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三国 作者:风之清扬
阿坚的到来,正是奉了刘胤的命令,右军团出征清河之后,刘胤也率大军向邺城方向而去。邺城这边可不好打,纵横交错的沟壑壕堑,便是一道道难以逾越的屏障,蜀军想在通过这些壕沟,首先必须要将这些壕沟进行填埋,至少也得清理出一条通道来。
而晋军的弓箭兵就躲藏在壕垒的后面,一看到蜀军接近,自然是乱箭齐射,蜀军很难靠近目标。虽然蜀军使用巢车这一类的战车,但推进到壕沟前面容易,填埋起来则要费时费力的,所以进展相当地缓慢。
这当然也在刘胤的意料之中,攻打邺城显然是急不来的事,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拿下清河平原,进而威胁到青州兖州,那样邺城的作用就不会太大了,羊祜划地为牢,到头来禁铟的反而是他自己。
罗宪走后,刘胤暗暗思索,猛然间想起一件事,暗叫一声:“不好!”
这次蜀军派往清河平原的,全部都是骑兵,就是想利用骑兵的强势,一举清扫掉清河平原之敌,迅速打开局面,但刘胤似乎忽略了一件东西,那就是马隆的偏厢车。
要知道蜀军偏厢车的创意,完全是刘胤抄袭马隆的,尽管马隆在先前和蜀军的战斗中,从未有使用过偏厢车的记录,但并不意味着这次马隆不会使偏厢车。克制骑兵的武器也只有偏厢车了,如果事先有所准备的话,马隆肯定会在清河平原战场上投入偏厢车。
刘胤连连地拍拍额头,这次真的是自己大意了,把这茬事给忘了,还好罗宪刚刚出发,现在想办法还来得及。
对付偏厢车现成的办法倒是有,那就是采用刘渊破偏厢车的法子,用投石车进行远程攻击,但投石车太过笨重,不但运送困难,而且在战场上使用起来也是笨拙无比,如果马隆也想到了和蜀军一样的法子,提高偏厢车的机动能力,投石车的攻击往往很难奏效。
刘胤很快地放弃了投石车的方法,转而考虑使用火器,毕竟火器威力大,在灵活性上面也远胜投石车,唯一的难题就是如何接近晋军偏厢车的问题。火药箭倒是射程足够,但其威力较小,对偏厢车的破坏程度不足,竹筒手雷威力倒是足够,如果成捆使用的话,效果更佳,但难度就是竹筒手雷投掷距离有限,再有力的投手,也只能把手雷扔到几十步远的地方,这个距离完全在对方弓箭的射程之内。
想要摧毁偏厢车,那就必须得让火器能接近到偏厢车几十步的地方,这显然是一个难题。刘胤苦思冥想,突然地灵光一现,一拍大腿,叫道:“有了!”
他立刻将阿坚叫来,如此这般地吩咐了一番,阿坚心领神会,立刻下去带着火器营向界桥而去。
既然阿坚赶了过来,罗宪又如何猜不到是刘胤将火器营派过来增援,一想到火器营的无穷威力,罗宪不禁是信心大增,看来破晋军的偏厢车阵是有把握了。
不过罗宪也很快地想到火器营虽然火器凶猛,但也必须得接近目标才能发挥威力,此行阿坚也没有带那些大型的投石车过来,如何将竹筒手雷投掷出去,则是一个难题,只有解决掉这个难题,火器才可以真正地发挥出威力来。
面对罗宪的质疑,阿坚却显得信心十足,不过他并没有在这里透露玄机,故意卖了关子:“明日交战,罗都督还是按原计划行动即可,至于偏厢车,交给某便是。”
次日早上,蜀军依旧摆出了进攻阵势,弓骑兵做为先头部队,向着晋军的战阵发起了攻击。不过弓骑兵并没有采用一路狂攻的战术,直线向前,而是游离于晋军弓箭的射程边界,左右迂回,进行远程的攻击。
当然,这个攻击的效果就差得很远了,他们处于晋军弓箭的射程之外,同样,晋军也在他们的射程边缘,膂力比较强的弓手,可以勉强的将箭射到晋军的战阵之中,膂力比较弱一点的弓手,射出来的箭距离偏厢车还有一截的地方,就已经落地了,强弩之末,力不能穿鲁缟,蜀军这样的攻击方式,着实对晋军的战阵构不成任何的威胁。
马隆在阵中微微地冷笑,看来昨天的一仗,是把蜀军骑兵给打怕了,今天再次交战,变得畏手畏脚起来。尽管蜀军不来进攻,马隆的偏厢车阵也奈何不了他们,但战局这样僵持着,无疑是对防守一方比较有利,马隆自然是乐见其成,如果蜀军连进攻的胆略都没有的话,那么这仗也就没有打下去的必要了,只要马隆的偏厢车阵坚守在这儿,这会成为一道蜀军所无法逾越的屏障。
马隆不禁有些暗笑羊祜的不智,耗费如此大的人力物力来大挖壕堑,其结果还不如排出偏厢车管用,深沟宽堑虽然可以阻挡住蜀军的进攻,但却也限制了己方的行动,而偏厢车阵则不然,进可攻,退可守,活动自如,不会给自己的军队造成困扰。
如果晋军广泛的使用偏厢车阵的话,又何须这样兴师动众,劳命伤财,建造一辆偏厢车,根本就不会花多少钱,比起在数百里的范围之内大挖壕堑,其投资恐怕连十分之一也不到。
可惜,羊祜固持己见,对自己的劝告置若罔闻,让马隆深表遗憾,不过此次界桥之役后,想必羊祜的看法也会改观吧,马隆还是对自己的战术情有独钟,希望此役之后,羊祜可以重新考虑一下。
马隆这边起正胡思乱想着,蜀军那边出现了一些变化,在蜀军的阵中,突然地突出来几十辆战车,这些战车很奇怪,并不是用马匹来牵拉的,而是用人力来推动的,每辆车的后面,都有十几名壮汉在奋力地推动着车子,由于是人力推动,速度缓慢地出奇。
每辆车的前面,都装着厚厚的挡板,这倒是和偏厢车比较类似。(未完待续。)
阿坚的到来,正是奉了刘胤的命令,右军团出征清河之后,刘胤也率大军向邺城方向而去。邺城这边可不好打,纵横交错的沟壑壕堑,便是一道道难以逾越的屏障,蜀军想在通过这些壕沟,首先必须要将这些壕沟进行填埋,至少也得清理出一条通道来。
而晋军的弓箭兵就躲藏在壕垒的后面,一看到蜀军接近,自然是乱箭齐射,蜀军很难靠近目标。虽然蜀军使用巢车这一类的战车,但推进到壕沟前面容易,填埋起来则要费时费力的,所以进展相当地缓慢。
这当然也在刘胤的意料之中,攻打邺城显然是急不来的事,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拿下清河平原,进而威胁到青州兖州,那样邺城的作用就不会太大了,羊祜划地为牢,到头来禁铟的反而是他自己。
罗宪走后,刘胤暗暗思索,猛然间想起一件事,暗叫一声:“不好!”
这次蜀军派往清河平原的,全部都是骑兵,就是想利用骑兵的强势,一举清扫掉清河平原之敌,迅速打开局面,但刘胤似乎忽略了一件东西,那就是马隆的偏厢车。
要知道蜀军偏厢车的创意,完全是刘胤抄袭马隆的,尽管马隆在先前和蜀军的战斗中,从未有使用过偏厢车的记录,但并不意味着这次马隆不会使偏厢车。克制骑兵的武器也只有偏厢车了,如果事先有所准备的话,马隆肯定会在清河平原战场上投入偏厢车。
刘胤连连地拍拍额头,这次真的是自己大意了,把这茬事给忘了,还好罗宪刚刚出发,现在想办法还来得及。
对付偏厢车现成的办法倒是有,那就是采用刘渊破偏厢车的法子,用投石车进行远程攻击,但投石车太过笨重,不但运送困难,而且在战场上使用起来也是笨拙无比,如果马隆也想到了和蜀军一样的法子,提高偏厢车的机动能力,投石车的攻击往往很难奏效。
刘胤很快地放弃了投石车的方法,转而考虑使用火器,毕竟火器威力大,在灵活性上面也远胜投石车,唯一的难题就是如何接近晋军偏厢车的问题。火药箭倒是射程足够,但其威力较小,对偏厢车的破坏程度不足,竹筒手雷威力倒是足够,如果成捆使用的话,效果更佳,但难度就是竹筒手雷投掷距离有限,再有力的投手,也只能把手雷扔到几十步远的地方,这个距离完全在对方弓箭的射程之内。
想要摧毁偏厢车,那就必须得让火器能接近到偏厢车几十步的地方,这显然是一个难题。刘胤苦思冥想,突然地灵光一现,一拍大腿,叫道:“有了!”
他立刻将阿坚叫来,如此这般地吩咐了一番,阿坚心领神会,立刻下去带着火器营向界桥而去。
既然阿坚赶了过来,罗宪又如何猜不到是刘胤将火器营派过来增援,一想到火器营的无穷威力,罗宪不禁是信心大增,看来破晋军的偏厢车阵是有把握了。
不过罗宪也很快地想到火器营虽然火器凶猛,但也必须得接近目标才能发挥威力,此行阿坚也没有带那些大型的投石车过来,如何将竹筒手雷投掷出去,则是一个难题,只有解决掉这个难题,火器才可以真正地发挥出威力来。
面对罗宪的质疑,阿坚却显得信心十足,不过他并没有在这里透露玄机,故意卖了关子:“明日交战,罗都督还是按原计划行动即可,至于偏厢车,交给某便是。”
次日早上,蜀军依旧摆出了进攻阵势,弓骑兵做为先头部队,向着晋军的战阵发起了攻击。不过弓骑兵并没有采用一路狂攻的战术,直线向前,而是游离于晋军弓箭的射程边界,左右迂回,进行远程的攻击。
当然,这个攻击的效果就差得很远了,他们处于晋军弓箭的射程之外,同样,晋军也在他们的射程边缘,膂力比较强的弓手,可以勉强的将箭射到晋军的战阵之中,膂力比较弱一点的弓手,射出来的箭距离偏厢车还有一截的地方,就已经落地了,强弩之末,力不能穿鲁缟,蜀军这样的攻击方式,着实对晋军的战阵构不成任何的威胁。
马隆在阵中微微地冷笑,看来昨天的一仗,是把蜀军骑兵给打怕了,今天再次交战,变得畏手畏脚起来。尽管蜀军不来进攻,马隆的偏厢车阵也奈何不了他们,但战局这样僵持着,无疑是对防守一方比较有利,马隆自然是乐见其成,如果蜀军连进攻的胆略都没有的话,那么这仗也就没有打下去的必要了,只要马隆的偏厢车阵坚守在这儿,这会成为一道蜀军所无法逾越的屏障。
马隆不禁有些暗笑羊祜的不智,耗费如此大的人力物力来大挖壕堑,其结果还不如排出偏厢车管用,深沟宽堑虽然可以阻挡住蜀军的进攻,但却也限制了己方的行动,而偏厢车阵则不然,进可攻,退可守,活动自如,不会给自己的军队造成困扰。
如果晋军广泛的使用偏厢车阵的话,又何须这样兴师动众,劳命伤财,建造一辆偏厢车,根本就不会花多少钱,比起在数百里的范围之内大挖壕堑,其投资恐怕连十分之一也不到。
可惜,羊祜固持己见,对自己的劝告置若罔闻,让马隆深表遗憾,不过此次界桥之役后,想必羊祜的看法也会改观吧,马隆还是对自己的战术情有独钟,希望此役之后,羊祜可以重新考虑一下。
马隆这边起正胡思乱想着,蜀军那边出现了一些变化,在蜀军的阵中,突然地突出来几十辆战车,这些战车很奇怪,并不是用马匹来牵拉的,而是用人力来推动的,每辆车的后面,都有十几名壮汉在奋力地推动着车子,由于是人力推动,速度缓慢地出奇。
每辆车的前面,都装着厚厚的挡板,这倒是和偏厢车比较类似。(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