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明新帝国 作者:摇摇欲坠
晕车的大臣忍不住笑了起来,顾佐擦了擦嘴,向朱瞻基告罪道:“殿下恕罪,臣实在忍受不了这样快的速度,头晕的厉害。”
黄福年纪虽然大,但是这个时候去表现的很正常,他忍不住叹道:“殿下,若是我大明将铁轨铺遍大江南北,今后这天涯海角,也不过是几日之间就能抵达,不管何处兵患,都不用担忧。”
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正是如此,如今还只是试运行,等以后技术更成熟了,铺设钢轨,火车马力更大,拉的更多,数千兵马也能一日两千里。”
众人嗟叹不已,这种科技的力量展现在他们的面前,即使是胡俨这样的老古董,也在现实面前低头。
他就忍不住说道:“这格物之力,当真深不可测。”
朱瞻基摇了摇头说道:“不,这不是格物的力量,这是科技的力量。”
胡俨又问:“这两者有何区别?”
“格物是现实事物事物的应用。而科技这是寻找这种力量的发展规律。对孤来说,格物犹如是夹江工业区,科技犹如是下马桥农庄的研究院,一个研究的是表,一个研究的是里。”
不管他们有没有听懂,但是朱瞻基不会放弃任何一个机会,向他们灌输这种观念。
第一二二章 春闱
永乐十九年二月的应天府,几乎全民都陷入了火车试运行带来的震撼之中。
只需要两个,最多四个铜板,就能上车享受一番。导致了这一列四节的火车,从投入试运营开始,就火bào异常。
许多老百姓根本不是为了出行,只是为了享受一番坐车的乐趣,不厌其烦地一次次乘坐。
以至于半个多月过去了,这列火车还没有真正担负起应有的职能。
这不像是一列城市火车,而仿佛是游乐场的过山车。
工部也在加班加点地制造更多的车头,更多的车厢,想要早日把其他几条线路的火车也运营起来。
不过在全国来说,影响最大的还是三月将要举行的春闱。
作为封建时代唯一改变自身命运的渠道,科举的重要xing不言而喻。
后世的许多人将科举与高考相比,其实大谬。
考上大学,虽然能改变自身的命运,但是跟科举相比,远远不如。因为科举改变的不仅仅是自身的命运,更是在这个以出身定位的僵硬阶层向上的台阶。
后世的万民平等,如今却是士农工商阶级分明。
考上大学只是给了你一个平台,但是科举却是将一个底层人变成上等人。
如今的科举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四书集注》是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于一体的经义释注。
朱熹少年得志,但由于他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观念与当权者相逆,所以仕途颇为坎坷。
且不谈他私德如何,仅凭此书来讲,他的确算得上是一代大家。
在朱瞻基看来,他的很多思想其实非常落后,但是在这个时代,还没有谁能像他一样,在儒家经义里面将整个社会层次和关系分析的如此清楚。
朱熹的深刻之处在于,把孔孟置于正宗,同时又把董仲舒yin阳五行,把张载、周敦颐、二程的观点,以及佛教的灭yu观和道家的哲学与思辨精神,加以整理,小心而细致地构造出内容精深的新儒学体系。
儒学在世界观、方法论上的短处被克服了。
这也使佛、道等学说再也不会动摇它了,并且还要主动靠拢。
南宋以后,蒙元一直到明朝这几十年,三教合一的趋势,实际上就是他那个时候打下的基础。
宋以后一直到现代的几百年间,《近思录》、《四书或问》、《四书章句集注》一直被奉为正统。
这就充分说明了朱熹的观念不仅与当权者,与宗法体制十分的适应,更与整个社会的架构相辅相成。
朱瞻基要打破的是儒家的垄断,却不是要颠覆儒家的思想。
实际上,坐在皇储这个位置上,享受着万民爱戴,享受着既得利益,他又怎么可能会去
晕车的大臣忍不住笑了起来,顾佐擦了擦嘴,向朱瞻基告罪道:“殿下恕罪,臣实在忍受不了这样快的速度,头晕的厉害。”
黄福年纪虽然大,但是这个时候去表现的很正常,他忍不住叹道:“殿下,若是我大明将铁轨铺遍大江南北,今后这天涯海角,也不过是几日之间就能抵达,不管何处兵患,都不用担忧。”
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正是如此,如今还只是试运行,等以后技术更成熟了,铺设钢轨,火车马力更大,拉的更多,数千兵马也能一日两千里。”
众人嗟叹不已,这种科技的力量展现在他们的面前,即使是胡俨这样的老古董,也在现实面前低头。
他就忍不住说道:“这格物之力,当真深不可测。”
朱瞻基摇了摇头说道:“不,这不是格物的力量,这是科技的力量。”
胡俨又问:“这两者有何区别?”
“格物是现实事物事物的应用。而科技这是寻找这种力量的发展规律。对孤来说,格物犹如是夹江工业区,科技犹如是下马桥农庄的研究院,一个研究的是表,一个研究的是里。”
不管他们有没有听懂,但是朱瞻基不会放弃任何一个机会,向他们灌输这种观念。
第一二二章 春闱
永乐十九年二月的应天府,几乎全民都陷入了火车试运行带来的震撼之中。
只需要两个,最多四个铜板,就能上车享受一番。导致了这一列四节的火车,从投入试运营开始,就火bào异常。
许多老百姓根本不是为了出行,只是为了享受一番坐车的乐趣,不厌其烦地一次次乘坐。
以至于半个多月过去了,这列火车还没有真正担负起应有的职能。
这不像是一列城市火车,而仿佛是游乐场的过山车。
工部也在加班加点地制造更多的车头,更多的车厢,想要早日把其他几条线路的火车也运营起来。
不过在全国来说,影响最大的还是三月将要举行的春闱。
作为封建时代唯一改变自身命运的渠道,科举的重要xing不言而喻。
后世的许多人将科举与高考相比,其实大谬。
考上大学,虽然能改变自身的命运,但是跟科举相比,远远不如。因为科举改变的不仅仅是自身的命运,更是在这个以出身定位的僵硬阶层向上的台阶。
后世的万民平等,如今却是士农工商阶级分明。
考上大学只是给了你一个平台,但是科举却是将一个底层人变成上等人。
如今的科举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四书集注》是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于一体的经义释注。
朱熹少年得志,但由于他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观念与当权者相逆,所以仕途颇为坎坷。
且不谈他私德如何,仅凭此书来讲,他的确算得上是一代大家。
在朱瞻基看来,他的很多思想其实非常落后,但是在这个时代,还没有谁能像他一样,在儒家经义里面将整个社会层次和关系分析的如此清楚。
朱熹的深刻之处在于,把孔孟置于正宗,同时又把董仲舒yin阳五行,把张载、周敦颐、二程的观点,以及佛教的灭yu观和道家的哲学与思辨精神,加以整理,小心而细致地构造出内容精深的新儒学体系。
儒学在世界观、方法论上的短处被克服了。
这也使佛、道等学说再也不会动摇它了,并且还要主动靠拢。
南宋以后,蒙元一直到明朝这几十年,三教合一的趋势,实际上就是他那个时候打下的基础。
宋以后一直到现代的几百年间,《近思录》、《四书或问》、《四书章句集注》一直被奉为正统。
这就充分说明了朱熹的观念不仅与当权者,与宗法体制十分的适应,更与整个社会的架构相辅相成。
朱瞻基要打破的是儒家的垄断,却不是要颠覆儒家的思想。
实际上,坐在皇储这个位置上,享受着万民爱戴,享受着既得利益,他又怎么可能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