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明新帝国 作者:摇摇欲坠
总纲,大致看了一遍,然后跟朱棣说道:“这些是孙儿这些年胡思乱想,加上亲眼看到海外的一些国家政体之后,进行的总结。具体的皇爷爷可以以后再看,孙儿现在跟皇爷爷简单地说一下自己的思路。”
朱棣随手拿起来看了一眼,一看到那些独裁制、君主立宪制、共和制,这些字虽然都认识,却不明白其中的意思,就大有兴趣。
“这些都有谁看过?”
“只有孙儿和李亮,刘万。”
他嗯了一声说道:“李亮在你身边得力,就把刘万派给我用些时日,也让他好好跟我讲解一番。”
朱瞻基笑道:“皇爷爷最好也让人再照抄几份,以前孙儿为了保密,可不敢让人看见,就这一份,损毁了可就没了。”
他点了点头,说道:“那你就跟我先分说一番。”
“自高祖撤销中书省,如今我大明朝堂分六部,六科,五寺,另有内阁,都察院,宗人府,翰林院,詹士府,太医院,通政司,钦天监,五城兵马司,僧录司等部。这里面看似分工明确,行政,监督各有其责,但是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那就是这些除了少数几个冷衙门,都是文官当政,而且级别混乱。”
“信口雌黄……”虽然是骂,但是朱棣的脸上带着笑,说明他并没有生气。你倒与朕好好说说,这里面到底哪些不对?不用文官当政,那许多大将连字都不识,如何处理公务?”
“文官是文人,但是文人不一定就是儒家,而且这些大臣大部分都不是思想狭隘之辈,并不是就不堪大用。只要我们重新理清职责关系,加以限制,大部分人都是可以继续用的。”
朱棣觉得有些心累,但是朱瞻基越是这样小心谨慎,以他对这个孙子的了解,越是觉得朱瞻基说的东西会非常严重。
“以鸿胪寺为例,在秦时,鸿胪寺只是典客,负责接待官员,组织宴会,到汉时才又名大行,鸿胪。鸿胪本为大声传赞,引导仪节之意。大鸿胪主外宾之事,虽是职官,历朝历代皆不重视。
我大明职官志记鸿胪寺掌朝会、宾客、吉凶仪礼之事。凡国家大典礼、郊庙、祭祀、朝会、宴飨、经筵、册封、进历、进春、传制、奏捷、各供其事。外吏朝觐,诸蕃入贡,与夫百官使臣之复命、谢思,若见若辞者,并鸿胪引奏。
但是这样一个部门的主官,却只是一个四品,比光禄寺卿品级还低。皇爷爷,我大明不同前朝,如今有属国数十,并与超过两百小国建立了臣属或贸易关系,大明想要扬我国威,连那些国家的话都不会说,这如何使得?
鸿胪寺要做事,要组织人员贸易,进行语言教学,就必须要扩大职能范围,一个四品,绝不能满足如今的需求。”
朱棣知道朱瞻基的话还只是个开始,想着他的话也有些道理,随口说道:“贸易有內监,鸿胪寺最多也就是负责联络,鸿胪寺卿升三品也无不可。”
听了这话,朱瞻基只是想笑。这外jiāo部在后世在任何国家都是最重要的部门,许多国家都是总理或者首相亲自兼任,到了朱棣这里,却一点也不重要了。
这是思想的局限xing,朱瞻基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纠缠,只是说道:“孙儿以为,将鸿胪寺,通政司两部合并,成立新的外jiāo通政部,并且将此部提为六部之一,才是正理!”
朱棣心中一动,知道戏肉来了。他嗯了一声说道:“六部固有定例,将鸿胪寺提升外jiāo部,那你认为该将何部撤销?”
“兵部。”朱瞻基毫不犹豫地说道:“兵部掌管武官选用及兵籍、兵械、军令。此乃军事,自然应该归军事方面。军政分开,这才是长治久安正理。而且,军政分开,这些文人们就再也没有chā手军务的理由。纵观历朝历代,文人chā手军务,外行指挥内行,导致的祸事还少吗?”
朱棣今日就是故意试探朱瞻基的底蕴,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又开始挤牙膏。“那兵部划归军务,岂不是要设立新的机构?”
“当然,兵部掌武官选用,兵籍,兵械,自当独成一系掌调兵权。五军都督府掌陆军领兵权,海
总纲,大致看了一遍,然后跟朱棣说道:“这些是孙儿这些年胡思乱想,加上亲眼看到海外的一些国家政体之后,进行的总结。具体的皇爷爷可以以后再看,孙儿现在跟皇爷爷简单地说一下自己的思路。”
朱棣随手拿起来看了一眼,一看到那些独裁制、君主立宪制、共和制,这些字虽然都认识,却不明白其中的意思,就大有兴趣。
“这些都有谁看过?”
“只有孙儿和李亮,刘万。”
他嗯了一声说道:“李亮在你身边得力,就把刘万派给我用些时日,也让他好好跟我讲解一番。”
朱瞻基笑道:“皇爷爷最好也让人再照抄几份,以前孙儿为了保密,可不敢让人看见,就这一份,损毁了可就没了。”
他点了点头,说道:“那你就跟我先分说一番。”
“自高祖撤销中书省,如今我大明朝堂分六部,六科,五寺,另有内阁,都察院,宗人府,翰林院,詹士府,太医院,通政司,钦天监,五城兵马司,僧录司等部。这里面看似分工明确,行政,监督各有其责,但是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那就是这些除了少数几个冷衙门,都是文官当政,而且级别混乱。”
“信口雌黄……”虽然是骂,但是朱棣的脸上带着笑,说明他并没有生气。你倒与朕好好说说,这里面到底哪些不对?不用文官当政,那许多大将连字都不识,如何处理公务?”
“文官是文人,但是文人不一定就是儒家,而且这些大臣大部分都不是思想狭隘之辈,并不是就不堪大用。只要我们重新理清职责关系,加以限制,大部分人都是可以继续用的。”
朱棣觉得有些心累,但是朱瞻基越是这样小心谨慎,以他对这个孙子的了解,越是觉得朱瞻基说的东西会非常严重。
“以鸿胪寺为例,在秦时,鸿胪寺只是典客,负责接待官员,组织宴会,到汉时才又名大行,鸿胪。鸿胪本为大声传赞,引导仪节之意。大鸿胪主外宾之事,虽是职官,历朝历代皆不重视。
我大明职官志记鸿胪寺掌朝会、宾客、吉凶仪礼之事。凡国家大典礼、郊庙、祭祀、朝会、宴飨、经筵、册封、进历、进春、传制、奏捷、各供其事。外吏朝觐,诸蕃入贡,与夫百官使臣之复命、谢思,若见若辞者,并鸿胪引奏。
但是这样一个部门的主官,却只是一个四品,比光禄寺卿品级还低。皇爷爷,我大明不同前朝,如今有属国数十,并与超过两百小国建立了臣属或贸易关系,大明想要扬我国威,连那些国家的话都不会说,这如何使得?
鸿胪寺要做事,要组织人员贸易,进行语言教学,就必须要扩大职能范围,一个四品,绝不能满足如今的需求。”
朱棣知道朱瞻基的话还只是个开始,想着他的话也有些道理,随口说道:“贸易有內监,鸿胪寺最多也就是负责联络,鸿胪寺卿升三品也无不可。”
听了这话,朱瞻基只是想笑。这外jiāo部在后世在任何国家都是最重要的部门,许多国家都是总理或者首相亲自兼任,到了朱棣这里,却一点也不重要了。
这是思想的局限xing,朱瞻基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纠缠,只是说道:“孙儿以为,将鸿胪寺,通政司两部合并,成立新的外jiāo通政部,并且将此部提为六部之一,才是正理!”
朱棣心中一动,知道戏肉来了。他嗯了一声说道:“六部固有定例,将鸿胪寺提升外jiāo部,那你认为该将何部撤销?”
“兵部。”朱瞻基毫不犹豫地说道:“兵部掌管武官选用及兵籍、兵械、军令。此乃军事,自然应该归军事方面。军政分开,这才是长治久安正理。而且,军政分开,这些文人们就再也没有chā手军务的理由。纵观历朝历代,文人chā手军务,外行指挥内行,导致的祸事还少吗?”
朱棣今日就是故意试探朱瞻基的底蕴,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又开始挤牙膏。“那兵部划归军务,岂不是要设立新的机构?”
“当然,兵部掌武官选用,兵籍,兵械,自当独成一系掌调兵权。五军都督府掌陆军领兵权,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