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三国 作者:风之清扬
反登陆作战,基本上使用的都是远程武器,只有在敌人攻占滩头阵地之后,双方才会进入到短兵相接的肉搏战之中,而一旦被敌人突破防线,抢滩登陆成功的话,那就意味着反登陆作战的失败。
所以只有将敌人压制在河道上,不让敌人突破岸防,才是此次蒲坂津战役关键所在。为此,黄崇准备了大量的弓弩和投石车、床弩车,布防在西岸大堤上。
其实真正对渡船起致命威胁的杀器是火药武器,但蜀军的火药武器只有刘胤的亲卫部队才有装备,其他的部队是没有资格使用的。但受到火药武器的启发,黄崇的部队装备了大量的火箭——在普通的箭矢上面缠上浸过油的布条,在发射前点燃。这种火箭虽然没有火药箭那样可以产生爆炸的效果,但用来对付木制结构的房屋或船只往往可以收到奇效,而且成本低廉,制作简单,可以大规模地应用。
所以黄崇在备战期间,专门地制作了大量的火箭来装备弓箭兵,除此之外,黄崇还准备了猛油火罐——一种用獾油制做的火罐,点燃后投掷出去,火罐碎裂之后火势可以迅速向四周蔓延,却木制结构的建筑有致命的威胁性,在燃烧性能上,甚至强于竹筒手雷。
黄崇望着河面上密密麻麻的晋军船只,两眼射出冷沉的目光,跟随刘胤北伐以来,他还是第一次独立担负作战任务,虽然右护军牵弘与他的地位相当,但此番牵弘率兵是来支援的,属于从属地位,整个坂蒲津前线,他是最高指挥官。
黄崇并不是那种骁勇善战的悍将,但在蜀军诸将军,黄崇素以心思缜密,作风严谨而称著,他善用调动士兵的士气,在鼓舞军心方面,绝对是一把好手,黄崇处事冷静,料算周详,也是刘胤将蒲坂津这样的要隘放心地交给他的理由。
面对气势汹汹而来的晋军,黄崇既没有慌乱,也没有紧张,很是从容地保持着缄默,在晋军进入射程之前,黄崇是绝对不会有任何的动作的。
整个西岸大堤上一片寂静,弓在手,箭在弦,蜀军士兵援弓静候着黄崇的命令。
这个时候,晋军的船只已经是跌跌撞撞地越过了河心,开始向西岸发起了冲击,也就意味着他们进入了蜀军的射程。
随着黄崇的一声令下,蜀军密集的箭雨向着黄河之中铺射而去,在普通的箭矢之中夹杂着已经被点燃的火箭。
在与湍急的河水搏斗的同时,晋军不得不面对蜀军的迎头痛击,在河心之中,晋军的船只完全成为了蜀军的靶子,根本就没有躲闪的余地,只能靠着手中的盾牌来抵挡。
而盾牌对普通的箭矢有一定的防御效果,但对于火箭却是防不胜防,木质的盾牌被火箭射中之后,会将盾牌给引燃了,而木船更是易燃品,一支火箭命中之后都有可能将它付之一炬,晋军不得不投入灭火行动之中。
其实火箭对于晋军而言,不过仅仅是一道开胃菜,更为恐怖的武器是投石车和连弩车,投石车投掷出来的石块呼啸而下,只要被它砸中,木船在河面上顿时便被砸个稀巴烂,还好投石车这样的恐怖武器蜀军毕竟数量有限,而且投石车的命中效果完全是随机的,大多数时石块会落入河中,激起几人高的水柱。
相比于投石车,弩车的命中精度显然要高的多,弩车可以瞄准好了再发射,巨大的弩箭带来的是毁灭性的效果,往往一支弩箭就可以射穿一条船只。
既得面对湍急的黄河,还得逃避蜀军的攻击,如同在夹缝中生存的晋军无比艰难,好在晋军数量上足够的多,尽管在蜀军的打击下损失惨重,但还是有很多的船只开始靠岸。
只不过临近岸边,对晋军而言,又是一项无比艰难的挑战,蜀军之前将堤坝加高加固了不少,平均至少搞高了有一丈的高度,如果在平地上,这一丈的高度或许算不了什么,但在这河面之上,想要越过一丈的堤坝而登岸,却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越靠近岸边,晋军所承受的攻击力度就越大,而猛油火罐此刻则是真正地发挥了它的威力,由于距离足够近,蜀军投掷手可以精准无比地将点燃的猛油火罐投掷到晋军的船上去。这些投掷手并不稀罕那些只能乘坐三五个人的小渔船,他们专门地瞄着那些几十人甚至是上百人的大船下手。
猛油火罐落在了船上,清脆地一响之后碎成了数块,那些起初被不起眼的火星向四面迸溅而出的时候,立刻燃起了熊熊的大火,转眼之间便可以将一艘乘坐上百人的大船吞没。
在火海之中,晋兵痛苦地嚎叫着,许多人带着火苗跳入了黄河,火虽然被扑灭了,但却被黄河的急流无情地吞噬掉了。
尽管晋军靠近了岸边,但无论他们如何努力,始终也无法逾越高高地堤坝和堤坝后面的蜀军。不进则退,在急流之中,无法登岸,那就意味着会被湍急的河水冲向下游。
秦晋之间的峡谷多以山峦陡崖为主,蒲坂津之所以成为渡口,完全是因为两岸较为平坦的缘故,蒲坂津的附近,也只有十余里的距离可供登岸,再往下游走,对岸又是陡峭的悬崖了,被冲到下游的晋军船只只能向东岸折返,还得在河水中划出一条很长的斜线来,才能切回到了东岸去。
站在临晋关的高处,就可以看到无数的船只如同撞墙似地冲向黄河的西岸,但是很快地又被急流裹挟而走,折返回了下游。从东岸到西岸再回到东岸,晋军的船只似乎在做着无用功,不过在这个过程之中,许多的船只不是被摧毁就是被吞没,许多的晋兵离开了东岸之后就再没有机会回到东岸了。
天色将晚,晋军第一天的渡河行动以失败而告终。(未完待续。)
反登陆作战,基本上使用的都是远程武器,只有在敌人攻占滩头阵地之后,双方才会进入到短兵相接的肉搏战之中,而一旦被敌人突破防线,抢滩登陆成功的话,那就意味着反登陆作战的失败。
所以只有将敌人压制在河道上,不让敌人突破岸防,才是此次蒲坂津战役关键所在。为此,黄崇准备了大量的弓弩和投石车、床弩车,布防在西岸大堤上。
其实真正对渡船起致命威胁的杀器是火药武器,但蜀军的火药武器只有刘胤的亲卫部队才有装备,其他的部队是没有资格使用的。但受到火药武器的启发,黄崇的部队装备了大量的火箭——在普通的箭矢上面缠上浸过油的布条,在发射前点燃。这种火箭虽然没有火药箭那样可以产生爆炸的效果,但用来对付木制结构的房屋或船只往往可以收到奇效,而且成本低廉,制作简单,可以大规模地应用。
所以黄崇在备战期间,专门地制作了大量的火箭来装备弓箭兵,除此之外,黄崇还准备了猛油火罐——一种用獾油制做的火罐,点燃后投掷出去,火罐碎裂之后火势可以迅速向四周蔓延,却木制结构的建筑有致命的威胁性,在燃烧性能上,甚至强于竹筒手雷。
黄崇望着河面上密密麻麻的晋军船只,两眼射出冷沉的目光,跟随刘胤北伐以来,他还是第一次独立担负作战任务,虽然右护军牵弘与他的地位相当,但此番牵弘率兵是来支援的,属于从属地位,整个坂蒲津前线,他是最高指挥官。
黄崇并不是那种骁勇善战的悍将,但在蜀军诸将军,黄崇素以心思缜密,作风严谨而称著,他善用调动士兵的士气,在鼓舞军心方面,绝对是一把好手,黄崇处事冷静,料算周详,也是刘胤将蒲坂津这样的要隘放心地交给他的理由。
面对气势汹汹而来的晋军,黄崇既没有慌乱,也没有紧张,很是从容地保持着缄默,在晋军进入射程之前,黄崇是绝对不会有任何的动作的。
整个西岸大堤上一片寂静,弓在手,箭在弦,蜀军士兵援弓静候着黄崇的命令。
这个时候,晋军的船只已经是跌跌撞撞地越过了河心,开始向西岸发起了冲击,也就意味着他们进入了蜀军的射程。
随着黄崇的一声令下,蜀军密集的箭雨向着黄河之中铺射而去,在普通的箭矢之中夹杂着已经被点燃的火箭。
在与湍急的河水搏斗的同时,晋军不得不面对蜀军的迎头痛击,在河心之中,晋军的船只完全成为了蜀军的靶子,根本就没有躲闪的余地,只能靠着手中的盾牌来抵挡。
而盾牌对普通的箭矢有一定的防御效果,但对于火箭却是防不胜防,木质的盾牌被火箭射中之后,会将盾牌给引燃了,而木船更是易燃品,一支火箭命中之后都有可能将它付之一炬,晋军不得不投入灭火行动之中。
其实火箭对于晋军而言,不过仅仅是一道开胃菜,更为恐怖的武器是投石车和连弩车,投石车投掷出来的石块呼啸而下,只要被它砸中,木船在河面上顿时便被砸个稀巴烂,还好投石车这样的恐怖武器蜀军毕竟数量有限,而且投石车的命中效果完全是随机的,大多数时石块会落入河中,激起几人高的水柱。
相比于投石车,弩车的命中精度显然要高的多,弩车可以瞄准好了再发射,巨大的弩箭带来的是毁灭性的效果,往往一支弩箭就可以射穿一条船只。
既得面对湍急的黄河,还得逃避蜀军的攻击,如同在夹缝中生存的晋军无比艰难,好在晋军数量上足够的多,尽管在蜀军的打击下损失惨重,但还是有很多的船只开始靠岸。
只不过临近岸边,对晋军而言,又是一项无比艰难的挑战,蜀军之前将堤坝加高加固了不少,平均至少搞高了有一丈的高度,如果在平地上,这一丈的高度或许算不了什么,但在这河面之上,想要越过一丈的堤坝而登岸,却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越靠近岸边,晋军所承受的攻击力度就越大,而猛油火罐此刻则是真正地发挥了它的威力,由于距离足够近,蜀军投掷手可以精准无比地将点燃的猛油火罐投掷到晋军的船上去。这些投掷手并不稀罕那些只能乘坐三五个人的小渔船,他们专门地瞄着那些几十人甚至是上百人的大船下手。
猛油火罐落在了船上,清脆地一响之后碎成了数块,那些起初被不起眼的火星向四面迸溅而出的时候,立刻燃起了熊熊的大火,转眼之间便可以将一艘乘坐上百人的大船吞没。
在火海之中,晋兵痛苦地嚎叫着,许多人带着火苗跳入了黄河,火虽然被扑灭了,但却被黄河的急流无情地吞噬掉了。
尽管晋军靠近了岸边,但无论他们如何努力,始终也无法逾越高高地堤坝和堤坝后面的蜀军。不进则退,在急流之中,无法登岸,那就意味着会被湍急的河水冲向下游。
秦晋之间的峡谷多以山峦陡崖为主,蒲坂津之所以成为渡口,完全是因为两岸较为平坦的缘故,蒲坂津的附近,也只有十余里的距离可供登岸,再往下游走,对岸又是陡峭的悬崖了,被冲到下游的晋军船只只能向东岸折返,还得在河水中划出一条很长的斜线来,才能切回到了东岸去。
站在临晋关的高处,就可以看到无数的船只如同撞墙似地冲向黄河的西岸,但是很快地又被急流裹挟而走,折返回了下游。从东岸到西岸再回到东岸,晋军的船只似乎在做着无用功,不过在这个过程之中,许多的船只不是被摧毁就是被吞没,许多的晋兵离开了东岸之后就再没有机会回到东岸了。
天色将晚,晋军第一天的渡河行动以失败而告终。(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