天公社领导再来给她搞突袭。
寒冬将至,地里头种着的东西一茬割了一茬,只剩下那些大白菜还在外面冻着了。
说起卫老太的《种地经》来,其它地方的人或许不会当回事,但爱国生产大队里的人却不会忽视,原因无它,忽视过卫老太那套《种地经》的人都惨遭旋风打脸了。
有人说卫老太的那套《种地经》是忽悠人的,可没过几天,就有人发现孙二英家也在紧挨着卫家的地头上开了一片荒地,种的不是什么粮食,而是夹在季节缝里种的一茬秋菜。
且不说卫老太这么多年都没有做过坑人的事儿,就算卫老太坑过人,她还能坑自家亲妹子?
别人家的秋菜顶多能长巴掌长,晒干之后更是小的可怜,但卫老太与孙二英家种出来的秋菜都快到成年人的小腿肚上了,甚至还有人说,卫老太家发出来的豆芽都比一般人家的粗长。
一时间,卫家开垦出来的荒地周边的那些土地,不管是坡地还是沙地,都变得抢手无比。
那些人家紧挨着卫家开垦的荒地种了东西还不行,就快将眼珠子黏在卫家人身上了,看到卫家人给田地浇水,他们也紧跟着浇水,看到卫家人给田地施肥,他们也紧跟着施肥……
卫添喜走路越来越利落了,卫老太知道卫添喜的神奇之处,现在不仅仅是收割粮食的时候回带着卫添喜,播种的时候就会带上,这直接导致他们家的粮食赢在了起跑线上,从出芽的时候就比别人家种的强,等到收割的时候,粮食产量自然是高的没边。
对于得到大神金巴掌传承的卫添喜来说,
然后,在谢玉书与卫大柱的默契配合下,卫国健顺利领到一份男女混合双打的竹编炒肉丝,算是得到了亲爸亲妈临行前送的离别礼。
……
卫大柱与谢玉书夫妻俩刚走,卫国健屁股上的伤还没有养好,省城的领导就来了,与之同行的还有一群省城报社的人。
经过两天的准备之后,卫老太心中勉强做到了有数,等工作人员喊了声开始,她就坐在了自家的板凳上,背景是卫家那堵用麦秸和泥筑起来的墙。
卫老太利用两天的时间,将稿子背的滚瓜烂熟,听那省城来的领导一问,立马就将自己准备好的材料慷慨激昂地背了出来,说到高兴动情处,她还会忍不住挥舞几下拳头。
省城来的领导听卫老太将车轱辘话翻来覆去地讲了好几遍,心知自己这一趟定然是白跑了,半点有用的都没有听到,但他面上还算客气,对着镜头肯定了卫老太的话后,然后又将话题强行带到了爱国主义宣传上,絮絮叨叨了好一会儿,就在卫老太快要等到不耐烦的时候,省城来的领导总算哔哔完了,回绝了卫老太留客吃饭的客套话,这些人连午饭都顾不上吃,直奔省城。
次日,省城日报就将对卫老太的采访放到了头版头条,还给卫老太来了一张半身照。
一个圆脸老太太坐在四条腿儿的木板凳上,背靠着土坯墙,目光炯炯有神,右手握成拳头举起来,一脸的褶子都在焕发着夕阳红的活力,透过相片就可以猜到卫老太说这话时有多么激动。
省城日报还利用头版头条将卫老太的那句话大肆宣扬了一遍——粮食产量是检验农民种地是否用心的唯一标准。
大概是省城日报的编辑被卫老太的这句话俘粉了,她在文末的时候,还将卫老太当做笑谈而提过一次的那句谢玉书引申出来的话写了一遍,“考试成绩是检验学生学习是否努力的唯一标准。”
正可谓是‘东方不亮西方亮’,省城日报找卫老太取来的《种地经》并没有引起多么大的波澜,但谢玉书举一反三出来的那句话却被各大学校奉为经典。
真是太精辟了!
简直就是一语道破天机!
……
卫老太原先听公社领导说,她可能还得去别的地方做一些宣传,开开大会露个脸,导致老太太心里一直揣着这事儿,结果眼看着到了十月底,公社领导都没再提这件事,卫老太便让卫二丫将她之前同省城领导说过的那些话用纸笔记了下来,以防万一哪天公社领导再来给她搞突袭。
寒冬将至,地里头种着的东西一茬割了一茬,只剩下那些大白菜还在外面冻着了。
说起卫老太的《种地经》来,其它地方的人或许不会当回事,但爱国生产大队里的人却不会忽视,原因无它,忽视过卫老太那套《种地经》的人都惨遭旋风打脸了。
有人说卫老太的那套《种地经》是忽悠人的,可没过几天,就有人发现孙二英家也在紧挨着卫家的地头上开了一片荒地,种的不是什么粮食,而是夹在季节缝里种的一茬秋菜。
且不说卫老太这么多年都没有做过坑人的事儿,就算卫老太坑过人,她还能坑自家亲妹子?
别人家的秋菜顶多能长巴掌长,晒干之后更是小的可怜,但卫老太与孙二英家种出来的秋菜都快到成年人的小腿肚上了,甚至还有人说,卫老太家发出来的豆芽都比一般人家的粗长。
一时间,卫家开垦出来的荒地周边的那些土地,不管是坡地还是沙地,都变得抢手无比。
那些人家紧挨着卫家开垦的荒地种了东西还不行,就快将眼珠子黏在卫家人身上了,看到卫家人给田地浇水,他们也紧跟着浇水,看到卫家人给田地施肥,他们也紧跟着施肥……
卫添喜走路越来越利落了,卫老太知道卫添喜的神奇之处,现在不仅仅是收割粮食的时候回带着卫添喜,播种的时候就会带上,这直接导致他们家的粮食赢在了起跑线上,从出芽的时候就比别人家种的强,等到收割的时候,粮食产量自然是高的没边。
对于得到大神金巴掌传承的卫添喜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