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1628 作者:茶头
辽东、外东北各个地区的秋收工作正在紧张的进行,印度、南洋、中南半岛和吕宋等地区的秋收工作,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随着公司逐年加大移民的数量,如今中原流民已经在中南半岛和印度等地区,占据了相当的比例。
虽然这些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还没有达到辽东、外东北,但是移民的安置工作却丝毫不差,甚至有些地区安置条件还要比辽东、外东北高不少。
公司农林部也在不断的向这些地区,投入大量的资源,尤其是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和普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凭借良好的气候条件,中南半岛、印度、南洋和吕宋地区,基本都能保证一年收获三季甚至四季,农业发展潜力比东北、外东北等地区要优越得多,未来粮食产量必然要超过辽东外东北,成为远东公司最大的粮仓。
和公司其他控制区相比,河套和中原地区今年的年景虽然无法和远东公司其他控制区相比,但是相比几年前,也算是不错了。
尤其是河套地区,公司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在黄河大规模开发引黄灌溉工程。海参崴汽车制造集团公司,动力机械的产能不断加大,河套地区也接收了相当数量的动力机械。
这也让河套地区的引黄灌溉工程大大的加快了,再加上大马力蒸汽动力拖拉机的不断到来,河套地区的耕地开发工作也取得了极大的进展。
虽然大批动力机械不断被送到河套地区,但是公司这两年却并没有向河套地区大规模移民,而是在这里建立了几个规模庞大的国营农场。争取利用几年的时间,把河套地区变成真正的“塞外江南”。
中原北方地区也难得的没什么自然灾害发生,虽说也不是风调雨顺,起码没有像几年前那样,滴雨未下连年旱灾,紧接着是铺天盖地的蝗灾,好容易盼来了雨水,可这雨又不停了,北方各地又开始涝了,形成了水灾。
老天爷就像故意捉弄天下的老百姓似的,一直折腾了七八年才算是消停。这两年虽然收成也算不上这么好,但是随着天气越来越正常,中原北方的老百姓起码心里也有了奔头。
初秋的清晨,气温已经开始转凉,成熟后的玉米叶片干硬,若是身体被叶片刮一下,瞬间就能划出一道血痕。而清晨因为玉米叶片上有露珠,所以每天早晨是收获玉米最好的时候。周通赤着上身,丝毫不在乎初秋的寒气,汗流浃背的在玉米地里忙碌着。
秋收前他天天蹲在自己家的玉米地的边上,盼星星盼月亮似的盼着收获玉米的时刻。自从自家地里的玉米节棒以来,周通可以说是操碎了心,生怕忙活了一年,到头来什么收成都没有。
而且他家的田地里还种着另外两种从来也没见过的东西,也都是他从来都没有种过的农作物,说不担心那是不可能的。
毕竟玉米虽然在现代社会随处可见,但是在这个时代,却是一种新型的农作物。虽然玉米在明朝中叶就传入中原,分别由陆路的印度、缅甸入云南的西南,以及波斯、中亚传播到甘肃,还有海路经东南沿海省份再传入到内地。
但是玉米在传入之初,并未列入谷物,而被人们视为珍稀之物。原称玉麦,后因曾经进贡到皇宫,故名御麦。直至乾隆时期,还曾是皇家御用之物。盛京通志记载,玉米是“内务府沤粉充贡”。
明代金瓶梅中叙述,“烧鹅肉”和“玉米面玫瑰果馅蒸饼”都是大财主西门庆宴请宾客的佳肴珍馐,所以中原的底层百姓根本没见过什么玉米,更不知道玉米的种植方式。
历史上马铃薯也是明代就传入中原,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中就记载有土豆。“土芋,一名土豆,一名黄独。蔓生叶如豆,根圆如鸡卵,内白皮黄,……煮食、亦可蒸食.又煮芋汁,洗腻衣,洁白如玉。”
1580年福建长乐人陈振龙到现为菲律宾的吕宋岛经商,发现了红薯便要引种回国。但当地有严厉的禁止带出法令。于是陈振龙便和儿子陈经纶向当地百姓学习栽种方法,终于在1593年巧妙地将“薯芽”绞于缆绳之内秘密带回国内。
虽然这几种新型农作物传入中原的时间都很早,但是这个时代,每一种新型农作物的推广,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而且玉米、马铃薯和红薯当时刚刚引进中原,由于百姓不熟悉新型农作物的种植方法等原因,产量也并不比中原传统农作物高多少,所以当时中原的老百姓对这些新型农作物并不接受。使得这些高产农作物,都是在清朝时期,才逐渐在中原各地大面积的推广起来。
由于马铃薯、红薯和玉米的种植方式与中原传统的种植方法完全不同,公司在去年秋天,没少花力气在控制区的各地进行大规模的推广普及培训。
公司在中原控制区开办了大批的新型农作物的培训班,整个冬天各个基层单位的农业技术员,都一直在中原控制区各个基层单位奔波,几乎是手把手的教授新型农作物的种植方法。
通过大量的宣传和培训,周通和广大农户们也都接受了新型农作物,还都响应公司的号召进行新型农作物的种植。
但是热火朝天的春耕生产结束以后,大伙心里反而都没什么底儿了。这个夏天周通过得并不舒坦,连觉都睡不好,天天都在田间地头蹲着唉声叹气,后悔种下了这几种让人操心的玩意。
越到秋收的时候,大伙就越是紧张。虽然当时参加培训的时候,农业技术员曾经对他们说了这几种农作物的亩产量,但周通和广大农户根本就没往心里去。
他们都种了一辈子的地,什么时候听说过亩产千斤这种事,所以大伙都认为公司的基层农业技术员是在吹牛,根本没人相信这种鬼话。(未完待续。)
辽东、外东北各个地区的秋收工作正在紧张的进行,印度、南洋、中南半岛和吕宋等地区的秋收工作,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随着公司逐年加大移民的数量,如今中原流民已经在中南半岛和印度等地区,占据了相当的比例。
虽然这些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还没有达到辽东、外东北,但是移民的安置工作却丝毫不差,甚至有些地区安置条件还要比辽东、外东北高不少。
公司农林部也在不断的向这些地区,投入大量的资源,尤其是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和普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凭借良好的气候条件,中南半岛、印度、南洋和吕宋地区,基本都能保证一年收获三季甚至四季,农业发展潜力比东北、外东北等地区要优越得多,未来粮食产量必然要超过辽东外东北,成为远东公司最大的粮仓。
和公司其他控制区相比,河套和中原地区今年的年景虽然无法和远东公司其他控制区相比,但是相比几年前,也算是不错了。
尤其是河套地区,公司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在黄河大规模开发引黄灌溉工程。海参崴汽车制造集团公司,动力机械的产能不断加大,河套地区也接收了相当数量的动力机械。
这也让河套地区的引黄灌溉工程大大的加快了,再加上大马力蒸汽动力拖拉机的不断到来,河套地区的耕地开发工作也取得了极大的进展。
虽然大批动力机械不断被送到河套地区,但是公司这两年却并没有向河套地区大规模移民,而是在这里建立了几个规模庞大的国营农场。争取利用几年的时间,把河套地区变成真正的“塞外江南”。
中原北方地区也难得的没什么自然灾害发生,虽说也不是风调雨顺,起码没有像几年前那样,滴雨未下连年旱灾,紧接着是铺天盖地的蝗灾,好容易盼来了雨水,可这雨又不停了,北方各地又开始涝了,形成了水灾。
老天爷就像故意捉弄天下的老百姓似的,一直折腾了七八年才算是消停。这两年虽然收成也算不上这么好,但是随着天气越来越正常,中原北方的老百姓起码心里也有了奔头。
初秋的清晨,气温已经开始转凉,成熟后的玉米叶片干硬,若是身体被叶片刮一下,瞬间就能划出一道血痕。而清晨因为玉米叶片上有露珠,所以每天早晨是收获玉米最好的时候。周通赤着上身,丝毫不在乎初秋的寒气,汗流浃背的在玉米地里忙碌着。
秋收前他天天蹲在自己家的玉米地的边上,盼星星盼月亮似的盼着收获玉米的时刻。自从自家地里的玉米节棒以来,周通可以说是操碎了心,生怕忙活了一年,到头来什么收成都没有。
而且他家的田地里还种着另外两种从来也没见过的东西,也都是他从来都没有种过的农作物,说不担心那是不可能的。
毕竟玉米虽然在现代社会随处可见,但是在这个时代,却是一种新型的农作物。虽然玉米在明朝中叶就传入中原,分别由陆路的印度、缅甸入云南的西南,以及波斯、中亚传播到甘肃,还有海路经东南沿海省份再传入到内地。
但是玉米在传入之初,并未列入谷物,而被人们视为珍稀之物。原称玉麦,后因曾经进贡到皇宫,故名御麦。直至乾隆时期,还曾是皇家御用之物。盛京通志记载,玉米是“内务府沤粉充贡”。
明代金瓶梅中叙述,“烧鹅肉”和“玉米面玫瑰果馅蒸饼”都是大财主西门庆宴请宾客的佳肴珍馐,所以中原的底层百姓根本没见过什么玉米,更不知道玉米的种植方式。
历史上马铃薯也是明代就传入中原,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中就记载有土豆。“土芋,一名土豆,一名黄独。蔓生叶如豆,根圆如鸡卵,内白皮黄,……煮食、亦可蒸食.又煮芋汁,洗腻衣,洁白如玉。”
1580年福建长乐人陈振龙到现为菲律宾的吕宋岛经商,发现了红薯便要引种回国。但当地有严厉的禁止带出法令。于是陈振龙便和儿子陈经纶向当地百姓学习栽种方法,终于在1593年巧妙地将“薯芽”绞于缆绳之内秘密带回国内。
虽然这几种新型农作物传入中原的时间都很早,但是这个时代,每一种新型农作物的推广,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而且玉米、马铃薯和红薯当时刚刚引进中原,由于百姓不熟悉新型农作物的种植方法等原因,产量也并不比中原传统农作物高多少,所以当时中原的老百姓对这些新型农作物并不接受。使得这些高产农作物,都是在清朝时期,才逐渐在中原各地大面积的推广起来。
由于马铃薯、红薯和玉米的种植方式与中原传统的种植方法完全不同,公司在去年秋天,没少花力气在控制区的各地进行大规模的推广普及培训。
公司在中原控制区开办了大批的新型农作物的培训班,整个冬天各个基层单位的农业技术员,都一直在中原控制区各个基层单位奔波,几乎是手把手的教授新型农作物的种植方法。
通过大量的宣传和培训,周通和广大农户们也都接受了新型农作物,还都响应公司的号召进行新型农作物的种植。
但是热火朝天的春耕生产结束以后,大伙心里反而都没什么底儿了。这个夏天周通过得并不舒坦,连觉都睡不好,天天都在田间地头蹲着唉声叹气,后悔种下了这几种让人操心的玩意。
越到秋收的时候,大伙就越是紧张。虽然当时参加培训的时候,农业技术员曾经对他们说了这几种农作物的亩产量,但周通和广大农户根本就没往心里去。
他们都种了一辈子的地,什么时候听说过亩产千斤这种事,所以大伙都认为公司的基层农业技术员是在吹牛,根本没人相信这种鬼话。(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