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明新帝国 作者:摇摇欲坠

    天那是属于开拔饭,白面馒头,肉片汤,要是天天这样吃,大明算是养不起这么多军队。

    今天的馒头依旧是四个,不过却是杂面馒头,然后一人一碗稀米粥,一直要到日落才能吃第二顿饭。

    行军期间,天亮而行,日落而宿。

    最辛苦的就是伙头军了,他们被分成了两拨,不是在赶路,就是在做法,所以可以随船前行。

    分配完了早上的伙食,他们就拆了锅灶,将大锅往船上一放,首先开拨。

    而另一拨,已经走到了前面,等大军傍晚赶到之时,就能吃上热腾腾的饭。

    进入了运河,京卫三大营的骑兵就排在了运河两岸,左边五军营,右边三千营,神机营分成了两拨,一边一队。

    除了三大营,另外还有羽林卫,锦衣卫等将士也都一同护卫。

    朱瞻基一大早会见了自己的幼军领队张凤山和羽林左卫的指挥佥事赵永亮。

    羽林卫行军手五军都督府统一安排,自己不需要chā手。

    但是幼军两百人这次则在朱瞻基的要求下,把这次行军当成了训练。

    他们每日不仅需要步行八十里,还需要自己做饭,隐蔽行踪。在大军抵达北平之前,他们就要在前面抵达。

    虽然任务艰巨,但是经过三年高强度训练的他们,应该能达到朱瞻基的要求。

    别的士兵一天吃两顿饭,他们吃三顿饭,还天天有肉,光是看体格,他们都比一般的大明士兵要更强。

    何况,现代特种兵的训练模式,让他们掌握了比其他大明士兵更多的技能。

    这个种子,朱瞻基希望能真正发芽。

    船队继续前行,朱瞻基留在了朱棣的座船上。看着他接见各部将军,策划各种战略,朱瞻基一直很少chā话,只是内心一直将不同的时代的战术和方案拿着对比。

    在现代社会,他虽然没有亲自带过兵,但是手底下有几万人的雇佣军不对超过十万人的保镖队伍,各种战术报告看了许多。

    现在两边一对比,去除时代的差异,就能得出方案的优劣对比。

    朱棣的确是一个战争狂,遇到现在要打仗,他的精神就亢奋无比。

    虽然每天几乎从早忙到晚,但是他没有意思疲惫的感觉。

    每天下午驻扎以后,他都还要骑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马,进行恢复训练。

    朱瞻基每天也在训练,不过他基本上训练的是自己的shè术。

    刀qiāng棍棒这些武器,在他前世变成了一个武学宗师之后,他的经验和技巧都已经足够了。

    唯独shè术是他从来没有训练过的,前世就是偶尔玩玩古代长距离武器,玩的也是弩而不是弓。

    所以来到大明朝以后,他也从小就开始这方面的训练。

    不过,玩惯了qiāng,弩,现在再来玩弓,他总是提不起来多大的兴致。shè术只能说在水准以上,却也算不上神shè手。

    即便是这样,朱瞻基的shè术已经很让人惊讶的了。

    明代初期的弓箭还是以蒙古弓为主,下弦后几乎变成一个圆,上弦后才有点像反曲弓。另外单体弓,反曲弓的数量也不少,但是弓箭兵在军队里一直不是主流。

    因为从朱元璋时代起,明军就非常重视火器的使用。

    如今的安远侯柳升,就是如今大明的火器专家兼pào兵司令,只是以前的朱瞻基为了避嫌,一直没有机会了解如今的大明军队火器发展详情。

    他只知道现在已经有了散弹pào,还有了三眼铳,但是只要想到现在的火yào还是黑火yào,就知道威力如何了。

    朱瞻基经常也在后悔,早知道要穿越到大明来,就多看一些化学资料了。

    以前他的电脑里,各种武器的制造方案,弹yào配比都有,他却只是大致看了看,现在都已经快要忘记完了。

    而且,即使一些弹yào的名字熟悉,也知道如何制造,更艰难的是没有原材料啊!而化学原材料才是最重要的东西。

    这天傍晚,船队停在了黄河岸边。

    这个时代的黄河入海口不在山东,而是在后世的江苏境内。

    从远古开始,黄河就如同一根摆动的柳条,入海口从北到南,从南到北,来回摆

章节目录

我的大明新帝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耽美小说只为原作者摇摇-欲坠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摇摇-欲坠并收藏我的大明新帝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