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三国 作者:风之清扬
由于两边是陡峭笔直的悬崖,所以匈奴人在防御的时候,根本就没有考虑两个侧翼的问题,将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到了寒山要塞的前面,所有的防御工事,也都是面向前方而设置的。
打退了蜀军的第一波进攻,卢塔也是得意非凡,都说蜀军如何如何厉害,现在他们不照样吃瘪。蜀军狼狈而退之后,一直停留在一箭之地外,迟迟地没有再次进攻的动向,卢塔见状不禁是哈哈大笑地道:“蜀人看来是吓破了胆,不敢再来进攻了!”
他的笑声还未落下,一支羽箭插着他的耳边就飞了过去,直接插到了他面前的地上,直把卢塔是惊出了一声的冷汗,按理说蜀军还尚在一箭之地以外,怎么就可能把箭射到要塞上来——不对!就算蜀军能把箭射过来,那也只能是平射过来,没有理由从上自下地射过来,看看那支箭插在身边地上的角度,几乎是与前面呈九十度角的,这抛射到怎样的高度才会有这样的效果啊?
卢塔情不自禁地抬头看了一眼,才发现从头顶上射下来更多的箭矢,许多的匈奴兵纷纷中箭,没有中箭的也乱作了一团,要不寻找掩体去躲避,要不找块盾牌来遮蔽。
原来那些箭矢并不是来自于对面而是来自于头顶上的,卢塔抬头张望,可以看到左边山峰之上闪动着蜀军的身影,原来他们竟然攀上了悬崖绝壁,并从那儿往下射箭。
卢塔顿时有些发懵,在驻守寒山要塞之时,他也亲自到左右两处山崖上查看过,那是根本没可能攀登的地方,蜀军是如何做的,难不成他们胁生双翅,能飞上去不成?
不管怎样,现在匈奴人的处境明显地不妙起来,蜀军占据了左面的山峰,居高临下,可以轻易地攻击到寒山要塞,而匈奴人是一点办法也没有,断崖攀不上去,又无法进行反击,只能是被动地挨到。
虽然蜀军人数不多,但使用的武器可是杀伤力极强的元戎弩,元戎弩可以在瞬间形成了一个死亡扇面,对守关的匈奴兵进行打击,现在匈奴兵已经开始抱头鼠窜了,就连卢塔自己也不得找来一块盾牌遮在头顶上,用以防备那密集的箭雨。
阿坚这边一得手,高远就率领着虎步军又扑了上来。
第一轮进攻受挫折之后,整个虎步军都憋着一口气,此刻二度进攻,自然是士气高涨,个个奋勇争先,向着寒山要塞扑了上来。
卢塔一看到蜀军又攻了上来,不禁有些心慌了,立刻下令匈奴兵全力抵御。
但现在的匈奴兵,可不象是应对蜀军第一轮进攻时那般轻松了,头顶上不停地有箭矢射下来,他们必须要小心地闪避,大部分的心思都放在了上面,应对下面的攻势,自然是力不从心了。
看到虎步军已经攻到了近前,阿坚下令投掷上几枚竹筒手雷给他们开开道。
应对蜀军的强攻,匈奴兵也不得不集结在一起,构筑起一道有力的防线,而密集人群则是竹筒手雷大显神威的地方,几声剧烈的爆炸之后,匈奴人密集的防线上,如炸开了锅一般,残肢断臂横飞,惨叫呼声不断,怎一个乱字了得。
虎步军则是一鼓作气地冲了上来,攻入了寒山要塞之内。
接下的肉搏战,就没有什么悬念了,蜀军源源不断地冲上来,占据绝对优势的兵力,这场胜利也就便成了压倒性的。
卢塔见势不妙,知道寒山要塞肯定是守不住了,他可不想为之陪葬,果断地带着少数的亲兵逃逸而去,至于寒山要塞之内的剩余匈奴兵,他根本就不管不顾了。
连主将都逃了,军心早已成为了一盘散沙的匈奴人彻底地丧失了抵抗的意志,能逃的早就四散而逃了,逃不了的那就做了蜀军的刀下之鬼。
现在蜀军对胡人那是杀红了眼,虽然刘胤只是对羯人下达了格杀令,但蜀兵早已把仇恨的目光投向了所有的胡人,匈奴人自然也被殃及池鱼了。许多匈奴兵试图投降而逃过一命,但他们很快就发现,蜀兵的刀枪并没有因为他们的主动投降而停止,不管是正在抵抗的匈奴兵还是已经跪地投隆的匈奴兵,一刀一个地砍了下去,蜀兵没有任何心慈手软的迹象。
战斗很快地就宣告结束了,蜀军顺利地拿下了寒山要塞。
刘胤登上了要塞,虎步军正在收拾残局,高远看到刘胤和黄崇等人上来,立刻迎了上来。
黄崇点头嘉许道:“虎步军此役打得不错,这么快地拿下了寒山关隘,这一主动权可又回到了我军的手中了。”
高远汗颜道:“若非阿坚统领之故,虎步军恐怕得被困于山前不得寸进,要论首功,当属阿坚统领才是。”
高远对阿坚佩服地是五体投体,这么高的悬崖,他们居然能攀得上去,简直让高远是匪夷所思。
在是因为有着阿坚的强力支援,虎步营的第二波进攻才显得轻松了许多,匈奴人遭受到了灭顶之灾,再想抵御住虎步营的正面进攻,完全就无能为力了。
尤其是是后的那几枚竹筒手雷,彻底地瓦解了匈奴人最后的斗志,那毁杀如此威猛,打得匈奴人惨不忍睹,整个防线完全地崩溃了。
虎步军如此轻松地拿下寒山要塞,完全是得异于阿坚小队的功劳,没有阿坚小队,虎步军的第二次进攻绝对不会比第一次进攻轻松,但此次进攻,由于有了阿坚在上面对匈奴人的打击和牵制,让虎步军的进攻变得异常地轻松,几乎是闲庭信步般地就攻上了寒山要塞。
而虎步军在第二波进攻之中付出的人员伤亡数,只是区区的个位数而已,跟第一轮进攻相比,完全没有一点的可比性,完全是一次压倒性地胜利。
刘胤点点头,也正要说上两句,却瞥见要塞之上,蜀军押解着大批的俘虏过来,这让刘胤不禁有些奇怪。(未完待续。)
由于两边是陡峭笔直的悬崖,所以匈奴人在防御的时候,根本就没有考虑两个侧翼的问题,将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到了寒山要塞的前面,所有的防御工事,也都是面向前方而设置的。
打退了蜀军的第一波进攻,卢塔也是得意非凡,都说蜀军如何如何厉害,现在他们不照样吃瘪。蜀军狼狈而退之后,一直停留在一箭之地外,迟迟地没有再次进攻的动向,卢塔见状不禁是哈哈大笑地道:“蜀人看来是吓破了胆,不敢再来进攻了!”
他的笑声还未落下,一支羽箭插着他的耳边就飞了过去,直接插到了他面前的地上,直把卢塔是惊出了一声的冷汗,按理说蜀军还尚在一箭之地以外,怎么就可能把箭射到要塞上来——不对!就算蜀军能把箭射过来,那也只能是平射过来,没有理由从上自下地射过来,看看那支箭插在身边地上的角度,几乎是与前面呈九十度角的,这抛射到怎样的高度才会有这样的效果啊?
卢塔情不自禁地抬头看了一眼,才发现从头顶上射下来更多的箭矢,许多的匈奴兵纷纷中箭,没有中箭的也乱作了一团,要不寻找掩体去躲避,要不找块盾牌来遮蔽。
原来那些箭矢并不是来自于对面而是来自于头顶上的,卢塔抬头张望,可以看到左边山峰之上闪动着蜀军的身影,原来他们竟然攀上了悬崖绝壁,并从那儿往下射箭。
卢塔顿时有些发懵,在驻守寒山要塞之时,他也亲自到左右两处山崖上查看过,那是根本没可能攀登的地方,蜀军是如何做的,难不成他们胁生双翅,能飞上去不成?
不管怎样,现在匈奴人的处境明显地不妙起来,蜀军占据了左面的山峰,居高临下,可以轻易地攻击到寒山要塞,而匈奴人是一点办法也没有,断崖攀不上去,又无法进行反击,只能是被动地挨到。
虽然蜀军人数不多,但使用的武器可是杀伤力极强的元戎弩,元戎弩可以在瞬间形成了一个死亡扇面,对守关的匈奴兵进行打击,现在匈奴兵已经开始抱头鼠窜了,就连卢塔自己也不得找来一块盾牌遮在头顶上,用以防备那密集的箭雨。
阿坚这边一得手,高远就率领着虎步军又扑了上来。
第一轮进攻受挫折之后,整个虎步军都憋着一口气,此刻二度进攻,自然是士气高涨,个个奋勇争先,向着寒山要塞扑了上来。
卢塔一看到蜀军又攻了上来,不禁有些心慌了,立刻下令匈奴兵全力抵御。
但现在的匈奴兵,可不象是应对蜀军第一轮进攻时那般轻松了,头顶上不停地有箭矢射下来,他们必须要小心地闪避,大部分的心思都放在了上面,应对下面的攻势,自然是力不从心了。
看到虎步军已经攻到了近前,阿坚下令投掷上几枚竹筒手雷给他们开开道。
应对蜀军的强攻,匈奴兵也不得不集结在一起,构筑起一道有力的防线,而密集人群则是竹筒手雷大显神威的地方,几声剧烈的爆炸之后,匈奴人密集的防线上,如炸开了锅一般,残肢断臂横飞,惨叫呼声不断,怎一个乱字了得。
虎步军则是一鼓作气地冲了上来,攻入了寒山要塞之内。
接下的肉搏战,就没有什么悬念了,蜀军源源不断地冲上来,占据绝对优势的兵力,这场胜利也就便成了压倒性的。
卢塔见势不妙,知道寒山要塞肯定是守不住了,他可不想为之陪葬,果断地带着少数的亲兵逃逸而去,至于寒山要塞之内的剩余匈奴兵,他根本就不管不顾了。
连主将都逃了,军心早已成为了一盘散沙的匈奴人彻底地丧失了抵抗的意志,能逃的早就四散而逃了,逃不了的那就做了蜀军的刀下之鬼。
现在蜀军对胡人那是杀红了眼,虽然刘胤只是对羯人下达了格杀令,但蜀兵早已把仇恨的目光投向了所有的胡人,匈奴人自然也被殃及池鱼了。许多匈奴兵试图投降而逃过一命,但他们很快就发现,蜀兵的刀枪并没有因为他们的主动投降而停止,不管是正在抵抗的匈奴兵还是已经跪地投隆的匈奴兵,一刀一个地砍了下去,蜀兵没有任何心慈手软的迹象。
战斗很快地就宣告结束了,蜀军顺利地拿下了寒山要塞。
刘胤登上了要塞,虎步军正在收拾残局,高远看到刘胤和黄崇等人上来,立刻迎了上来。
黄崇点头嘉许道:“虎步军此役打得不错,这么快地拿下了寒山关隘,这一主动权可又回到了我军的手中了。”
高远汗颜道:“若非阿坚统领之故,虎步军恐怕得被困于山前不得寸进,要论首功,当属阿坚统领才是。”
高远对阿坚佩服地是五体投体,这么高的悬崖,他们居然能攀得上去,简直让高远是匪夷所思。
在是因为有着阿坚的强力支援,虎步营的第二波进攻才显得轻松了许多,匈奴人遭受到了灭顶之灾,再想抵御住虎步营的正面进攻,完全就无能为力了。
尤其是是后的那几枚竹筒手雷,彻底地瓦解了匈奴人最后的斗志,那毁杀如此威猛,打得匈奴人惨不忍睹,整个防线完全地崩溃了。
虎步军如此轻松地拿下寒山要塞,完全是得异于阿坚小队的功劳,没有阿坚小队,虎步军的第二次进攻绝对不会比第一次进攻轻松,但此次进攻,由于有了阿坚在上面对匈奴人的打击和牵制,让虎步军的进攻变得异常地轻松,几乎是闲庭信步般地就攻上了寒山要塞。
而虎步军在第二波进攻之中付出的人员伤亡数,只是区区的个位数而已,跟第一轮进攻相比,完全没有一点的可比性,完全是一次压倒性地胜利。
刘胤点点头,也正要说上两句,却瞥见要塞之上,蜀军押解着大批的俘虏过来,这让刘胤不禁有些奇怪。(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