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明新帝国 作者:摇摇欲坠
副手,负责统计战船后勤物资,行军布阵,以及在各部之间建立一套有效的联络部门。
回顾了一番大明海军并不算太辉煌的历史,话题转到了今天会议的主题。黄渊以海军总部的名义,对过去六十年中,对海军发展做出贡献的战斗英雄们表示了缅怀和感激,然后将今天这一百二十人大大褒奖了一番。
第一个出场的战斗英雄是一个年龄已经超过六十岁的独臂老人王大柱,此人虽然年过花甲,但是依旧身材高大,只是常年生活困苦,面容憔悴,身材佝偻。
他是岳阳府人士,原洞庭水师一位把总。在洪武末年,一次剿灭洞庭水贼的过程中,他们这一小队人马遇到水贼主力,但是王大柱率部下英勇抵抗,将对方主力阻挡了超过两个时辰。
虽然他们全军覆没,却也让水师主力追了上来,剿灭了水贼。
王大柱命大,活了下来,功劳却被上司虚报,只是拿了一笔赏银回了老家。
洪武时期的吏治虽然清明,却因为管理水平有限,官员好心办坏事的时候常有。
王大柱嫉恶如仇,这样刚直的人往往没有什么好下场。哪怕他过去曾经是个把总,也算一个官员,最后成为乡老,也有一点权力,但是最后一大家子还是逐渐衰落。
几十年过去了,当初抢了他功劳的上司早已因为腐败而被杀,他的事迹在家乡又逐渐有人提起,这才让第一舰队的文书们知道了曾经有这样一个战斗英雄被遗弃乡野。
接下来的日子,就让这位老人如堕云中,不知东西南北了。
首先是洞庭水师的一众高级将领纷纷来请,给他补了这二十多年的俸禄,然后就是为他授官田,建新宅,最后还把他他送到了京师来。
虽然在当地的十里八乡,王大柱也算是个人物,但是这一辈子都没有出过洞庭湖的他,根本不能理解为何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还又翻出来给予这么大的嘉奖。
特别他还见到了太孙,而这位龙子龙孙还能拉着他的手喊一声“老人家,你受委屈了。”
刚强了一辈子的王大柱虽然比那些年轻人更世故,却也更在乎别人对他的评价。
太孙的一句受委屈了,让他觉得自己这一辈子吃的苦都不苦了。
他颤颤抖抖地登上了高台,上台后顾不上说话,先是跪下向着朱瞻基磕了三个头,才被他旁边跟着的一个文书拉起来。
这个文书是他的翻译,他一辈子没有出过洞庭湖两百里,说的自然是当地的土话,没有一个说官话的助手,他的话会让人如同说天书,听不懂。
会议正常地举行了下来,朱瞻基这两天也是哪里都没有去,耐着xing子参加了这次的表彰大会。
造星计划是他一直以来都非常想要实施的,在他的计划里,这些原本的普通士兵和军人,经过一番包装,要迸发出不下于中举,甚至是当状元的荣耀。
当然这很难,因为整个社会对文人的推崇不是一两个人能够改变的。如今整个社会的基础构架就是士农工商,士人位于金字塔尖。
但是,能够读书的人毕竟还是少数,大部分人都还是只会识数,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想要改变这种局势,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全民普及教育,让人人都变成士人。
但是以目前的经济状况和社会结构来看,非常困难,他觉得,如果自己能够用五十年代时间,把教育程度提高到百分之五十以上,那就足够了。
如今的人更少,整个大明也就五千万人左右,但是正是因为人少,所以每个地区的经济水平不能支撑下一代的全面的教育普及,连老师都凑不够。
想要发展教育,一是要增加人口,其次就是发展经济。
如果只是依靠大明的自身发展,这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大明才需要去海外掠夺更多的资源,来弥补自己的经济。
当南洋的粮食能够源源不断地运到大明,当境外的资源可以给大明源源不断地提供生产资料,那个时候,哪怕是强制,也要开始在孩子们中间普及义务教育。
这三天对朱瞻基来说略感无聊,但是对其他人
副手,负责统计战船后勤物资,行军布阵,以及在各部之间建立一套有效的联络部门。
回顾了一番大明海军并不算太辉煌的历史,话题转到了今天会议的主题。黄渊以海军总部的名义,对过去六十年中,对海军发展做出贡献的战斗英雄们表示了缅怀和感激,然后将今天这一百二十人大大褒奖了一番。
第一个出场的战斗英雄是一个年龄已经超过六十岁的独臂老人王大柱,此人虽然年过花甲,但是依旧身材高大,只是常年生活困苦,面容憔悴,身材佝偻。
他是岳阳府人士,原洞庭水师一位把总。在洪武末年,一次剿灭洞庭水贼的过程中,他们这一小队人马遇到水贼主力,但是王大柱率部下英勇抵抗,将对方主力阻挡了超过两个时辰。
虽然他们全军覆没,却也让水师主力追了上来,剿灭了水贼。
王大柱命大,活了下来,功劳却被上司虚报,只是拿了一笔赏银回了老家。
洪武时期的吏治虽然清明,却因为管理水平有限,官员好心办坏事的时候常有。
王大柱嫉恶如仇,这样刚直的人往往没有什么好下场。哪怕他过去曾经是个把总,也算一个官员,最后成为乡老,也有一点权力,但是最后一大家子还是逐渐衰落。
几十年过去了,当初抢了他功劳的上司早已因为腐败而被杀,他的事迹在家乡又逐渐有人提起,这才让第一舰队的文书们知道了曾经有这样一个战斗英雄被遗弃乡野。
接下来的日子,就让这位老人如堕云中,不知东西南北了。
首先是洞庭水师的一众高级将领纷纷来请,给他补了这二十多年的俸禄,然后就是为他授官田,建新宅,最后还把他他送到了京师来。
虽然在当地的十里八乡,王大柱也算是个人物,但是这一辈子都没有出过洞庭湖的他,根本不能理解为何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还又翻出来给予这么大的嘉奖。
特别他还见到了太孙,而这位龙子龙孙还能拉着他的手喊一声“老人家,你受委屈了。”
刚强了一辈子的王大柱虽然比那些年轻人更世故,却也更在乎别人对他的评价。
太孙的一句受委屈了,让他觉得自己这一辈子吃的苦都不苦了。
他颤颤抖抖地登上了高台,上台后顾不上说话,先是跪下向着朱瞻基磕了三个头,才被他旁边跟着的一个文书拉起来。
这个文书是他的翻译,他一辈子没有出过洞庭湖两百里,说的自然是当地的土话,没有一个说官话的助手,他的话会让人如同说天书,听不懂。
会议正常地举行了下来,朱瞻基这两天也是哪里都没有去,耐着xing子参加了这次的表彰大会。
造星计划是他一直以来都非常想要实施的,在他的计划里,这些原本的普通士兵和军人,经过一番包装,要迸发出不下于中举,甚至是当状元的荣耀。
当然这很难,因为整个社会对文人的推崇不是一两个人能够改变的。如今整个社会的基础构架就是士农工商,士人位于金字塔尖。
但是,能够读书的人毕竟还是少数,大部分人都还是只会识数,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想要改变这种局势,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全民普及教育,让人人都变成士人。
但是以目前的经济状况和社会结构来看,非常困难,他觉得,如果自己能够用五十年代时间,把教育程度提高到百分之五十以上,那就足够了。
如今的人更少,整个大明也就五千万人左右,但是正是因为人少,所以每个地区的经济水平不能支撑下一代的全面的教育普及,连老师都凑不够。
想要发展教育,一是要增加人口,其次就是发展经济。
如果只是依靠大明的自身发展,这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大明才需要去海外掠夺更多的资源,来弥补自己的经济。
当南洋的粮食能够源源不断地运到大明,当境外的资源可以给大明源源不断地提供生产资料,那个时候,哪怕是强制,也要开始在孩子们中间普及义务教育。
这三天对朱瞻基来说略感无聊,但是对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