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三国 作者:风之清扬
ps:照例两点,请大家支持正版,贴吧已经覆灭,与盗板的作战仍将会持久下去……………………………………………………………………………………………………………………………………………………………………,深入漠北,封狼居胥,重创匈奴。 . d t . 刘胤的用意也很明确,步兵军团沿大路进军,吸引鲜卑人的注意,骑兵军团则可以发挥出机动灵活的作战特点,大迂回大纵深地进击鲜卑人的老巢,彻底地摧垮鲜卑人。
在西北,打败胡人并非难事,难的是如何彻底地消灭他们,胡人今年败了,可能会消声匿迹一段时间,然后又会卷土重来,汉军每一次都是疲于应付,想要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地要彻底地击垮河西鲜卑,让他们没有二次进攻的能力。
但在大漠草原上想要消灭鲜卑人无疑是一件很困难的事,鲜卑人是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并没有什么固定的城池和据点,这无疑给全歼他们带来很大的困难,刘胤派骑兵军团大迂回大纵深地深入大漠腹地,其实也是一种尝试,也只有这样,才有机会让凉州归于安宁,否则的话,秃发树机能今岁退败,明年还复叛乱,刘胤可没有时间和精力陪他进行折腾。
所以刘胤才会采用这种兵分两路的战术,由自己率虎步左右营永安营新编一营和新编三营五个步兵营组成步兵军团,三万羌骑和虎骑左右营组成骑兵军团,由罗宪和姚弋康率领,两路人马各自为战,分进合击。
但刘胤提出分兵的建议之后,立刻遭到了几乎所有的人反对。
罗宪率先道:“大将军此计太过凶险,秃发树机能号称拥兵十万,且全部为机动能力强大的骑兵,大将军仅以步兵应之,无论兵力还是战力上。都弱于对方,恐怕难以应付鲜卑人的骑兵冲击。”
对付鲜卑骑兵,最有效的办法还是以骑制骑,用装备了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的骑兵来对付鲜卑骑兵,还是略占上风的。蜀军的虎骑营是最先完成装备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的骑兵部队,后来很快地这些装备就已经普及到了整个的蜀军之中,就连姚弋康的三万羌骑。达到装备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标准的,也已经超过了四成。如果不是急着出兵,相信在很短的时间内,羌人骑兵完全可以全部装备上新式马具。
在一线峡战斗结束之后,刘胤发现鲜卑骑兵的马具似乎有了一些改变,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双边马镫,但与蜀军金属打造的双边马镫相比,鲜卑骑兵的马镫则要简陋的多,只不过是用牛皮绳索系着一块不太宽的木板,左右两边各有一块。
刘胤也不能确定鲜卑人是否偷了他的创意。毕竟那个时代消息闭塞,刘胤的骑兵又没有同鲜卑人交手的纪录,而鲜卑人所谓的“马镫”与自己创造的马镫有着天壤之别,如果一不定要说两者有相似之处,那也只有相对于单边马镫而言,技术上的一个全新的突破。
或许这也是鲜卑人自己的发明创造,毕竟在真正的历史之中。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的出现,是在五胡十六国的后期,由鲜卑人创造出来,正是由于有着这样的骑兵,由鲜卑拓跋氏创立的北魏一统了北方,结束了五胡乱战的历史。
刘胤不清楚河西鲜卑和拓跋鲜卑之间有什么关系。但毫无疑问,河西鲜卑拿着这些马镫,实力完全可以上一个新台阶,尽管与蜀军的马镫相比,简陋了许多。
此次到洛阳,刘胤已经军骑兵在大规模地仿制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从样式的设计和打造工艺上来乎和蜀军装备的马具没有什么两样,可以预见的是,魏军骑兵的战斗力将会成倍地提高,将来在魏军中原决战的舞台上,绝对不会再出现那种骑兵对战一边倒的局面。
众将都劝刘胤放弃后兵分两路的打算,兵分两路乃是兵家大忌,无论古今兵法都讲究一个集中优势兵力歼敌的用兵之道,尤其是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分兵更是最大的忌讳。
刘胤从容不迫地道:“我意已决,无复再言。诸位就请放心吧,步兵虽然难敌于骑兵,但我早已思量好了破敌之策,这一点诸位就不必担心了。此次骑兵军团迂回包抄河西鲜卑的老巢,务必要全取其功才是,能不能此役解决掉秃发树机能,还凉州一个安宁之境,就得仰仗罗将军和姚贤弟了。”
众将见刘胤主意已定,也就不好再劝了,默认了这一事实,但诸将的心头还是充满着疑惑,不知刘胤如何才能以二万五千的步兵,来迎战凶悍且人数占据绝对优势的鲜卑骑兵。
接下来,刘胤在金城郡的枝阳休整了一段时间,连续地强行军和作战之后,蜀羌联军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疲惫之状,短暂的休整有助于恢复士兵的体能和斗志,同时刘胤也在金城开始储备大宗的粮草辎重物资,和秃发树机能的较量,这才是刚刚正式地开始。
最先离开枝阳的,是罗宪和姚弋康率领的骑兵军团,合计四万余骑,他们的行军路线将避开河西大道,沿着黄河北上,进入大漠深处。
寻找鲜卑人的老巢将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且不说鲜卑人逐水草而居居无定所,就所有固定的住所,在茫茫大漠之中,想要寻找到绝非易事。
不过正如刘胤所说的,是机会也是挑战,秃发树机能的主力部队在凉州制造叛乱,后方必定会一片空虚,这绝对是最好消灭河西鲜卑的机会了。
带着足够多的粮草物质甚至是水,骑兵军团踏上了茫茫之旅,古道黄尘之中,再庞大的的军队也不过是尘埃砂砾,很快地就被风沙所覆盖,就连他们刚刚留下的足印,也很快变得湮灭无闻了。(未完待续。)
本书来自 /book/html/28/28754/iml
ps:照例两点,请大家支持正版,贴吧已经覆灭,与盗板的作战仍将会持久下去……………………………………………………………………………………………………………………………………………………………………,深入漠北,封狼居胥,重创匈奴。 . d t . 刘胤的用意也很明确,步兵军团沿大路进军,吸引鲜卑人的注意,骑兵军团则可以发挥出机动灵活的作战特点,大迂回大纵深地进击鲜卑人的老巢,彻底地摧垮鲜卑人。
在西北,打败胡人并非难事,难的是如何彻底地消灭他们,胡人今年败了,可能会消声匿迹一段时间,然后又会卷土重来,汉军每一次都是疲于应付,想要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地要彻底地击垮河西鲜卑,让他们没有二次进攻的能力。
但在大漠草原上想要消灭鲜卑人无疑是一件很困难的事,鲜卑人是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并没有什么固定的城池和据点,这无疑给全歼他们带来很大的困难,刘胤派骑兵军团大迂回大纵深地深入大漠腹地,其实也是一种尝试,也只有这样,才有机会让凉州归于安宁,否则的话,秃发树机能今岁退败,明年还复叛乱,刘胤可没有时间和精力陪他进行折腾。
所以刘胤才会采用这种兵分两路的战术,由自己率虎步左右营永安营新编一营和新编三营五个步兵营组成步兵军团,三万羌骑和虎骑左右营组成骑兵军团,由罗宪和姚弋康率领,两路人马各自为战,分进合击。
但刘胤提出分兵的建议之后,立刻遭到了几乎所有的人反对。
罗宪率先道:“大将军此计太过凶险,秃发树机能号称拥兵十万,且全部为机动能力强大的骑兵,大将军仅以步兵应之,无论兵力还是战力上。都弱于对方,恐怕难以应付鲜卑人的骑兵冲击。”
对付鲜卑骑兵,最有效的办法还是以骑制骑,用装备了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的骑兵来对付鲜卑骑兵,还是略占上风的。蜀军的虎骑营是最先完成装备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的骑兵部队,后来很快地这些装备就已经普及到了整个的蜀军之中,就连姚弋康的三万羌骑。达到装备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标准的,也已经超过了四成。如果不是急着出兵,相信在很短的时间内,羌人骑兵完全可以全部装备上新式马具。
在一线峡战斗结束之后,刘胤发现鲜卑骑兵的马具似乎有了一些改变,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双边马镫,但与蜀军金属打造的双边马镫相比,鲜卑骑兵的马镫则要简陋的多,只不过是用牛皮绳索系着一块不太宽的木板,左右两边各有一块。
刘胤也不能确定鲜卑人是否偷了他的创意。毕竟那个时代消息闭塞,刘胤的骑兵又没有同鲜卑人交手的纪录,而鲜卑人所谓的“马镫”与自己创造的马镫有着天壤之别,如果一不定要说两者有相似之处,那也只有相对于单边马镫而言,技术上的一个全新的突破。
或许这也是鲜卑人自己的发明创造,毕竟在真正的历史之中。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的出现,是在五胡十六国的后期,由鲜卑人创造出来,正是由于有着这样的骑兵,由鲜卑拓跋氏创立的北魏一统了北方,结束了五胡乱战的历史。
刘胤不清楚河西鲜卑和拓跋鲜卑之间有什么关系。但毫无疑问,河西鲜卑拿着这些马镫,实力完全可以上一个新台阶,尽管与蜀军的马镫相比,简陋了许多。
此次到洛阳,刘胤已经军骑兵在大规模地仿制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从样式的设计和打造工艺上来乎和蜀军装备的马具没有什么两样,可以预见的是,魏军骑兵的战斗力将会成倍地提高,将来在魏军中原决战的舞台上,绝对不会再出现那种骑兵对战一边倒的局面。
众将都劝刘胤放弃后兵分两路的打算,兵分两路乃是兵家大忌,无论古今兵法都讲究一个集中优势兵力歼敌的用兵之道,尤其是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分兵更是最大的忌讳。
刘胤从容不迫地道:“我意已决,无复再言。诸位就请放心吧,步兵虽然难敌于骑兵,但我早已思量好了破敌之策,这一点诸位就不必担心了。此次骑兵军团迂回包抄河西鲜卑的老巢,务必要全取其功才是,能不能此役解决掉秃发树机能,还凉州一个安宁之境,就得仰仗罗将军和姚贤弟了。”
众将见刘胤主意已定,也就不好再劝了,默认了这一事实,但诸将的心头还是充满着疑惑,不知刘胤如何才能以二万五千的步兵,来迎战凶悍且人数占据绝对优势的鲜卑骑兵。
接下来,刘胤在金城郡的枝阳休整了一段时间,连续地强行军和作战之后,蜀羌联军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疲惫之状,短暂的休整有助于恢复士兵的体能和斗志,同时刘胤也在金城开始储备大宗的粮草辎重物资,和秃发树机能的较量,这才是刚刚正式地开始。
最先离开枝阳的,是罗宪和姚弋康率领的骑兵军团,合计四万余骑,他们的行军路线将避开河西大道,沿着黄河北上,进入大漠深处。
寻找鲜卑人的老巢将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且不说鲜卑人逐水草而居居无定所,就所有固定的住所,在茫茫大漠之中,想要寻找到绝非易事。
不过正如刘胤所说的,是机会也是挑战,秃发树机能的主力部队在凉州制造叛乱,后方必定会一片空虚,这绝对是最好消灭河西鲜卑的机会了。
带着足够多的粮草物质甚至是水,骑兵军团踏上了茫茫之旅,古道黄尘之中,再庞大的的军队也不过是尘埃砂砾,很快地就被风沙所覆盖,就连他们刚刚留下的足印,也很快变得湮灭无闻了。(未完待续。)
本书来自 /book/html/28/28754/i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