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三国 作者:风之清扬
众臣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以左丞相为首的这一派提议坚守朝鲜城,他们认为,汉军跨越数千里的大追击已经是强弩之末了,只要守住朝鲜城,将战事拖延下去,坚壁清野,汉军的后勤保障必然会出现困难,迟早他们是会退兵。
以段乞珍等鲜卑这一派的人认为,汉军的攻击能力强大,以目前的兵力状况,想要守住朝鲜城,势必会很困难,还是应当继续地向南撤退,将战线拉长或者进入到山地之中,以拖垮汉军。
两派的意见截然相反,分歧较大,而且他们各持己见,争执不下,很明显地高句丽和鲜卑人之间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裂痕。
当初鲜卑人投靠高句丽之时,卑躬屈膝,依人鼻息,美川王一个不高兴,生杀予夺,尽在其手。不过随着连番兵败,现在高句丽人的实力也不比鲜卑人高多少了,鲜卑人自然也就硬气了许多。
更何况他们对高句丽人的打仗方式很是不满,正是因为美川王的指挥失当,才使得高鲜联军受到连番的重创,所以在乐浪之战中,鲜卑人坚持己见,认为凭现在高鲜联军的实力,根本就不足以和汉军相抗衡,只能是采用避敌锋芒的打法,用不断地后撤和消耗汉军的力量,从而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
左丞相等人对鲜卑人强硬的态度极是不满,在他们看来,鲜卑人就是一群灾星,扫把星,就是他们把那该死的汉人给引了过来的,当初他们投靠之时,正是美川王怜悯,才收留了他们,现在他们兵力上占优,腰也直了,口气也硬了,完全不把高句丽人放在眼里了,真是一群白眼狼。
美川王在这场争执之中,自然是站在他们自己人这边,不过现在情况不同了,美川王也不能再象当初那样对鲜卑人吆三喝四了,他好言劝慰了段乞珍他们一番,并表示,首先执行左丞相他们的建议,坚守朝鲜城,不过一旦情况有变,便立刻采用段乞珍他们的策略,弃守朝鲜城,不与汉人硬拼。
这个折衷的方案最终得到了通过,鲜卑人这边虽然是有所不满,但为了大局考虑,他们还是同意了。
接下来,高鲜联军开始加固鲜卑城的防御工事,以应对汉军即将到来的进攻。
曾在冀州和汉军交过手的慕容对段乞珍和宇文普拨道:“其实汉人的攻城能力高句丽人根本就没有见识过,我在中原之时,就曾听闻过汉军有一种威力极强的攻城利器,再坚固的城墙都能夷为平地,依我看来,这朝鲜城压根儿就守不住,与其跟着高句丽人陪葬,倒不如我们趁早打算,自寻出路。”
段乞珍地无奈地道:“我都已经劝过美川王了,奈何他们根本就不听,自以为凭着这一座朝鲜城就能挡得住汉人。”
宇文普拨道:“那我们便不管他们了,等汉人杀到,我们找机会开溜便是,高句丽人想拼,让他们拼去了好了。”
三人暗暗地计议了一番,自然是瞒过了美川王等人,私底下做好了出逃的准备。
高句丽人全然不知,他们的注意力已经全部地集中在了即将来犯的汉军身上了。
其实美川王也只跟汉军打过两仗而已,一伏是双柳渡之战,一仗是襄平之战,双柳渡之战是隔河的野战,襄平城之战时,汉军也没有进行过攻城,只是高句丽人听闻援军被灭之后,主动地弃城而逃。
所以在和汉军的交手记录之中,高句丽人还没有真正打过城池防御战,朝鲜城是乐浪郡的郡治,也是半岛上最大的一座城池,当年汉人为了抵抗来自周边夷族的侵扰,将朝鲜城修筑的坚固高大,这无疑也给高句丽人带来了极大的信心,认为坚守朝鲜城没有什么太大的困难。
汉军很快地就杀到了朝鲜城的城下,高句丽人可胆量和汉军打野战,所以他们放弃了朝鲜城外围的所有阵地,退守回朝鲜城,城门紧闭,吊桥高悬,做了死守城池的一切的准备。
刘胤显然没有任何的耐心和高句丽再玩什么围城战了,他纵马亲临朝鲜城城下,打量着这府城池,目光冷峻而阴郁,他决定直接动用最直接最有效也是最为暴力的攻城方式,来摧毁朝鲜城,打破高句丽人防线。
几十辆小型的投石车被推到了朝鲜城的城下,一字排开,每辆投石车都有几十名士兵的护卫和操作。
如此长途的跋涉,大型投石车那样的重型装备自然是带不来的,但携带几十辆小型的投石车到没有什么问题。这些投石车虽然在此前的战斗之中没有派上什么用场,但今天的攻城战,它却成为了主角。
城上的高句丽军本来已经是严阵以待了,就等着汉军前来攻城,但等了半天,汉军并未发动攻势,而是推出了几十辆投石车来。
投石车高句丽倒也是见识过的,当年魏军攻打丸都城的时候,就动用过大型的投石车,据老一辈的人讲,魏军的投石车相当地可怕,磨盘大的石头被高高地抛了出来,向着城头上砸了过来,挨着即死,碰着即亡,就连那厚实的城墙,都经不住投石车的狂轰猛砸,最终丸都城的陷落,投石车起了至少有一半的作用。
不过汉军现在推出来的投石车似乎比记忆中的投石车要小几号,在投石车后面摆放的“石球”更是小的离谱,高句丽人不禁是哈哈大笑,汉人居然拿出这样的东西来,莫不是他们以为凭着这么小的石球就能攻破朝鲜城?
高句丽士兵原本紧绷的神经顿时地松懈下来,这他娘的也太逗了吧,确定汉人是来攻城的,而不是来搞笑的?
就在高句丽人大笑之际,那些“石球”已经呼啸而出,由于份量比较轻,“石球”的飞行距离特别的长,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准备无误地向着城头上坠落下来。
众臣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以左丞相为首的这一派提议坚守朝鲜城,他们认为,汉军跨越数千里的大追击已经是强弩之末了,只要守住朝鲜城,将战事拖延下去,坚壁清野,汉军的后勤保障必然会出现困难,迟早他们是会退兵。
以段乞珍等鲜卑这一派的人认为,汉军的攻击能力强大,以目前的兵力状况,想要守住朝鲜城,势必会很困难,还是应当继续地向南撤退,将战线拉长或者进入到山地之中,以拖垮汉军。
两派的意见截然相反,分歧较大,而且他们各持己见,争执不下,很明显地高句丽和鲜卑人之间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裂痕。
当初鲜卑人投靠高句丽之时,卑躬屈膝,依人鼻息,美川王一个不高兴,生杀予夺,尽在其手。不过随着连番兵败,现在高句丽人的实力也不比鲜卑人高多少了,鲜卑人自然也就硬气了许多。
更何况他们对高句丽人的打仗方式很是不满,正是因为美川王的指挥失当,才使得高鲜联军受到连番的重创,所以在乐浪之战中,鲜卑人坚持己见,认为凭现在高鲜联军的实力,根本就不足以和汉军相抗衡,只能是采用避敌锋芒的打法,用不断地后撤和消耗汉军的力量,从而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
左丞相等人对鲜卑人强硬的态度极是不满,在他们看来,鲜卑人就是一群灾星,扫把星,就是他们把那该死的汉人给引了过来的,当初他们投靠之时,正是美川王怜悯,才收留了他们,现在他们兵力上占优,腰也直了,口气也硬了,完全不把高句丽人放在眼里了,真是一群白眼狼。
美川王在这场争执之中,自然是站在他们自己人这边,不过现在情况不同了,美川王也不能再象当初那样对鲜卑人吆三喝四了,他好言劝慰了段乞珍他们一番,并表示,首先执行左丞相他们的建议,坚守朝鲜城,不过一旦情况有变,便立刻采用段乞珍他们的策略,弃守朝鲜城,不与汉人硬拼。
这个折衷的方案最终得到了通过,鲜卑人这边虽然是有所不满,但为了大局考虑,他们还是同意了。
接下来,高鲜联军开始加固鲜卑城的防御工事,以应对汉军即将到来的进攻。
曾在冀州和汉军交过手的慕容对段乞珍和宇文普拨道:“其实汉人的攻城能力高句丽人根本就没有见识过,我在中原之时,就曾听闻过汉军有一种威力极强的攻城利器,再坚固的城墙都能夷为平地,依我看来,这朝鲜城压根儿就守不住,与其跟着高句丽人陪葬,倒不如我们趁早打算,自寻出路。”
段乞珍地无奈地道:“我都已经劝过美川王了,奈何他们根本就不听,自以为凭着这一座朝鲜城就能挡得住汉人。”
宇文普拨道:“那我们便不管他们了,等汉人杀到,我们找机会开溜便是,高句丽人想拼,让他们拼去了好了。”
三人暗暗地计议了一番,自然是瞒过了美川王等人,私底下做好了出逃的准备。
高句丽人全然不知,他们的注意力已经全部地集中在了即将来犯的汉军身上了。
其实美川王也只跟汉军打过两仗而已,一伏是双柳渡之战,一仗是襄平之战,双柳渡之战是隔河的野战,襄平城之战时,汉军也没有进行过攻城,只是高句丽人听闻援军被灭之后,主动地弃城而逃。
所以在和汉军的交手记录之中,高句丽人还没有真正打过城池防御战,朝鲜城是乐浪郡的郡治,也是半岛上最大的一座城池,当年汉人为了抵抗来自周边夷族的侵扰,将朝鲜城修筑的坚固高大,这无疑也给高句丽人带来了极大的信心,认为坚守朝鲜城没有什么太大的困难。
汉军很快地就杀到了朝鲜城的城下,高句丽人可胆量和汉军打野战,所以他们放弃了朝鲜城外围的所有阵地,退守回朝鲜城,城门紧闭,吊桥高悬,做了死守城池的一切的准备。
刘胤显然没有任何的耐心和高句丽再玩什么围城战了,他纵马亲临朝鲜城城下,打量着这府城池,目光冷峻而阴郁,他决定直接动用最直接最有效也是最为暴力的攻城方式,来摧毁朝鲜城,打破高句丽人防线。
几十辆小型的投石车被推到了朝鲜城的城下,一字排开,每辆投石车都有几十名士兵的护卫和操作。
如此长途的跋涉,大型投石车那样的重型装备自然是带不来的,但携带几十辆小型的投石车到没有什么问题。这些投石车虽然在此前的战斗之中没有派上什么用场,但今天的攻城战,它却成为了主角。
城上的高句丽军本来已经是严阵以待了,就等着汉军前来攻城,但等了半天,汉军并未发动攻势,而是推出了几十辆投石车来。
投石车高句丽倒也是见识过的,当年魏军攻打丸都城的时候,就动用过大型的投石车,据老一辈的人讲,魏军的投石车相当地可怕,磨盘大的石头被高高地抛了出来,向着城头上砸了过来,挨着即死,碰着即亡,就连那厚实的城墙,都经不住投石车的狂轰猛砸,最终丸都城的陷落,投石车起了至少有一半的作用。
不过汉军现在推出来的投石车似乎比记忆中的投石车要小几号,在投石车后面摆放的“石球”更是小的离谱,高句丽人不禁是哈哈大笑,汉人居然拿出这样的东西来,莫不是他们以为凭着这么小的石球就能攻破朝鲜城?
高句丽士兵原本紧绷的神经顿时地松懈下来,这他娘的也太逗了吧,确定汉人是来攻城的,而不是来搞笑的?
就在高句丽人大笑之际,那些“石球”已经呼啸而出,由于份量比较轻,“石球”的飞行距离特别的长,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准备无误地向着城头上坠落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