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钞帝国 作者:巡洋舰
全世界都被战争阴云说笼罩,吙药味道令人窒息。
同盟国峰会之后,协约国各成员国明确意识到了更严峻的挑战,为了打赢战争,他们不得不勒紧裤腰带,将一切资源投向军队,建造更多的战舰和更多的枪炮弹药,已经成为各国首要任务了。
不论是协约国,还是同盟国,都将注意力放在了全世界各个重要的战略节点上。
为了在战争爆发期间,切断中华帝国和德意志帝国之间的战略联系通道。
协约国集团将目光放在了世界铁路和苏伊士运河上。
世界铁路是中德两国合资修建,目前已经通车,将世界第一强国中华帝国和世界第三强国德意志帝国联系了起来,通过铁路联系,中德年贸易额度突破5亿人民币大关,德意志帝国更是成为了欧洲的中转站,大量中华帝国商品经德意志帝国商人的手,发往欧洲各地,这让中德两国赚得金银满钵,经济发展更快了,让协约国深深的嫉妒。
因此,协约国决定在战争爆发时,第一时间切断世界铁路,阻断中德两国的经贸和军事互相援助。
为此,协约国集团的英法俄三个主要欧洲国家,制定了在战时联合进攻世界铁路的作战计划,代号龙卷风。
龙卷风行动,以攻击世界铁路中东、巴尔干路段,切断中德之间的联系为作战目标。
要求英法俄三**队,分别在战时向巴尔干、外高加索、中东、西亚四地发动大规模地面进攻。
其中沙俄陆军为主力,承担三个方向的进攻,分别是从乌克兰方向进攻巴尔干的罗马尼亚,从外高加索的格鲁吉亚地区,进攻奥斯曼帝国的巴格达地区。
然后是英法俄三国联军,进攻奥斯曼帝国的中东地区,配合北线俄军,一起夹击巴格达至君士坦丁堡之间的铁路交通线。
同时,在西亚方向,英俄两国联军,将在西亚艾乌罕地区发动战役,破坏在艾乌罕境内的世界铁路,阻止中华帝**从西疆出兵,增援欧洲。
英法俄三**方,为此特别进行了一次兵棋推演,结果成功的破坏了世界铁路,阻断了中华帝国和德意志帝国之间的联系,将同盟国一分为二,为下一阶段协约国全面肢解同盟国,彻底打败同盟国奠定了基础。
这种兵棋推演,有些脱离实际了。
为了破坏世界铁路,协约国集团动员了一百多万大军,但兵棋推演却只让中华帝国的西疆军区出动了两镇兵力,人数不足四万,于是协约国以25倍兵力优势取胜了。
可是,一旦战争全面爆发,中华帝国将会全国进行战争总动员,兵力何止四万,一个西部战区就将出动百万大军,整个中华帝国十大战区,将能够动员一千万兵力。
这些,协约国都没有加入兵棋推演当中,完全是纸上谈兵,单方面**。
同样,德意志帝国也制定了进攻法兰西帝国和沙俄帝国的战略方针,斯蒂芬制定了一套作战计划,充分发挥德军的速度优势,大迂回战术穿插北欧各国,然后合围法兰西,用最快的速度摧毁法兰西帝国的抵抗,然后以海军阻隔英军登陆,腾出手来调兵投入西线战场,同沙俄军队厮杀,最终取得胜利。
斯蒂芬计划就是历史上希特勒采取的闪电战术,虽然德意志国防部采纳了这个计划,但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因为闪电战在这个时代,还有巨大的局限性。
比如,如何让军队做到快速机动,虽然斯蒂芬解释称可以学习中华帝国的龙骑兵团建制,那就是一个快速机动的部队。
不过,当俾斯麦再问如何解决快速机动中的火力问题,即碰到敌军,如何快速打垮敌军?若是碰到敌军坚固要塞阻挡,如何快速攻破要塞,如果拖延了时间,那闪电战不但发挥不出效果,反而会把德军拖垮,陷入巨大的战略危险当中。
面对这个问题时,斯蒂芬无言以对,因为在他构想的闪电战计划当中,将要遇到列日要塞这个巨大的阻碍,德军推演了很多次,都不可能迅速攻破。一旦被烈日要塞守军拖住德军主力,那么就给了英法军队**时间,全力巩固防线,使得德军的闪电战术失败。
于是,斯蒂芬的计划被当做一份备用参考计划,德军不得不寻求其他作战方案了。
且说协约国兵棋推演之后,英法俄三**方自然要进行实地考察,然后再做进一步计划安排。
英法俄的特工进入世界铁路沿线地区,偷偷进行勘测和军事侦查,然后将情报上报给各自国家的军方。
其中,沙俄帝国在巴尔干地区活动频繁,借助这里的南斯拉夫人,很好的掩护了沙俄间谍的身份。
罗马尼亚,是奥斯曼帝国的附属国,但却有**自主权利。这从第九次俄土战争结束后,罗马尼亚就有了这项权利。
当时的国际环境是中华帝国没有跟沙俄帝国彻底敌对,而大英帝国和法兰西帝国当时牺牲奥斯曼帝国,换取沙俄帝国的合作,中华帝国想要拉拢奥斯曼帝国,于是没有阻止沙俄帝国、大英帝国和法兰西帝国三国一起欺负奥斯曼帝国。
如今中华帝国成功的将奥斯曼帝国拉拢到同盟国阵营了,那么对于昔日的俄土巴黎和约,自然要重新调整,会坚定的支持奥斯曼帝国,索要回当年失去的权益。
正因为有中华帝国和德意志帝国的撑腰,奥斯曼帝国的脾气也渐长了。
由于世界铁路通过罗马尼亚,中华帝国和德意志帝国都高度重视世界铁路在罗马尼亚境内的安全性,于是奥斯曼帝国看到了机会,不断加强对罗马尼亚的宗主国控制权。
要知道,罗马尼亚境内有大量的斯拉夫人,他们是亲俄的,另外就是罗马尼亚族人,只有少数的土耳其族。
以前是土耳其族统治着罗马尼亚,随着罗马尼亚**,土耳其族人已经失去了权利,以罗马尼亚族为代表的库扎领导人,一直想清算奥斯曼直接统治时制造的各种悲剧和仇恨。
其实,罗马尼亚人既不喜欢土耳其人,也不喜欢斯拉夫人,问题就在于目前土耳其人最拉仇恨,所以历史上的一战期间,罗马尼亚才会加入协约国,对抗奥斯曼帝国。
如今奥斯曼帝国在中华帝国和德意志帝国的支持下,暗地里打算从新统治罗马尼亚,将罗马尼亚重新纳入奥斯曼帝国版图之中,这引起了罗马尼亚人的强烈不满。
塞维林堡,罗马尼亚和塞尔维亚边境重镇,多瑙河由此经过,而中德修建的世界铁路也从这里经过,是重要的战略节点。
因为这里要穿过特兰西山脉,德意志帝国当初修建世界铁路时,为了赶工程进度(中华帝国提前两年修通),德国人放弃了开凿特兰西山脉隧道工程,在多瑙河上架设多座铁路桥,在罗马尼亚和塞尔维亚两国之间来回跨域通行。
这样虽然工程难度下降,使得世界铁路提前通车,但也埋下了隐患,那就是铁路在罗马尼亚和塞尔维亚两国之间来回穿梭,尤其是进入塞尔维亚后,那里聚居着跟多的斯拉夫人。
修建铁路时,罗马尼亚和塞尔维亚政府迫于德意志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压力,强拆斯拉夫人的居住区,而斯拉夫人背后是沙俄帝国,双方本就矛盾重重,在斯拉夫人的房屋被强拆后,矛盾立刻被激化。
罗马尼亚和塞尔维亚政府都收了德意志帝国的好处费,所以出动军警镇压,令这些老百姓背井离乡,或者被当做叛乱打死,或者坐牢。
一些斯拉夫人找到了沙俄帝国驻罗马尼亚和塞尔维亚领事馆,请求帮助,沙俄帝国一直觊觎巴尔干的领土,为此跟奥斯曼帝国打了几百年战争,但凡有点借口,都会插手的。
奥斯曼帝国有中德两国撑腰,沙俄帝国何尝没有英法美撑腰。
沙皇尼古拉二世承认,在海上不是中德两国的对手,但在陆地上,号称欧洲宪兵的沙俄军队,还从来没有服过谁,哪怕是德意志帝国陆军也不放在眼里。
至于中华帝国神策军,距离双方交火已经过去快二十年了,这么长时间的和平,已经让沙俄军队忘记中华帝**队有多厉害了,而且随着英法美对沙俄的军事援助和经济援助的加大,沙俄陆军获得了质的飞跃,战斗力大幅度提升。
有道是饱暖思****,沙俄军队强大起来了,就想着欺负别国。
不过奥斯曼帝国是同盟国成员国,沙俄帝国不敢轻易诉诸武力,因尼古拉二世不敢直接跟奥斯曼帝国开战了,但却可以在罗马尼亚和塞尔维亚境内,挑动斯拉夫人叛乱。
同时,中德的世界铁路穿过罗马尼亚和塞尔维亚,一旦爆发战争,沙俄帝国必须动员大军进攻这里,而尼古拉二世心中却希望调集大军同中华帝国决战,夺回远东出海口。至于德意志帝国,目前沙俄帝国实际上跟德意志帝国并无领土矛盾,而两国皇帝之间又是亲戚关系,所以尼古拉二世才会忽略德国。
因此,在尼古拉二世打算提前实行龙卷风计划,授意沙俄特工潜入罗马尼亚和塞尔维亚交界处的塞维林堡地区,暗中挑唆当地的斯拉夫人,给他们武装起来,让他们暴动,去破坏世界铁路,炸毁桥梁、山洞、铁轨等等。
在尼古拉二世看来,只要先破坏了世界铁路,直至战争爆发时都无法通车,那么沙俄军队就不用去执行龙卷风行动了,就可以腾出手来跟中华帝国一决胜负。
但尼古拉二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的暴动,竟然引爆了巴尔干战争。
公元1890年4月,协约国和同盟国的长期军事对峙,已经令全世界到处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尤其是在欧洲,同盟国的德意奥土四国连成一片,地跨欧亚大陆,将协约国英法俄切割开来,两大阵营的矛盾使得国家之间矛盾不断加深,斗争愈演愈烈。
而巴尔干地区,则是欧洲主要矛盾的凝聚地。因为这里是两大阵营各国民族的大交汇区,斯拉夫人、马其顿人、罗马人、布列塔人大杂烩,各有各的宗教信仰,三天一小打,一月一大打。
而沙俄帝国的特工偷偷将武器运给了在塞尔维亚和罗马尼亚的斯拉夫人,结果这些人迅速发动叛乱,破坏了世界铁路。
世界铁路关乎同盟国的核心利益,中华帝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四国一直通过世界铁路进行联系,80%的贸易交通线若是被切断,将损失惨重。尤其是后加入的意大利王国,短时间内就享受到了世界铁路给意大利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
同盟国集团顿时震怒,罗马尼亚和塞尔维亚两个小国立马吓尿了,急忙派兵镇压。
由于巴尔干半岛问题关乎很多国家,英法两国并不知道沙俄帝国偷偷在巴尔干挑唆,即便最后猜到,也不能指责沙俄什么,反而要支持沙俄帝国,把事情做完,目的要达到才行。
由于上一次俄土战争后,塞尔维亚、罗马尼亚都**了,但名义上还属于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帝国对其拥有宗主权。
于是希腊、保加利亚、黑山等民族也希望摆脱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像罗马尼亚等国拥有**,哪怕是名义上的**也好过被奴役。
尤其是希腊,被奥斯曼帝国征服后,苦不堪言,在英法的挑唆下,迅速联络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和黑山,组成了一个“巴尔干同盟”,一起反对奥斯曼帝国的统治。
原本只是塞尔维亚和罗马尼亚镇压国内的斯拉夫人,最后却因为英法俄三国的挑唆,迅速演变成整个巴尔干地区的**战争,规模迅速不受控制,塞尔维亚和罗马尼亚的军力有限,根本挡不住被英法武装起来的巴尔干同盟军。
奥斯曼帝国一直隔岸观火,直到巴尔干同盟成立,终于得到了出兵的借口,于是调集大军进行镇压。
在武器装备方面,巴尔干同盟军是英法先进武器装备,而奥斯曼帝**则是清一色的中华装备,性能先进。
可惜奥斯曼帝国********成风,战斗力太弱了,结果让巴尔干联军打得一败再败。(未完待续。)
全世界都被战争阴云说笼罩,吙药味道令人窒息。
同盟国峰会之后,协约国各成员国明确意识到了更严峻的挑战,为了打赢战争,他们不得不勒紧裤腰带,将一切资源投向军队,建造更多的战舰和更多的枪炮弹药,已经成为各国首要任务了。
不论是协约国,还是同盟国,都将注意力放在了全世界各个重要的战略节点上。
为了在战争爆发期间,切断中华帝国和德意志帝国之间的战略联系通道。
协约国集团将目光放在了世界铁路和苏伊士运河上。
世界铁路是中德两国合资修建,目前已经通车,将世界第一强国中华帝国和世界第三强国德意志帝国联系了起来,通过铁路联系,中德年贸易额度突破5亿人民币大关,德意志帝国更是成为了欧洲的中转站,大量中华帝国商品经德意志帝国商人的手,发往欧洲各地,这让中德两国赚得金银满钵,经济发展更快了,让协约国深深的嫉妒。
因此,协约国决定在战争爆发时,第一时间切断世界铁路,阻断中德两国的经贸和军事互相援助。
为此,协约国集团的英法俄三个主要欧洲国家,制定了在战时联合进攻世界铁路的作战计划,代号龙卷风。
龙卷风行动,以攻击世界铁路中东、巴尔干路段,切断中德之间的联系为作战目标。
要求英法俄三**队,分别在战时向巴尔干、外高加索、中东、西亚四地发动大规模地面进攻。
其中沙俄陆军为主力,承担三个方向的进攻,分别是从乌克兰方向进攻巴尔干的罗马尼亚,从外高加索的格鲁吉亚地区,进攻奥斯曼帝国的巴格达地区。
然后是英法俄三国联军,进攻奥斯曼帝国的中东地区,配合北线俄军,一起夹击巴格达至君士坦丁堡之间的铁路交通线。
同时,在西亚方向,英俄两国联军,将在西亚艾乌罕地区发动战役,破坏在艾乌罕境内的世界铁路,阻止中华帝**从西疆出兵,增援欧洲。
英法俄三**方,为此特别进行了一次兵棋推演,结果成功的破坏了世界铁路,阻断了中华帝国和德意志帝国之间的联系,将同盟国一分为二,为下一阶段协约国全面肢解同盟国,彻底打败同盟国奠定了基础。
这种兵棋推演,有些脱离实际了。
为了破坏世界铁路,协约国集团动员了一百多万大军,但兵棋推演却只让中华帝国的西疆军区出动了两镇兵力,人数不足四万,于是协约国以25倍兵力优势取胜了。
可是,一旦战争全面爆发,中华帝国将会全国进行战争总动员,兵力何止四万,一个西部战区就将出动百万大军,整个中华帝国十大战区,将能够动员一千万兵力。
这些,协约国都没有加入兵棋推演当中,完全是纸上谈兵,单方面**。
同样,德意志帝国也制定了进攻法兰西帝国和沙俄帝国的战略方针,斯蒂芬制定了一套作战计划,充分发挥德军的速度优势,大迂回战术穿插北欧各国,然后合围法兰西,用最快的速度摧毁法兰西帝国的抵抗,然后以海军阻隔英军登陆,腾出手来调兵投入西线战场,同沙俄军队厮杀,最终取得胜利。
斯蒂芬计划就是历史上希特勒采取的闪电战术,虽然德意志国防部采纳了这个计划,但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因为闪电战在这个时代,还有巨大的局限性。
比如,如何让军队做到快速机动,虽然斯蒂芬解释称可以学习中华帝国的龙骑兵团建制,那就是一个快速机动的部队。
不过,当俾斯麦再问如何解决快速机动中的火力问题,即碰到敌军,如何快速打垮敌军?若是碰到敌军坚固要塞阻挡,如何快速攻破要塞,如果拖延了时间,那闪电战不但发挥不出效果,反而会把德军拖垮,陷入巨大的战略危险当中。
面对这个问题时,斯蒂芬无言以对,因为在他构想的闪电战计划当中,将要遇到列日要塞这个巨大的阻碍,德军推演了很多次,都不可能迅速攻破。一旦被烈日要塞守军拖住德军主力,那么就给了英法军队**时间,全力巩固防线,使得德军的闪电战术失败。
于是,斯蒂芬的计划被当做一份备用参考计划,德军不得不寻求其他作战方案了。
且说协约国兵棋推演之后,英法俄三**方自然要进行实地考察,然后再做进一步计划安排。
英法俄的特工进入世界铁路沿线地区,偷偷进行勘测和军事侦查,然后将情报上报给各自国家的军方。
其中,沙俄帝国在巴尔干地区活动频繁,借助这里的南斯拉夫人,很好的掩护了沙俄间谍的身份。
罗马尼亚,是奥斯曼帝国的附属国,但却有**自主权利。这从第九次俄土战争结束后,罗马尼亚就有了这项权利。
当时的国际环境是中华帝国没有跟沙俄帝国彻底敌对,而大英帝国和法兰西帝国当时牺牲奥斯曼帝国,换取沙俄帝国的合作,中华帝国想要拉拢奥斯曼帝国,于是没有阻止沙俄帝国、大英帝国和法兰西帝国三国一起欺负奥斯曼帝国。
如今中华帝国成功的将奥斯曼帝国拉拢到同盟国阵营了,那么对于昔日的俄土巴黎和约,自然要重新调整,会坚定的支持奥斯曼帝国,索要回当年失去的权益。
正因为有中华帝国和德意志帝国的撑腰,奥斯曼帝国的脾气也渐长了。
由于世界铁路通过罗马尼亚,中华帝国和德意志帝国都高度重视世界铁路在罗马尼亚境内的安全性,于是奥斯曼帝国看到了机会,不断加强对罗马尼亚的宗主国控制权。
要知道,罗马尼亚境内有大量的斯拉夫人,他们是亲俄的,另外就是罗马尼亚族人,只有少数的土耳其族。
以前是土耳其族统治着罗马尼亚,随着罗马尼亚**,土耳其族人已经失去了权利,以罗马尼亚族为代表的库扎领导人,一直想清算奥斯曼直接统治时制造的各种悲剧和仇恨。
其实,罗马尼亚人既不喜欢土耳其人,也不喜欢斯拉夫人,问题就在于目前土耳其人最拉仇恨,所以历史上的一战期间,罗马尼亚才会加入协约国,对抗奥斯曼帝国。
如今奥斯曼帝国在中华帝国和德意志帝国的支持下,暗地里打算从新统治罗马尼亚,将罗马尼亚重新纳入奥斯曼帝国版图之中,这引起了罗马尼亚人的强烈不满。
塞维林堡,罗马尼亚和塞尔维亚边境重镇,多瑙河由此经过,而中德修建的世界铁路也从这里经过,是重要的战略节点。
因为这里要穿过特兰西山脉,德意志帝国当初修建世界铁路时,为了赶工程进度(中华帝国提前两年修通),德国人放弃了开凿特兰西山脉隧道工程,在多瑙河上架设多座铁路桥,在罗马尼亚和塞尔维亚两国之间来回跨域通行。
这样虽然工程难度下降,使得世界铁路提前通车,但也埋下了隐患,那就是铁路在罗马尼亚和塞尔维亚两国之间来回穿梭,尤其是进入塞尔维亚后,那里聚居着跟多的斯拉夫人。
修建铁路时,罗马尼亚和塞尔维亚政府迫于德意志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压力,强拆斯拉夫人的居住区,而斯拉夫人背后是沙俄帝国,双方本就矛盾重重,在斯拉夫人的房屋被强拆后,矛盾立刻被激化。
罗马尼亚和塞尔维亚政府都收了德意志帝国的好处费,所以出动军警镇压,令这些老百姓背井离乡,或者被当做叛乱打死,或者坐牢。
一些斯拉夫人找到了沙俄帝国驻罗马尼亚和塞尔维亚领事馆,请求帮助,沙俄帝国一直觊觎巴尔干的领土,为此跟奥斯曼帝国打了几百年战争,但凡有点借口,都会插手的。
奥斯曼帝国有中德两国撑腰,沙俄帝国何尝没有英法美撑腰。
沙皇尼古拉二世承认,在海上不是中德两国的对手,但在陆地上,号称欧洲宪兵的沙俄军队,还从来没有服过谁,哪怕是德意志帝国陆军也不放在眼里。
至于中华帝国神策军,距离双方交火已经过去快二十年了,这么长时间的和平,已经让沙俄军队忘记中华帝**队有多厉害了,而且随着英法美对沙俄的军事援助和经济援助的加大,沙俄陆军获得了质的飞跃,战斗力大幅度提升。
有道是饱暖思****,沙俄军队强大起来了,就想着欺负别国。
不过奥斯曼帝国是同盟国成员国,沙俄帝国不敢轻易诉诸武力,因尼古拉二世不敢直接跟奥斯曼帝国开战了,但却可以在罗马尼亚和塞尔维亚境内,挑动斯拉夫人叛乱。
同时,中德的世界铁路穿过罗马尼亚和塞尔维亚,一旦爆发战争,沙俄帝国必须动员大军进攻这里,而尼古拉二世心中却希望调集大军同中华帝国决战,夺回远东出海口。至于德意志帝国,目前沙俄帝国实际上跟德意志帝国并无领土矛盾,而两国皇帝之间又是亲戚关系,所以尼古拉二世才会忽略德国。
因此,在尼古拉二世打算提前实行龙卷风计划,授意沙俄特工潜入罗马尼亚和塞尔维亚交界处的塞维林堡地区,暗中挑唆当地的斯拉夫人,给他们武装起来,让他们暴动,去破坏世界铁路,炸毁桥梁、山洞、铁轨等等。
在尼古拉二世看来,只要先破坏了世界铁路,直至战争爆发时都无法通车,那么沙俄军队就不用去执行龙卷风行动了,就可以腾出手来跟中华帝国一决胜负。
但尼古拉二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的暴动,竟然引爆了巴尔干战争。
公元1890年4月,协约国和同盟国的长期军事对峙,已经令全世界到处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尤其是在欧洲,同盟国的德意奥土四国连成一片,地跨欧亚大陆,将协约国英法俄切割开来,两大阵营的矛盾使得国家之间矛盾不断加深,斗争愈演愈烈。
而巴尔干地区,则是欧洲主要矛盾的凝聚地。因为这里是两大阵营各国民族的大交汇区,斯拉夫人、马其顿人、罗马人、布列塔人大杂烩,各有各的宗教信仰,三天一小打,一月一大打。
而沙俄帝国的特工偷偷将武器运给了在塞尔维亚和罗马尼亚的斯拉夫人,结果这些人迅速发动叛乱,破坏了世界铁路。
世界铁路关乎同盟国的核心利益,中华帝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四国一直通过世界铁路进行联系,80%的贸易交通线若是被切断,将损失惨重。尤其是后加入的意大利王国,短时间内就享受到了世界铁路给意大利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
同盟国集团顿时震怒,罗马尼亚和塞尔维亚两个小国立马吓尿了,急忙派兵镇压。
由于巴尔干半岛问题关乎很多国家,英法两国并不知道沙俄帝国偷偷在巴尔干挑唆,即便最后猜到,也不能指责沙俄什么,反而要支持沙俄帝国,把事情做完,目的要达到才行。
由于上一次俄土战争后,塞尔维亚、罗马尼亚都**了,但名义上还属于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帝国对其拥有宗主权。
于是希腊、保加利亚、黑山等民族也希望摆脱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像罗马尼亚等国拥有**,哪怕是名义上的**也好过被奴役。
尤其是希腊,被奥斯曼帝国征服后,苦不堪言,在英法的挑唆下,迅速联络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和黑山,组成了一个“巴尔干同盟”,一起反对奥斯曼帝国的统治。
原本只是塞尔维亚和罗马尼亚镇压国内的斯拉夫人,最后却因为英法俄三国的挑唆,迅速演变成整个巴尔干地区的**战争,规模迅速不受控制,塞尔维亚和罗马尼亚的军力有限,根本挡不住被英法武装起来的巴尔干同盟军。
奥斯曼帝国一直隔岸观火,直到巴尔干同盟成立,终于得到了出兵的借口,于是调集大军进行镇压。
在武器装备方面,巴尔干同盟军是英法先进武器装备,而奥斯曼帝**则是清一色的中华装备,性能先进。
可惜奥斯曼帝国********成风,战斗力太弱了,结果让巴尔干联军打得一败再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