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三国 作者:风之清扬
司马亮突然地跪倒在了钟会的面前,瘫软如泥,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道:“钟将军,饶命啊,你大人大量,就饶了小人一命吧,荆州的地盘我全部可以送给你,你送我回洛阳好不好?”
看到司马亮全无气节地匍匐在钟会的脚下,那些跟随司马亮前来的荆州官员差愧地简直是无地自容,司马亮好歹也是晋国的郡王,如此作派,简直是丢尽了司马氏的脸。○
卫瓘在心底之中默然暗叹一声,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摊上这么一个纨绔子弟,也难怪会一败涂地,如果此刻还是羊祜或者杜预在做荆州都督,恐怕钟会就不会有半点机会了。
钟会冷冷地瞥了司马亮一眼,对他的求饶无动于衷,只是冷笑道:“司马懿若在九泉之下看到有这个一个窝囊废的儿子,也不知他该做怎么想?”
说罢,也不理会司马亮,手按剑柄向前、迈了一步,对着他身边担任行军主薄的侄子钟邕微微地点了一下头。
钟邕立刻取出一幅黄绢,双手高举,高声地道:“郭太后遗诏在此,诸公听旨。”
众皆愕然,郭太后是魏景元五年去世的,距今已经过了三年,钟会此时取出一封太后的遗诏来,怎不令人深感莫名。
钟邕很快地将遗诏宣读完毕,郭太后在遗诏称司马昭南阙弑君,大逆不道,篡位之心,昭然若揭,特命钟会为讨逆大将军,奉诏讨逆,重振魏室。钟邕宣读完毕之后,将遗诏卷了起来,交到了钟会的手中。
钟会看着面面相觑的众人,单手托着遗诏,朗声地道:“诸位,钟某受太后遗诏以来,一直欲思报国,怎奈身陷蜀地,粮草短缺,一直不敢轻举妄动,但报国讨贼之心,却矢志未移,今日回到中原,才敢高举义旗,兴复魏室。司马炎欺君罔上,篡位夺权,是为****,钟某身为魏臣,世代忠良,与****誓不两立,诸位有愿随我讨贼者,便是大魏中兴之臣。”
夏侯咸、句安、王买等人立刻拥护道:“誓死追随钟大将军,兴复魏室,讨伐****司马炎!”
卫瓘气愤地道:“假的!假的!”
钟会冲着他微微一笑道:“卫监军,你如何知道这遗诏是假的?”
卫瓘重重地哼了一声道:“郭太后去世之时,你根本就不在洛阳,又如何能得到这份遗诏?分明是假借郭太后的名义,招摇撞骗,蛊惑人心,你纵然瞒得了旁人,休想瞒我。”
钟会冷笑道:“卫瓘,你连看都不看一眼,就断定这份遗诏是假的,可见你司马家的走狗做长了,连自己本来的出身都忘记了,好歹令尊也是魏国的重臣,追随太祖皇帝南征北讨,立下过赫赫战功,真不知道他在九泉之下,看到你这么一个背信弃主的谋逆之子,能不能含笑九瞑目。实话告诉你,这份遗诏正是郭太后亲笔手书,她被司马昭下毒谋害,弥留之下写下遗诏,派遣心腹之人不远千山万水来到益州,希望我可以担起讨逆兴国之大事。卫瓘,你口口声声说我是谋逆之臣,有郭太后的遗诏在,你且看看谁才是真正的谋逆篡国之贼!”
卫瓘是哑口无言,虽然说司马炎只是在两年前篡位夺权的,但司马氏掌握魏国朝政,却是二十八年前的事了,从高平陵事变开始,司马氏便成为了这个国家的主宰,在许多的大臣的眼中,司马氏就是他们的主子,曾经的钟会,也不就是司马昭手下的一条走狗吗?至于魏国的这个旗号,不过是一个幌子罢了,所以即使改朝换代,也被许多人视为天经地义,也就不存在什么廉耻之心了。
但话说回来了,司马炎废魏立晋,从本质上来讲就是篡国叛逆,不管拥立新朝的支持者怎么辨解,都无法洗白司马炎的****形象。
所以当钟会质问卫瓘谁才是真正的谋逆篡国之贼的时候,卫瓘无可作答,现在钟会拿着所谓的“遗诏”,站到了舆论道德的制高点上,反倒是让卫瓘先前的言语显得苍白无力。
不管是钟会的父亲钟繇还是卫瓘的父亲卫觊,都是曹魏的肱股之臣,也就是说他们世代沐浴皇恩,不管遗诏是否属实,钟会立起讨贼兴魏的大旗,还是站在了道义之上。
其时魏亡不久,追思魏国的人自然也不在少数,钟会的这杆大旗如果立起来,也肯定会得到不少的拥护,最起码象夏侯咸这样拥有宗室血脉的人便会首先站出来给予支持。
当然,这份遗诏肯定是钟会作假的,郭太后虽然是曹魏政权最后的岁月之中比皇帝更拥有权威的人物,但在司马氏篡权夺位的大势之下,再精明强悍的郭太后也只能是沦为陪衬,准确地来讲,郭太后甚至沦为了司马氏篡位的帮凶,尽管她本意上也是为了维护曹氏的统治,但仅凭她一个女人,又如何能斗得过司马氏这个庞然大物。
郭太后死的时候,正是魏蜀激战正酣的时候,司马昭早已封闭了宫禁,恐怕连一只苍蝇也飞不出来,列遑论送出什么遗诏了。钟会当时还在几千里之外的益州,就算真的有什么遗诏,也断然不会落在他的手中。
不过这也正是钟会的聪明之处,利用死人来做做文章,让自己从一个谋逆者一跃变成讨贼兴魏的顾命大臣,让自己的形象瞬间高大上起来,这无疑是钟会走出的一步好棋。
毕竟自己的这支军队带出去的时候还是打着大魏的旗号,心向魏国的人还不在少数,除了象卫瓘这样的“死忠”分子之外,大多数的人对晋国篡位都很茫然,好端端的国家,说没就没了,此时钟会重新竖起魏国的大旗,会让许多的士兵产生归宿感和认同感。
钟会冲着胡烈等人道:“现在该是你们做出选择的时候了,是忠于大魏还是逆晋,由你们自行决定,不过机会也只有一次!”(未完待续。)
司马亮突然地跪倒在了钟会的面前,瘫软如泥,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道:“钟将军,饶命啊,你大人大量,就饶了小人一命吧,荆州的地盘我全部可以送给你,你送我回洛阳好不好?”
看到司马亮全无气节地匍匐在钟会的脚下,那些跟随司马亮前来的荆州官员差愧地简直是无地自容,司马亮好歹也是晋国的郡王,如此作派,简直是丢尽了司马氏的脸。○
卫瓘在心底之中默然暗叹一声,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摊上这么一个纨绔子弟,也难怪会一败涂地,如果此刻还是羊祜或者杜预在做荆州都督,恐怕钟会就不会有半点机会了。
钟会冷冷地瞥了司马亮一眼,对他的求饶无动于衷,只是冷笑道:“司马懿若在九泉之下看到有这个一个窝囊废的儿子,也不知他该做怎么想?”
说罢,也不理会司马亮,手按剑柄向前、迈了一步,对着他身边担任行军主薄的侄子钟邕微微地点了一下头。
钟邕立刻取出一幅黄绢,双手高举,高声地道:“郭太后遗诏在此,诸公听旨。”
众皆愕然,郭太后是魏景元五年去世的,距今已经过了三年,钟会此时取出一封太后的遗诏来,怎不令人深感莫名。
钟邕很快地将遗诏宣读完毕,郭太后在遗诏称司马昭南阙弑君,大逆不道,篡位之心,昭然若揭,特命钟会为讨逆大将军,奉诏讨逆,重振魏室。钟邕宣读完毕之后,将遗诏卷了起来,交到了钟会的手中。
钟会看着面面相觑的众人,单手托着遗诏,朗声地道:“诸位,钟某受太后遗诏以来,一直欲思报国,怎奈身陷蜀地,粮草短缺,一直不敢轻举妄动,但报国讨贼之心,却矢志未移,今日回到中原,才敢高举义旗,兴复魏室。司马炎欺君罔上,篡位夺权,是为****,钟某身为魏臣,世代忠良,与****誓不两立,诸位有愿随我讨贼者,便是大魏中兴之臣。”
夏侯咸、句安、王买等人立刻拥护道:“誓死追随钟大将军,兴复魏室,讨伐****司马炎!”
卫瓘气愤地道:“假的!假的!”
钟会冲着他微微一笑道:“卫监军,你如何知道这遗诏是假的?”
卫瓘重重地哼了一声道:“郭太后去世之时,你根本就不在洛阳,又如何能得到这份遗诏?分明是假借郭太后的名义,招摇撞骗,蛊惑人心,你纵然瞒得了旁人,休想瞒我。”
钟会冷笑道:“卫瓘,你连看都不看一眼,就断定这份遗诏是假的,可见你司马家的走狗做长了,连自己本来的出身都忘记了,好歹令尊也是魏国的重臣,追随太祖皇帝南征北讨,立下过赫赫战功,真不知道他在九泉之下,看到你这么一个背信弃主的谋逆之子,能不能含笑九瞑目。实话告诉你,这份遗诏正是郭太后亲笔手书,她被司马昭下毒谋害,弥留之下写下遗诏,派遣心腹之人不远千山万水来到益州,希望我可以担起讨逆兴国之大事。卫瓘,你口口声声说我是谋逆之臣,有郭太后的遗诏在,你且看看谁才是真正的谋逆篡国之贼!”
卫瓘是哑口无言,虽然说司马炎只是在两年前篡位夺权的,但司马氏掌握魏国朝政,却是二十八年前的事了,从高平陵事变开始,司马氏便成为了这个国家的主宰,在许多的大臣的眼中,司马氏就是他们的主子,曾经的钟会,也不就是司马昭手下的一条走狗吗?至于魏国的这个旗号,不过是一个幌子罢了,所以即使改朝换代,也被许多人视为天经地义,也就不存在什么廉耻之心了。
但话说回来了,司马炎废魏立晋,从本质上来讲就是篡国叛逆,不管拥立新朝的支持者怎么辨解,都无法洗白司马炎的****形象。
所以当钟会质问卫瓘谁才是真正的谋逆篡国之贼的时候,卫瓘无可作答,现在钟会拿着所谓的“遗诏”,站到了舆论道德的制高点上,反倒是让卫瓘先前的言语显得苍白无力。
不管是钟会的父亲钟繇还是卫瓘的父亲卫觊,都是曹魏的肱股之臣,也就是说他们世代沐浴皇恩,不管遗诏是否属实,钟会立起讨贼兴魏的大旗,还是站在了道义之上。
其时魏亡不久,追思魏国的人自然也不在少数,钟会的这杆大旗如果立起来,也肯定会得到不少的拥护,最起码象夏侯咸这样拥有宗室血脉的人便会首先站出来给予支持。
当然,这份遗诏肯定是钟会作假的,郭太后虽然是曹魏政权最后的岁月之中比皇帝更拥有权威的人物,但在司马氏篡权夺位的大势之下,再精明强悍的郭太后也只能是沦为陪衬,准确地来讲,郭太后甚至沦为了司马氏篡位的帮凶,尽管她本意上也是为了维护曹氏的统治,但仅凭她一个女人,又如何能斗得过司马氏这个庞然大物。
郭太后死的时候,正是魏蜀激战正酣的时候,司马昭早已封闭了宫禁,恐怕连一只苍蝇也飞不出来,列遑论送出什么遗诏了。钟会当时还在几千里之外的益州,就算真的有什么遗诏,也断然不会落在他的手中。
不过这也正是钟会的聪明之处,利用死人来做做文章,让自己从一个谋逆者一跃变成讨贼兴魏的顾命大臣,让自己的形象瞬间高大上起来,这无疑是钟会走出的一步好棋。
毕竟自己的这支军队带出去的时候还是打着大魏的旗号,心向魏国的人还不在少数,除了象卫瓘这样的“死忠”分子之外,大多数的人对晋国篡位都很茫然,好端端的国家,说没就没了,此时钟会重新竖起魏国的大旗,会让许多的士兵产生归宿感和认同感。
钟会冲着胡烈等人道:“现在该是你们做出选择的时候了,是忠于大魏还是逆晋,由你们自行决定,不过机会也只有一次!”(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