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明新帝国 作者:摇摇欲坠
福分。不过,因为身份的揭破,缘分也就到此为止。
最后悔的就是王春了,他要不揭破朱瞻基的身份,恐怕还能跟陛下一起多说一会儿话。
不过,从陛下这里知道了陛下对自己父亲的看法,让他激动不已。原来自己父亲做的一切,都被陛下记在心里。
他已经决定今天晚上就给父亲写信,把这一切告诉自己的父亲。
朱瞻基带着朱佑樘坐进了锦衣卫的车里,朱佑樘还自责不已。“皇曾祖,孙儿不是有意的。”
朱瞻基并没有怪罪他的想法,一个八岁的孩子,说漏嘴很正常。他能够引以为戒,已经很不错了。
“既然知道错了,那么接下来该怎么做知道了吗?”
“孙儿知道,不再喊皇曾祖了。曾祖,我们继续去玩好不好,我不会说漏嘴了。”
朱瞻基笑着点了点头。“不论什么时候,说什么话,做什么事,都要在心里考虑好了再说。”
朱佑樘重重地点了点头,脸上却带着掩盖不住的喜意。他怕皇曾祖会因此回宫,却没有想到,还能继续去玩呢。
“陛下,那我们现在出发?”
“嗯,先到夫子庙那里去找一家馆子,填饱了肚子再到处看看。”
“曾祖,我想吃咸水鸭,小馄饨,粉丝汤。”
朱瞻基哈哈笑了起来。“就怕你的小肚子装不下这么多东西。”
得了朱瞻基允诺,朱佑樘放下心来,靠在车窗旁边,看着外面的街道。
朱瞻基也在看着外面的街道,只不过他跟朱佑樘不同,朱佑樘看的是哪里有好吃的,好玩的,哪里热闹。
而朱瞻基看的是城市的发展哪里还有不足,对他来说,给子孙后代留一个美丽的应天府,作为以后的发展标杆,更加重要。
第四十六章 教孙
庞大的应天府早已经超过了原本的城市承载规模,永乐年间朱瞻基要求取消城墙的作用,还有大臣反对。
但是现在,城墙内的城市,早已经变成了内城。朱元璋时期兴建的外城墙,现在成了应天府的城市轮廓。
因为城市规模的扩大,应天府已经很难说哪里是城市的中心。
夫子庙一带,是应天府的市井消费中心,玄武湖一带,是文化中心,皇宫一带,是行政中心,夹江一带,是工业中心。
在这些地区之间,也有许多自发形成的商业中心,正是这些不同功能的城市集群,让应天府这座城市,充满了迷人的魅力。
不过,城市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相当多的现实问题,比如污染,比如治安,还有因为城市发展带来的贫富差距和社会矛盾。
作为当今世界唯一的人口达到三百万的超级城市,因为配套设施的不足,或者说辅助功能的缺陷,导致的城市问题,远比后世要多的多。
但是,这些问题并没有在现在就成为社会矛盾的主流,因为一切都被掩盖在了当今的繁荣之下。
在朱瞻基看来许多严重的问题,但是对当下百姓来说,却是习以为常,甚至是引以为豪的。
就好比担任了城市主要排污功能的金川河,在城市的飞速发展中,污染问题非常严重。
但是人们并不看重这个问题的严重xing,甚至认为金川河的污染,是城市发达的表现。
同样的道理还被人们套用在夹江工业区的钢铁厂等大烟囱上面,在朱瞻基看来需要防范治理的问题,在人们看来是应天府的骄傲。
城市的人口增加,也衍生了许多相应的问题,比如居住条件降低。
但是,许多在应天府务工的外地人,一家老小搭建一个窝棚就能生存,也不认为这就是苦。
在夹江工业区南部的城市边缘,这样的窝棚区越变越大,形成了一个畸形的贫民区。
但是这些人们宁愿留在应天府当贫民,也不愿意离开应天府,去其他地方当个小地主。
应天府产生的虹吸效应越来越强,不仅大明人,就连东瀛人,朝鲜人,他们也都被吸引了过来。
在幕府山和燕子矶之间,就形成了庞大的朝鲜人和东瀛人聚居区。
他们在大明当下人,当苦力,站稳脚跟以后,
福分。不过,因为身份的揭破,缘分也就到此为止。
最后悔的就是王春了,他要不揭破朱瞻基的身份,恐怕还能跟陛下一起多说一会儿话。
不过,从陛下这里知道了陛下对自己父亲的看法,让他激动不已。原来自己父亲做的一切,都被陛下记在心里。
他已经决定今天晚上就给父亲写信,把这一切告诉自己的父亲。
朱瞻基带着朱佑樘坐进了锦衣卫的车里,朱佑樘还自责不已。“皇曾祖,孙儿不是有意的。”
朱瞻基并没有怪罪他的想法,一个八岁的孩子,说漏嘴很正常。他能够引以为戒,已经很不错了。
“既然知道错了,那么接下来该怎么做知道了吗?”
“孙儿知道,不再喊皇曾祖了。曾祖,我们继续去玩好不好,我不会说漏嘴了。”
朱瞻基笑着点了点头。“不论什么时候,说什么话,做什么事,都要在心里考虑好了再说。”
朱佑樘重重地点了点头,脸上却带着掩盖不住的喜意。他怕皇曾祖会因此回宫,却没有想到,还能继续去玩呢。
“陛下,那我们现在出发?”
“嗯,先到夫子庙那里去找一家馆子,填饱了肚子再到处看看。”
“曾祖,我想吃咸水鸭,小馄饨,粉丝汤。”
朱瞻基哈哈笑了起来。“就怕你的小肚子装不下这么多东西。”
得了朱瞻基允诺,朱佑樘放下心来,靠在车窗旁边,看着外面的街道。
朱瞻基也在看着外面的街道,只不过他跟朱佑樘不同,朱佑樘看的是哪里有好吃的,好玩的,哪里热闹。
而朱瞻基看的是城市的发展哪里还有不足,对他来说,给子孙后代留一个美丽的应天府,作为以后的发展标杆,更加重要。
第四十六章 教孙
庞大的应天府早已经超过了原本的城市承载规模,永乐年间朱瞻基要求取消城墙的作用,还有大臣反对。
但是现在,城墙内的城市,早已经变成了内城。朱元璋时期兴建的外城墙,现在成了应天府的城市轮廓。
因为城市规模的扩大,应天府已经很难说哪里是城市的中心。
夫子庙一带,是应天府的市井消费中心,玄武湖一带,是文化中心,皇宫一带,是行政中心,夹江一带,是工业中心。
在这些地区之间,也有许多自发形成的商业中心,正是这些不同功能的城市集群,让应天府这座城市,充满了迷人的魅力。
不过,城市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相当多的现实问题,比如污染,比如治安,还有因为城市发展带来的贫富差距和社会矛盾。
作为当今世界唯一的人口达到三百万的超级城市,因为配套设施的不足,或者说辅助功能的缺陷,导致的城市问题,远比后世要多的多。
但是,这些问题并没有在现在就成为社会矛盾的主流,因为一切都被掩盖在了当今的繁荣之下。
在朱瞻基看来许多严重的问题,但是对当下百姓来说,却是习以为常,甚至是引以为豪的。
就好比担任了城市主要排污功能的金川河,在城市的飞速发展中,污染问题非常严重。
但是人们并不看重这个问题的严重xing,甚至认为金川河的污染,是城市发达的表现。
同样的道理还被人们套用在夹江工业区的钢铁厂等大烟囱上面,在朱瞻基看来需要防范治理的问题,在人们看来是应天府的骄傲。
城市的人口增加,也衍生了许多相应的问题,比如居住条件降低。
但是,许多在应天府务工的外地人,一家老小搭建一个窝棚就能生存,也不认为这就是苦。
在夹江工业区南部的城市边缘,这样的窝棚区越变越大,形成了一个畸形的贫民区。
但是这些人们宁愿留在应天府当贫民,也不愿意离开应天府,去其他地方当个小地主。
应天府产生的虹吸效应越来越强,不仅大明人,就连东瀛人,朝鲜人,他们也都被吸引了过来。
在幕府山和燕子矶之间,就形成了庞大的朝鲜人和东瀛人聚居区。
他们在大明当下人,当苦力,站稳脚跟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