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前男友一起穿越了[种田]_分节阅读_454
和前男友一起穿越了[种田] 作者:孟冬十五
彼此多了个亲人。
第130章完结章
【如君所愿,一切圆满】
李三郎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消息,说是李曜要把皇位让给安荣。
他自然是一百个不乐意,“论出身、论功绩,兄长哪里比他差,凭什么把皇位让给他?再说了,父亲走得不明不白,这账还没跟姓李的算呢!”
“父亲的死与安荣无关,安王和安槐已经得到了报应。”李曜坐在桌边,不紧不慢地擦拭着铜剑,姿态闲适,“不日他便来提亲,介时我会让他做出许诺,封二娘为后。”
一听这个,李三郎更加不忿,“哥,你咋想的?咱家还不用靠着卖女儿发达吧?真是的,明明可以当皇帝,偏偏要去做国舅!”
李曜勾了勾唇,将剑放入木匣,“北境的强敌元气大伤,十年之内都不会有再战之力。东海之滨,琅琊王业已递交国书。中原以南,楚、蜀、汉三国亦有修好之意。当此之时,龙亭需要的是一位守成的明君,施仁政、广纳谏、轻徭役,令中原百姓休养生息——安荣,可当此任。”
李三郎张了张嘴,不得不承认,安荣确实像李曜说的这样有大胸怀、大才干,可为仁君。
即便心里这样想,嘴上还是不服气,“施仁政的多了去了,干嘛非找他?”
李曜挑眉,“比如?”
李三郎转了转眼珠,指向阮玉,“玉哥就不错,天天给善堂送馒头。”
阮玉狂摇头,“你还是饶了我吧,真让我起早贪黑听老头们吵架,我可受不了,八成还不如你呢!”
“嘿,你这是损我呢?”李三郎给了他一肘子,“别瞧不起人,真让我当了皇帝不一定比姓安的差!”
阮玉咧着嘴笑笑,摆明了不相信。
李三郎瞪了他一眼,又去缠李曜。
李曜明显不想多谈,一锤定音:“此事不必再说。明日诸位大人回京,你和四郎替我送送。”
李三郎正心烦,根本不想理这茬。
阮玉瞄了他一眼,兴致勃勃地说:“兄长,让我也去呗,看完大典再回来,长这么大还没见过皇帝祭天呢!”
李曜颔首,“可。”
“又不是咱李家人,有什么好看的?”李三郎不满地哼哼。
“安郎君也不错,早晚是咱家姑爷。”阮玉故意拿话激他。
李三郎不知想到什么,念头一转,一脸坏笑,“就去就,我倒要亲眼看看,这个祭天大典能不能顺顺利利。”
礼官会根据祭天时的占卜结果推算登基的日子,换言之,若祭天不顺,就别想登基了——当然,真正操作起来没人敢让它“不顺”。
李三郎憋了一肚子坏水,乐呵呵地走了。
阮玉恢复了正经的神色,问:“兄长,你为何要诓三郎?”
别人不知道,他却清楚,安荣连兵权都交上来了,过几天便会举家搬来韩家岭,他连安州节度使都嫌麻烦,更别说去当皇帝。
李曜背着手站在窗边,看着李三郎的背影,缓声道:“安荣确实才德不俗,只是对付起那帮固执的强臣元老还差了一层。”
阮玉不解,“差什么?”
“厚脸皮。”李曜轻笑。
恰好,三郎不缺。
阮玉半张着嘴,莫名窥探到了什么了不得的事。
十月初三,众臣返京,阮玉并三郎、四郎一路护送。
祭天大典定在了十月二十,留守京中的礼部官员早早地准备起来。
李三郎一心想着给安荣找茬,没承想到了京城好几日人影都没摸着。
正闹心,阮玉那边又开始整幺蛾子,放着好好的将军府不住,非要吵着住到宫里去。
彼此多了个亲人。
第130章完结章
【如君所愿,一切圆满】
李三郎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消息,说是李曜要把皇位让给安荣。
他自然是一百个不乐意,“论出身、论功绩,兄长哪里比他差,凭什么把皇位让给他?再说了,父亲走得不明不白,这账还没跟姓李的算呢!”
“父亲的死与安荣无关,安王和安槐已经得到了报应。”李曜坐在桌边,不紧不慢地擦拭着铜剑,姿态闲适,“不日他便来提亲,介时我会让他做出许诺,封二娘为后。”
一听这个,李三郎更加不忿,“哥,你咋想的?咱家还不用靠着卖女儿发达吧?真是的,明明可以当皇帝,偏偏要去做国舅!”
李曜勾了勾唇,将剑放入木匣,“北境的强敌元气大伤,十年之内都不会有再战之力。东海之滨,琅琊王业已递交国书。中原以南,楚、蜀、汉三国亦有修好之意。当此之时,龙亭需要的是一位守成的明君,施仁政、广纳谏、轻徭役,令中原百姓休养生息——安荣,可当此任。”
李三郎张了张嘴,不得不承认,安荣确实像李曜说的这样有大胸怀、大才干,可为仁君。
即便心里这样想,嘴上还是不服气,“施仁政的多了去了,干嘛非找他?”
李曜挑眉,“比如?”
李三郎转了转眼珠,指向阮玉,“玉哥就不错,天天给善堂送馒头。”
阮玉狂摇头,“你还是饶了我吧,真让我起早贪黑听老头们吵架,我可受不了,八成还不如你呢!”
“嘿,你这是损我呢?”李三郎给了他一肘子,“别瞧不起人,真让我当了皇帝不一定比姓安的差!”
阮玉咧着嘴笑笑,摆明了不相信。
李三郎瞪了他一眼,又去缠李曜。
李曜明显不想多谈,一锤定音:“此事不必再说。明日诸位大人回京,你和四郎替我送送。”
李三郎正心烦,根本不想理这茬。
阮玉瞄了他一眼,兴致勃勃地说:“兄长,让我也去呗,看完大典再回来,长这么大还没见过皇帝祭天呢!”
李曜颔首,“可。”
“又不是咱李家人,有什么好看的?”李三郎不满地哼哼。
“安郎君也不错,早晚是咱家姑爷。”阮玉故意拿话激他。
李三郎不知想到什么,念头一转,一脸坏笑,“就去就,我倒要亲眼看看,这个祭天大典能不能顺顺利利。”
礼官会根据祭天时的占卜结果推算登基的日子,换言之,若祭天不顺,就别想登基了——当然,真正操作起来没人敢让它“不顺”。
李三郎憋了一肚子坏水,乐呵呵地走了。
阮玉恢复了正经的神色,问:“兄长,你为何要诓三郎?”
别人不知道,他却清楚,安荣连兵权都交上来了,过几天便会举家搬来韩家岭,他连安州节度使都嫌麻烦,更别说去当皇帝。
李曜背着手站在窗边,看着李三郎的背影,缓声道:“安荣确实才德不俗,只是对付起那帮固执的强臣元老还差了一层。”
阮玉不解,“差什么?”
“厚脸皮。”李曜轻笑。
恰好,三郎不缺。
阮玉半张着嘴,莫名窥探到了什么了不得的事。
十月初三,众臣返京,阮玉并三郎、四郎一路护送。
祭天大典定在了十月二十,留守京中的礼部官员早早地准备起来。
李三郎一心想着给安荣找茬,没承想到了京城好几日人影都没摸着。
正闹心,阮玉那边又开始整幺蛾子,放着好好的将军府不住,非要吵着住到宫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