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三国 作者:风之清扬
蜀汉对上庸用兵,那还得追溯到蜀汉立国之前,当年刘备攻取汉中之后,兵势大盛,意气纷发,乃派孟达刘封袭取上庸西城房陵,那个时候,刘备地跨荆益,踌躇满志,隐然有争雄天下之意。 . d t .
但刘备的辉煌只如昙花一现,关羽败麦城,丢了荆州,而孟达携东三郡降魏,无异于雪上加霜。丢掉荆州和上庸东三郡的蜀汉政权,最终也只能是退守巴蜀汉中,山川的隔阻虽然有利于防御,但同样不利于进攻,其后几十年的时间里,蜀汉频繁地对外用兵,但一直困囿于蜀地的崇山峻岭之内,不得寸进。
反复无常的孟达因为在魏国没有受到良好的待遇,又一次生出了叛逆之心,想回归蜀汉,但司马懿却没有再给他机会,孟达身死灰灭之后,东三郡也就再次寂寂无闻了。与战火连绵不断的关陇相比,虽然同样地处于魏蜀的边境,但四十余年来,东三郡这里却始终不曾发生战争,一直维持着和平的状态。
在蒋琬执政的时期,倒是曾提出东沿沔水东下,兵取东三郡的计划,但这个方案一提出来,就遭到了各方的反对,理由也很简单,水路出兵容易,但如果失败,想要返回就难了。在各方的阻力下,这个计划最终流产,后来蒋琬去世,也就无人再提及东取上庸的计划了。
东三郡是一个地理环境相对特殊的区域,重山叠嶂,山险水恶,丛山环抱,四塞险要,自古号为奥区,三郡之内,自成一体,往来频繁,但对外却是封闭状态。长期与世隔绝。
攻打东三郡的难度的确很大,攻易守难,从汉中东下,地势呈阶梯性地下降,攻下去有如猛虎下山,但往回退却是高山仰止,兵法上讲究的进退自如在这里很不适用。
但刘胤此刻却是别无选择。司马昭试图想用围魏救赵来化解钟会的危机,自己又何尝不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
当天刘胤就率兵离开了阳安关。汉中的兵马,仍旧留守在汉中,蒋斌仍守汉城,王舍仍守乐城,至于阳安关,刘胤则安排柳隐来驻守,不过那数千的魏军降兵,刘胤却一个不留地带走了。
汉中一直以来就是大将军姜维的防区,驻扎汉中的兵马。也是直接隶属于姜维统辖的,只是这两年多来,汉中诸围被魏军所围攻,不得不各自为战,与姜维失去了联系。如今收复汉中,这些军队自然要重新归建,刘胤也就没有动用汉中的一兵一卒。
各部队之间都有不同的隶属。为了作战的需要,衔职较高的将领可以临时地指挥别处的部队,但在战后,原本的建制和隶属关系还是不能搞错的。当初刘胤的安西军成立之时,傅佥的阳安营原本也是隶属于姜维麾下的,经过刘禅的特批。才划归到了刘胤的麾下。
以刘胤目前的权限,自然是无法将汉中的军队划归到自己的军中,当然刘胤也没有想要吞并汉中军队,更不想因此而激化与姜维的矛盾。大敌当前,内斗倾轧无异于是最愚蠢的做法,只有一致对外,才能有胜利的希望。
蒋斌王舍柳隐亲自出城送行。对他们而言,刘胤无疑于是救命恩人,如果刘胤没有来救援,或许汉城乐城还有黄金,此刻都已经沦陷了,坚持了近两年的时间,汉中的蜀军真的已经到了强弩之末。
“大恩不敢言谢,将来刘将军如有用得到我蒋某人之处,直管开口,斌效死以报。”蒋斌拱手说道,言辞恳切,发自肺腑。王舍和柳隐也同样地表示感激,刘胤之于汉中,功莫大焉。
刘胤淡然地一笑道:“蒋将军太客气了,同是汉室之臣,守望相助乃是本份,何须言谢。送君千里,终有一别,诸位请回吧,汉中的防务,就拜托诸位了,希望将来在伐魏的战场上,我们还有再次并肩作战的机会。”
蒋斌王舍柳隐与刘胤揖手而别,望着刘胤策马绝尘而去,不禁是唏嘘不已。
刘胤就这样地离开了汉中,轻轻地挥一挥衣袖,不带走半片的云彩。
但刘胤的心间,依然满是沉甸甸的收获,如此顺利地收复汉中,也有些出乎刘胤的预料。汉中的光复,对于目前以关陇为根据地刘胤大军而言,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没有了后顾之忧,整个关陇地区就变得坚如磐石,刘胤只需要全心全意地经略东路,防备来自关东的反扑就可以了,潼关至武关有山河之险,当年的强秦就是因为坐拥关中之地,才能虎视天下。
想当初穿越而来,蜀汉将倾,社稷倾危,整个汉家王朝都处于一片风雨飘摇之中,刘胤硬是凭着一己之力,力挽狂澜,在绝境之中冲出了一条血战。如今关陇在握,汉中光复,就连巴蜀之地也已经收复了大半,蜀汉政权最危急的时刻已然渡了过去,接下来,就该巩固现有的地盘,准备伺机而动扩大战果,刘胤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地发展下去,兴复汉室就不是一句空话。
到达黄金之后,刘胤吩咐军队稍作休整,此番东下东三郡,刘胤便计划着走水陆两路,齐头并进。一路从阳安关走来,刘胤已经是下令征调沔水上所有的官船渔船。
由于沔水水浅湍急,水势无常,所以在汉中,无论是官府还是商旅,所使用的都是那种比较小的客船渔船,根本就没有象东吴那样的大船大舰。不过船在再小,也可以装载不少的东西,这对试图利用水路来运送粮草物资的刘胤而言,聊胜于无。
不过想倚仗水兵的优势,却似乎是很难实现,现在时入四月,正是沔水的枯水期,险滩礁石星罗棋布,许多的船只一不小心地就搁浅在了在河道上。
刘胤在黄金完成集结之后,率军水陆两路,顺水东下,望东三郡的西城浩荡杀来。(未完待续。)
本书来自 /book/html/28/28754/iml
蜀汉对上庸用兵,那还得追溯到蜀汉立国之前,当年刘备攻取汉中之后,兵势大盛,意气纷发,乃派孟达刘封袭取上庸西城房陵,那个时候,刘备地跨荆益,踌躇满志,隐然有争雄天下之意。 . d t .
但刘备的辉煌只如昙花一现,关羽败麦城,丢了荆州,而孟达携东三郡降魏,无异于雪上加霜。丢掉荆州和上庸东三郡的蜀汉政权,最终也只能是退守巴蜀汉中,山川的隔阻虽然有利于防御,但同样不利于进攻,其后几十年的时间里,蜀汉频繁地对外用兵,但一直困囿于蜀地的崇山峻岭之内,不得寸进。
反复无常的孟达因为在魏国没有受到良好的待遇,又一次生出了叛逆之心,想回归蜀汉,但司马懿却没有再给他机会,孟达身死灰灭之后,东三郡也就再次寂寂无闻了。与战火连绵不断的关陇相比,虽然同样地处于魏蜀的边境,但四十余年来,东三郡这里却始终不曾发生战争,一直维持着和平的状态。
在蒋琬执政的时期,倒是曾提出东沿沔水东下,兵取东三郡的计划,但这个方案一提出来,就遭到了各方的反对,理由也很简单,水路出兵容易,但如果失败,想要返回就难了。在各方的阻力下,这个计划最终流产,后来蒋琬去世,也就无人再提及东取上庸的计划了。
东三郡是一个地理环境相对特殊的区域,重山叠嶂,山险水恶,丛山环抱,四塞险要,自古号为奥区,三郡之内,自成一体,往来频繁,但对外却是封闭状态。长期与世隔绝。
攻打东三郡的难度的确很大,攻易守难,从汉中东下,地势呈阶梯性地下降,攻下去有如猛虎下山,但往回退却是高山仰止,兵法上讲究的进退自如在这里很不适用。
但刘胤此刻却是别无选择。司马昭试图想用围魏救赵来化解钟会的危机,自己又何尝不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
当天刘胤就率兵离开了阳安关。汉中的兵马,仍旧留守在汉中,蒋斌仍守汉城,王舍仍守乐城,至于阳安关,刘胤则安排柳隐来驻守,不过那数千的魏军降兵,刘胤却一个不留地带走了。
汉中一直以来就是大将军姜维的防区,驻扎汉中的兵马。也是直接隶属于姜维统辖的,只是这两年多来,汉中诸围被魏军所围攻,不得不各自为战,与姜维失去了联系。如今收复汉中,这些军队自然要重新归建,刘胤也就没有动用汉中的一兵一卒。
各部队之间都有不同的隶属。为了作战的需要,衔职较高的将领可以临时地指挥别处的部队,但在战后,原本的建制和隶属关系还是不能搞错的。当初刘胤的安西军成立之时,傅佥的阳安营原本也是隶属于姜维麾下的,经过刘禅的特批。才划归到了刘胤的麾下。
以刘胤目前的权限,自然是无法将汉中的军队划归到自己的军中,当然刘胤也没有想要吞并汉中军队,更不想因此而激化与姜维的矛盾。大敌当前,内斗倾轧无异于是最愚蠢的做法,只有一致对外,才能有胜利的希望。
蒋斌王舍柳隐亲自出城送行。对他们而言,刘胤无疑于是救命恩人,如果刘胤没有来救援,或许汉城乐城还有黄金,此刻都已经沦陷了,坚持了近两年的时间,汉中的蜀军真的已经到了强弩之末。
“大恩不敢言谢,将来刘将军如有用得到我蒋某人之处,直管开口,斌效死以报。”蒋斌拱手说道,言辞恳切,发自肺腑。王舍和柳隐也同样地表示感激,刘胤之于汉中,功莫大焉。
刘胤淡然地一笑道:“蒋将军太客气了,同是汉室之臣,守望相助乃是本份,何须言谢。送君千里,终有一别,诸位请回吧,汉中的防务,就拜托诸位了,希望将来在伐魏的战场上,我们还有再次并肩作战的机会。”
蒋斌王舍柳隐与刘胤揖手而别,望着刘胤策马绝尘而去,不禁是唏嘘不已。
刘胤就这样地离开了汉中,轻轻地挥一挥衣袖,不带走半片的云彩。
但刘胤的心间,依然满是沉甸甸的收获,如此顺利地收复汉中,也有些出乎刘胤的预料。汉中的光复,对于目前以关陇为根据地刘胤大军而言,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没有了后顾之忧,整个关陇地区就变得坚如磐石,刘胤只需要全心全意地经略东路,防备来自关东的反扑就可以了,潼关至武关有山河之险,当年的强秦就是因为坐拥关中之地,才能虎视天下。
想当初穿越而来,蜀汉将倾,社稷倾危,整个汉家王朝都处于一片风雨飘摇之中,刘胤硬是凭着一己之力,力挽狂澜,在绝境之中冲出了一条血战。如今关陇在握,汉中光复,就连巴蜀之地也已经收复了大半,蜀汉政权最危急的时刻已然渡了过去,接下来,就该巩固现有的地盘,准备伺机而动扩大战果,刘胤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地发展下去,兴复汉室就不是一句空话。
到达黄金之后,刘胤吩咐军队稍作休整,此番东下东三郡,刘胤便计划着走水陆两路,齐头并进。一路从阳安关走来,刘胤已经是下令征调沔水上所有的官船渔船。
由于沔水水浅湍急,水势无常,所以在汉中,无论是官府还是商旅,所使用的都是那种比较小的客船渔船,根本就没有象东吴那样的大船大舰。不过船在再小,也可以装载不少的东西,这对试图利用水路来运送粮草物资的刘胤而言,聊胜于无。
不过想倚仗水兵的优势,却似乎是很难实现,现在时入四月,正是沔水的枯水期,险滩礁石星罗棋布,许多的船只一不小心地就搁浅在了在河道上。
刘胤在黄金完成集结之后,率军水陆两路,顺水东下,望东三郡的西城浩荡杀来。(未完待续。)
本书来自 /book/html/28/28754/i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