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入红楼 作者:桃李不谙春风
关键的是,它可以有效的压制盐商们的利润!只要一个县,一个州府,甚至是一个省份不再只有一家或是几家商铺可以卖盐,而是每一个商贩,只要愿意,都可以从盐场拿到盐,然后又可以随意到缺盐的地方进行售卖,盐价,自然就下来了!”
贾清说的轻松,因为他深深的知道,只有竞争,才是最合理的市场调节方式!
盐业暴利不假,若非如此,朝廷也就不会将其列入官营行业了!说白了,朝廷就是盐业垄断的发起者,是盐价高的主导原因。
这一点且不论,贾清可不敢说让朝廷放弃这一个钱袋子。但是,挤压盐商们的利润,那就毫无问题了,也是正庆帝等人所想之事。
崔文龙皱眉道:“若是人人皆可以贩盐,朝廷又该如何管辖,到时候岂不私盐泛滥?”
贾清摇摇头道:“用特定的盐商去贩盐,解决不了私盐的问题!就算全天下只有一家盐行,只要朝廷还要收盐税,就免不了私盐的存在!
况且,又不是说改变盐业官营这个制度。所有的盐,还是要实行民制,官收,商贩这一个流程。朝廷只需要强制要求所有的盐都要从由官府管辖的盐场去拿,只要去拿,就会纳税,也并不会对盐税的征缴有何不利的影响。”
崔文龙皱起眉头,贾清的话似乎有些道理,只是这毕竟不是一个简单的事,不是一个智者三言两语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它涉及的方方面面实在太多,得让人好好想想……
清朝盐商确实一度豪富冠甲天下,这是历史史实,非为情节需要杜撰。
第三八八章 回府
“若是免去了那些盐商们的特权,那每年边关之地缺粮的事情又该如何解决?”
崔文龙说的这个问题,也是盐商集团最初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国朝九边,屯军近百万,且大多都是贫寒之地,每年都需要朝廷供给粮食。又因为地域南辕北辙,运输极为不便。
后来,朝廷就想了个简单省事又省钱的法子,瞄上了盐政。盐业不是利润大吗?那好,你若是想要从这里面捞一把,你就给我每年运一定数量的粮食到九边去,由此获得从盐场取盐到指定区域售卖的资格。
反正对于朝廷来说,让谁来售盐都是一样的,如此豪不费力的就解决了边军缺粮的问题,岂不是善政?
这还是太上皇在位初期定下的事情了。原本也确实没什么不好,那些商贩们争相往边关运粮以获取资格,当时确实解决了边关缺粮的问题。只是如今几十年下来,由于各种原因,就和土地兼并一般,已经形成了少数覆盖一个省甚至是跨越数省的大盐商。
只要稍微有点经济头脑的都应该知道,形成了如此巨大的行业巨头,一斤盐该卖什么价,还不是完全由他们说了算?
“对于捐输嘛,确实是个好事。只是我却听说,如今盐商捐输一事,早已经只剩下个形式了!每年由盐商运到边关的粮食,早已经不比当年。
请问崔大人,如今边关向朝廷请求的钱粮是不是每年都在增加?”
作为内阁阁臣,就算没有参与运作,到底也是知道的,于是崔文龙点头道:“确实如此!上次户部赵大人还在廷议上提过此事,说每年户部向边关拨付的钱粮已经超过了五百万两白银,加上超过一千万两的军响和战马、武器报损等,朝廷每年单是边军的军费就达到了惊人的一千八百万两!
所以,赵大人还提议朝廷裁军,以减少军费。”
贾清作为兵科给事中,虽然还没上几天班,不过这些正好是他的职权之内,对于这些数据他是了解的。除了边军之外,朝廷每年还要向京军支出近五百万两银子的军费,加起来,就是两千三百万两银子的军费支出!差不多赶上了近一半的国朝财政收入!
要不是内地驻军的军费由地方及自身产出承担,朝廷不过象征xing的补发一点,单是军费开销就会压垮户部财政。
难怪自古以来,那么多朝代重文轻武,别的原因不论,养兵实在是太耗钱了这一点绝对是一个主因!
本朝因为经历过清兵入关这
关键的是,它可以有效的压制盐商们的利润!只要一个县,一个州府,甚至是一个省份不再只有一家或是几家商铺可以卖盐,而是每一个商贩,只要愿意,都可以从盐场拿到盐,然后又可以随意到缺盐的地方进行售卖,盐价,自然就下来了!”
贾清说的轻松,因为他深深的知道,只有竞争,才是最合理的市场调节方式!
盐业暴利不假,若非如此,朝廷也就不会将其列入官营行业了!说白了,朝廷就是盐业垄断的发起者,是盐价高的主导原因。
这一点且不论,贾清可不敢说让朝廷放弃这一个钱袋子。但是,挤压盐商们的利润,那就毫无问题了,也是正庆帝等人所想之事。
崔文龙皱眉道:“若是人人皆可以贩盐,朝廷又该如何管辖,到时候岂不私盐泛滥?”
贾清摇摇头道:“用特定的盐商去贩盐,解决不了私盐的问题!就算全天下只有一家盐行,只要朝廷还要收盐税,就免不了私盐的存在!
况且,又不是说改变盐业官营这个制度。所有的盐,还是要实行民制,官收,商贩这一个流程。朝廷只需要强制要求所有的盐都要从由官府管辖的盐场去拿,只要去拿,就会纳税,也并不会对盐税的征缴有何不利的影响。”
崔文龙皱起眉头,贾清的话似乎有些道理,只是这毕竟不是一个简单的事,不是一个智者三言两语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它涉及的方方面面实在太多,得让人好好想想……
清朝盐商确实一度豪富冠甲天下,这是历史史实,非为情节需要杜撰。
第三八八章 回府
“若是免去了那些盐商们的特权,那每年边关之地缺粮的事情又该如何解决?”
崔文龙说的这个问题,也是盐商集团最初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国朝九边,屯军近百万,且大多都是贫寒之地,每年都需要朝廷供给粮食。又因为地域南辕北辙,运输极为不便。
后来,朝廷就想了个简单省事又省钱的法子,瞄上了盐政。盐业不是利润大吗?那好,你若是想要从这里面捞一把,你就给我每年运一定数量的粮食到九边去,由此获得从盐场取盐到指定区域售卖的资格。
反正对于朝廷来说,让谁来售盐都是一样的,如此豪不费力的就解决了边军缺粮的问题,岂不是善政?
这还是太上皇在位初期定下的事情了。原本也确实没什么不好,那些商贩们争相往边关运粮以获取资格,当时确实解决了边关缺粮的问题。只是如今几十年下来,由于各种原因,就和土地兼并一般,已经形成了少数覆盖一个省甚至是跨越数省的大盐商。
只要稍微有点经济头脑的都应该知道,形成了如此巨大的行业巨头,一斤盐该卖什么价,还不是完全由他们说了算?
“对于捐输嘛,确实是个好事。只是我却听说,如今盐商捐输一事,早已经只剩下个形式了!每年由盐商运到边关的粮食,早已经不比当年。
请问崔大人,如今边关向朝廷请求的钱粮是不是每年都在增加?”
作为内阁阁臣,就算没有参与运作,到底也是知道的,于是崔文龙点头道:“确实如此!上次户部赵大人还在廷议上提过此事,说每年户部向边关拨付的钱粮已经超过了五百万两白银,加上超过一千万两的军响和战马、武器报损等,朝廷每年单是边军的军费就达到了惊人的一千八百万两!
所以,赵大人还提议朝廷裁军,以减少军费。”
贾清作为兵科给事中,虽然还没上几天班,不过这些正好是他的职权之内,对于这些数据他是了解的。除了边军之外,朝廷每年还要向京军支出近五百万两银子的军费,加起来,就是两千三百万两银子的军费支出!差不多赶上了近一半的国朝财政收入!
要不是内地驻军的军费由地方及自身产出承担,朝廷不过象征xing的补发一点,单是军费开销就会压垮户部财政。
难怪自古以来,那么多朝代重文轻武,别的原因不论,养兵实在是太耗钱了这一点绝对是一个主因!
本朝因为经历过清兵入关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