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明新帝国 作者:摇摇欲坠
情甚笃,难道要因为自己让他们分开?但是要让他直接答应母亲的条件,他又有些不甘。
他知道自己的缺点,所以才想改变,真正沉淀下去,历练一番。母亲跟在身边,怕是天天要心疼坏了。
这边的纠结未休,在皇宫内,躺在朱瞻基怀里的蓝烟也因为听到了于谦这个历史大名人,显得格外兴奋。
“于谦可是我最敬佩的明朝三个大臣之一,没有想到他现在已经长大了。”
蓝烟已经怀孕八月,是不能侍寝的。不过朱瞻基这段时间屡次找借口,在睡觉前来跟她缠绵一会儿,安慰她一番。
这个时候,书房里没有别人,两个人说话也就自在了不少。
搂着她变的有些丰腴的身体,朱瞻基笑道:“那你现在肯定要失望了,他成名是二十多年以后,现在不过是个跟我同岁的年轻人。”
“那最少刚正不阿的xing格已经形成了,值得期待。”
“这倒是,所以我才点了他为探花。”朱瞻基又问:“还有两个是谁?”
“张居正和王阳明啊!”蓝烟像个见到偶像的粉丝,有些兴奋地说道:“于谦守京城,改变了大明的历史进程,张居正的改革,影响了明朝的政治经济。而王阳明的心学,影响了明朝的思想文化。”
朱瞻基点了点头,于谦的功绩他知道,张居正的功绩他也知道一些,那可是被誉为大明第一首辅的大牛人。
他辅佐万历开创了“万历新政”,张居正在任内阁首辅十年中,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财政上清仗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总括赋、役,皆以银缴,太仓粟可支十年,周寺积金,至四百余万”。
军事上任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镇北边,用凌云翼、殷正茂等平定西南叛乱。
吏治上实行综核名实,采取“考成法”考核各级官吏,“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政体为之肃然。
正因为张居正的改革,万历才有能力打赢“万历三大征”,解决明朝的内忧外患。明朝在种种弊病之下还能延续近五十年,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可谓是功不可没。
但是对于王阳明,朱瞻基的心里有些难以评价。
在后世,许多人将王阳明的地位评价的很高,但是在朱瞻基看来,所谓的心学,比理学更加不靠谱。
理学好歹还是以客观存在的普世价值为依据,格物致知。
但是心学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
如果人人都是圣人,这一套当然行得通,但是人有各种各样,每个人的良知标准都是不一样的,也就导致了这一套根本没有标准。
不过,他提出的知行合一,倒是非常值得肯定的,虽然他的知行合一首先说的是遵循内心的想法来行。
朱瞻基前世对心学的研究不深,总觉得心学已经脱离了学术,变成了一种哲学思想。但是这种哲学思想又太深奥了,导致了没有多少人能真正理解。
想到这里,他忍不住问道:“最近儒家搞儒家改良的消息你知道了吧?”
蓝烟点了点头说道:“儒家虽然有许多历史限制,但是却是所有中国人的是思想根基,要限制他们的思想垄断,却不能挖了根基。”
“我当然知道这些,我的意思是,道家思想有许多哲学理论,现在弄真理教出来,要不要弄个什么什么主义出来,作为新的思想理论基础。”
蓝烟立即说道:“这个你别跟我说,跟我说我也不懂,我对哲学一窍不通。上学时候学马列,我最头痛了,完全不能理解这些有什么用。”
朱瞻基笑着摇了摇头,跟个女人谈这方面,还真是问道于盲。
不过仔细想想,现在搞思想解放,的确有些太早了。他可是皇帝的继承人啊,难道还要哭着求着所有人赶紧解放思想,然后来推翻自己吗?
不仅不能解放,还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管理。
虽然不能禁锢所有人的思想,要让社会发展起来,但是也要加强思想方面的管理和引导,让自己的统治更加稳固一些。
第一二七章 自作
殿试发
情甚笃,难道要因为自己让他们分开?但是要让他直接答应母亲的条件,他又有些不甘。
他知道自己的缺点,所以才想改变,真正沉淀下去,历练一番。母亲跟在身边,怕是天天要心疼坏了。
这边的纠结未休,在皇宫内,躺在朱瞻基怀里的蓝烟也因为听到了于谦这个历史大名人,显得格外兴奋。
“于谦可是我最敬佩的明朝三个大臣之一,没有想到他现在已经长大了。”
蓝烟已经怀孕八月,是不能侍寝的。不过朱瞻基这段时间屡次找借口,在睡觉前来跟她缠绵一会儿,安慰她一番。
这个时候,书房里没有别人,两个人说话也就自在了不少。
搂着她变的有些丰腴的身体,朱瞻基笑道:“那你现在肯定要失望了,他成名是二十多年以后,现在不过是个跟我同岁的年轻人。”
“那最少刚正不阿的xing格已经形成了,值得期待。”
“这倒是,所以我才点了他为探花。”朱瞻基又问:“还有两个是谁?”
“张居正和王阳明啊!”蓝烟像个见到偶像的粉丝,有些兴奋地说道:“于谦守京城,改变了大明的历史进程,张居正的改革,影响了明朝的政治经济。而王阳明的心学,影响了明朝的思想文化。”
朱瞻基点了点头,于谦的功绩他知道,张居正的功绩他也知道一些,那可是被誉为大明第一首辅的大牛人。
他辅佐万历开创了“万历新政”,张居正在任内阁首辅十年中,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财政上清仗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总括赋、役,皆以银缴,太仓粟可支十年,周寺积金,至四百余万”。
军事上任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镇北边,用凌云翼、殷正茂等平定西南叛乱。
吏治上实行综核名实,采取“考成法”考核各级官吏,“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政体为之肃然。
正因为张居正的改革,万历才有能力打赢“万历三大征”,解决明朝的内忧外患。明朝在种种弊病之下还能延续近五十年,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可谓是功不可没。
但是对于王阳明,朱瞻基的心里有些难以评价。
在后世,许多人将王阳明的地位评价的很高,但是在朱瞻基看来,所谓的心学,比理学更加不靠谱。
理学好歹还是以客观存在的普世价值为依据,格物致知。
但是心学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
如果人人都是圣人,这一套当然行得通,但是人有各种各样,每个人的良知标准都是不一样的,也就导致了这一套根本没有标准。
不过,他提出的知行合一,倒是非常值得肯定的,虽然他的知行合一首先说的是遵循内心的想法来行。
朱瞻基前世对心学的研究不深,总觉得心学已经脱离了学术,变成了一种哲学思想。但是这种哲学思想又太深奥了,导致了没有多少人能真正理解。
想到这里,他忍不住问道:“最近儒家搞儒家改良的消息你知道了吧?”
蓝烟点了点头说道:“儒家虽然有许多历史限制,但是却是所有中国人的是思想根基,要限制他们的思想垄断,却不能挖了根基。”
“我当然知道这些,我的意思是,道家思想有许多哲学理论,现在弄真理教出来,要不要弄个什么什么主义出来,作为新的思想理论基础。”
蓝烟立即说道:“这个你别跟我说,跟我说我也不懂,我对哲学一窍不通。上学时候学马列,我最头痛了,完全不能理解这些有什么用。”
朱瞻基笑着摇了摇头,跟个女人谈这方面,还真是问道于盲。
不过仔细想想,现在搞思想解放,的确有些太早了。他可是皇帝的继承人啊,难道还要哭着求着所有人赶紧解放思想,然后来推翻自己吗?
不仅不能解放,还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管理。
虽然不能禁锢所有人的思想,要让社会发展起来,但是也要加强思想方面的管理和引导,让自己的统治更加稳固一些。
第一二七章 自作
殿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