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私大明 作者:北冥老鱼
宁王朱宸濠造反了,虽然比历史上晚了两年,而且大明也早已经不是之前那个风雨飘摇的王朝,但是这个野心勃勃的家伙却最终还是被皇位冲昏了头,在南昌举旗造反,打出来的旗号更是可笑,竟然说正德和周重都不是先皇的儿子,他要恢复大明朱氏王朝的正统。
对于这个宁王,周重一直都抱有戒心,特别是上次在北京见过一面后,周重就开始着手压制宁王的势力,只是当时他的主要力量都集中在海上,所以对位于南昌的宁王影响比较小,只有后来他恢复了身份,成为赵王和监国之后,才开始对宁王进行真正的抑制。
另外周重也数次向正德警示宁王有不臣之心,只是正德表面上虽然表示自己会注意的,但实际上根本没放在心上,甚至连周重提出的削减宁王府护卫的提议,也被正德嘻嘻哈哈的给打断了,后来周重又提了几次,但正德都不重视,周重对此也很是无奈。
其实也不怪正德,当初孝宗皇帝去世时,正德接任皇帝之位才刚刚十五岁,而且由于孝宗与张皇后的溺爱,使得正德的心性就像是一个没长大的孩子,平时只知道玩乐,结果现在父亲去世,让他感觉像是少了最大的依靠一般,整个人都变得有些迷茫无助。
也就在这个时候,比正德大十岁的宁王朱宸濠出现了,不但经常给正德送好玩的东西,甚至还经常陪着正德聊天解闷,虽然朱宸濠是抱有自己的目的接近正德,但他的出现,却是填补了正德缺少的亲情,甚至在正德心中。朱宸濠就相当于他的父兄,再加上正德又是个比较重视亲情的人,所以宁王在正德的心中,一直都是个无法取代的角色。这也是宁王为何可以几次三番离开南昌进京的原因。若是换成其它的藩王,恐怕连自己的封地都出不去。更别说进京了。
正德对朱宸濠的纵容,使得周重对宁王的压制并不是很顺利,只能用从外围清剿一引起宁王的势力,比如朱宸濠为了筹集造反用的钱财。竟然招募了许多江湖人物,特别是太湖中的水盗,几乎全都制造了宁王府,这也使得南昌一带盗匪横行,无数人家被盗匪袭击,从而导致家破人亡。
说起来这些年随着大明各方面的好转,全国各地的情况也都在逐步提升。不少地方都呈现出一副繁荣的景象,但是唯独南昌一带的情况非但没有好转,反而还有不少当地的百姓拖家带口背井离乡,逃到宁波、松江一带的沿海地区谋生。甚至还有不少南昌的百姓主动加入海外移民计划,带着全家迁移到海外生活,毕竟海外的环境虽然不太安稳,但总比生活在强盗的刀口下要安全的多。
另外江西和南京的官员也早就发觉了宁王的异动,数次上书朝廷,指出宁王有不臣之心,比如身为江西巡抚的孙遂,就七次上书朝廷,报告宁王谋反的事实,但是朱宸濠不但与正德打下了感情基础,而且还收买了正德身边的心腹钱宁,钱宁不但向他泄露了正德的一举一动,而且还帮他拦截了地方官员对他的弹劾。
甚至钱宁还把江西的锦衣卫送给宁王指挥,不少江西的官员因为不愿意依附宁王,结果遭到宁王的报复,很多人都是死的不明不白,甚至连致仕的大学士费宏,也差点死在宁王的手中,而这些事情很多都是宁王指挥锦衣卫帮他做的。
可以说在江西特别是南昌一带,宁王就是皇帝,他的命令比正德的圣旨还要有用,当地的官员也要看宁王的脸色行事,一不小心就可能引来杀身之祸。另外宁王手下还有两个谋士,分别为李士实与刘养正,这两人帮着宁王出谋划策,为造反做着积极的准备。
周重恢复了赵王的身份后,就开始着手清除朱宸濠的势力,他先是命大军以剿匪为名进入江西,把那些依附于宁王的湖盗土匪一清理干净,然后用经济手段打击宁王府的经济收入,甚至还特意派人在南昌宣传,号召当地的百姓都迁移出去,虽然这显然有些不太可能,但是南昌的人越少,朱宸濠的影响力也越小,日后就算是造反,也难以形成规模。
也许正是周重的压制,使得朱宸濠不敢再轻举妄动,毕竟以前他敢肆无忌惮的扩张势力,那是因为他知道大明的顶层已经被他收买过来,正德也对自己十分放心,可是现在却忽然出现了一个赵王,而且地位仅在正德之下,对自己也抱有戒心,所以他只能收缩力量,希望可以慢慢的让周重淡忘自己的存在。
可惜周重却十分清楚朱宸濠以后会做什么,所以他一刻也没有放松对朱宸濠的警惕,甚至在他成为监国后,再次加大对藩王的控制力度,而宁王府正是他关注的主要地方,比如之前的官吏改革,宁王安插的一些官员全都被周重给清理了出去,再加上钱宁在正德面前失宠,又跑到宣府和辽东,这也让朱宸濠失去了对京城情况的了解。
随着周重对朱宸濠的不断打击,宁王府好不容易积累下来的势力受到极大的损害,特别是那些水匪盗贼,在外面根本立不住脚,最后不得不向朱宸濠求救,而朱宸濠也需要这些人日后为自己卖命,所以就把这些人给藏到王府中,他的王府经过数次扩张,几乎占据了小半个南昌城,藏进去几万人也是绰绰有余。
朱宸濠眼看着自己的实力不断受损,他也知道周重肯定是抓到了自己造反的铁证,所以才会如此不留余地的打击自己,这让他也是又惊又怒,若是换做以前,他肯定会跑到正德面前哭诉,然后倒打一耙,可是周重是正德的亲弟弟,血缘上比他要近多了,所以就算他去正德面前告状,最后恐怕也是自取其辱。
当年第一任宁王名叫朱权,他是朱棣的弟弟,而且与朱棣一样,都是手握重兵的藩王,当初朱棣造反之时,起兵胁迫朱权,并许诺日后平分天下,结果朱权无奈之下,只得同意出兵,可是后来朱棣夺得天下后,却绝口不提平分天下的事,并且还把朱权夺去兵权,并送到南昌为王,当时朱权才25岁,却不得不与在酒色中虚度自己的一生。
朱权文武双全,当年跟着朱元璋时也是战功赫赫,后来在南昌之时,只能以经子、九流、星历、医卜、黄老诸术自娱,这也让他心中十分甘,可惜当时朱棣强盛,他也根本没有任何机会,所以只能老老实实的做个藩王,只是他想夺回属于自己一半江山的野心却从来没有熄灭过。
朱权死后,他的子孙也继承了他的遗志,一直寻找机会准备夺回属于自己的江山,结果到了朱宸濠这一代时,终于让他等到了机会,可以说朱宸濠身负着历代宁王的遗志,而且他也为此几乎付出了前半生的代价,无论如何也不会放弃。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在朱宸濠在看到宁王府的势力在周重的打击下不断萎缩,大明也一天强似一天,若是再这么下去的话,他就更没有造反的机会了,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已经变得有些疯狂的朱宸濠不顾手下谋士的反对,毅然决然的突然起兵造反。
周重也没想到朱宸濠会这么疯狂,竟然会在局面不利的情况下起兵造反,这让他一时间也有些措手不及,特别是现在大明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征服北方草原和发展海贸上,因此对国内的关注也就少了一些。
南方的兵力本来就弱,之前周重虽然派驻了一些军队进入江西剿匪,但这些军队都是从以前南方军队中抽调出来,刚刚组建而成的军队,这些军队中虽然有一些军校毕业的学员,但手下的士卒别说和精锐的边军相比了,连北方一些地方的驻军都比不上,最多也只能欺负一下那些土匪,而且还要数倍于对方的兵力才行。
可是现在宁王朱宸濠造反,杀巡抚孙燧、江西按察副使许逵,然后组建大军,号称十万,虽然实际的兵力肯定没有这么多,但是五六万还是有的,这些造反的军队少部分是朱宸濠以前的私兵,另外还有一部分是收拢的土匪水贼,再加上被他们逼迫造反的普通百姓,乘船沿着长江而下攻打安庆,看样子他想学当年的太祖朱元璋,先取南京,而后凭借着长江天险,就算无法夺取大明的皇位,至少也可以与大明划江而治。
按照原来的历史上,朱宸濠之乱发生之后,时任汀赣巡抚、佥都御史的王守仁立刻组织兵力,举兵勤王,并且使用釜底抽薪之计,并没有先去救南京,而是兵发南昌,先把朱宸濠的老巢给抄了,结果当时攻打安庆的朱宸濠只得回兵相救,可惜在南昌东北的黄家渡时,王守仁大败朱宸濠,此一战也奠定了朱宸濠的败亡,只是现在的历史已经改变,王守仁一直在京城中任职,根本没有机会平叛,在这种情况下,又有谁可以阻拦朱宸濠的大军呢?
宁王朱宸濠造反了,虽然比历史上晚了两年,而且大明也早已经不是之前那个风雨飘摇的王朝,但是这个野心勃勃的家伙却最终还是被皇位冲昏了头,在南昌举旗造反,打出来的旗号更是可笑,竟然说正德和周重都不是先皇的儿子,他要恢复大明朱氏王朝的正统。
对于这个宁王,周重一直都抱有戒心,特别是上次在北京见过一面后,周重就开始着手压制宁王的势力,只是当时他的主要力量都集中在海上,所以对位于南昌的宁王影响比较小,只有后来他恢复了身份,成为赵王和监国之后,才开始对宁王进行真正的抑制。
另外周重也数次向正德警示宁王有不臣之心,只是正德表面上虽然表示自己会注意的,但实际上根本没放在心上,甚至连周重提出的削减宁王府护卫的提议,也被正德嘻嘻哈哈的给打断了,后来周重又提了几次,但正德都不重视,周重对此也很是无奈。
其实也不怪正德,当初孝宗皇帝去世时,正德接任皇帝之位才刚刚十五岁,而且由于孝宗与张皇后的溺爱,使得正德的心性就像是一个没长大的孩子,平时只知道玩乐,结果现在父亲去世,让他感觉像是少了最大的依靠一般,整个人都变得有些迷茫无助。
也就在这个时候,比正德大十岁的宁王朱宸濠出现了,不但经常给正德送好玩的东西,甚至还经常陪着正德聊天解闷,虽然朱宸濠是抱有自己的目的接近正德,但他的出现,却是填补了正德缺少的亲情,甚至在正德心中。朱宸濠就相当于他的父兄,再加上正德又是个比较重视亲情的人,所以宁王在正德的心中,一直都是个无法取代的角色。这也是宁王为何可以几次三番离开南昌进京的原因。若是换成其它的藩王,恐怕连自己的封地都出不去。更别说进京了。
正德对朱宸濠的纵容,使得周重对宁王的压制并不是很顺利,只能用从外围清剿一引起宁王的势力,比如朱宸濠为了筹集造反用的钱财。竟然招募了许多江湖人物,特别是太湖中的水盗,几乎全都制造了宁王府,这也使得南昌一带盗匪横行,无数人家被盗匪袭击,从而导致家破人亡。
说起来这些年随着大明各方面的好转,全国各地的情况也都在逐步提升。不少地方都呈现出一副繁荣的景象,但是唯独南昌一带的情况非但没有好转,反而还有不少当地的百姓拖家带口背井离乡,逃到宁波、松江一带的沿海地区谋生。甚至还有不少南昌的百姓主动加入海外移民计划,带着全家迁移到海外生活,毕竟海外的环境虽然不太安稳,但总比生活在强盗的刀口下要安全的多。
另外江西和南京的官员也早就发觉了宁王的异动,数次上书朝廷,指出宁王有不臣之心,比如身为江西巡抚的孙遂,就七次上书朝廷,报告宁王谋反的事实,但是朱宸濠不但与正德打下了感情基础,而且还收买了正德身边的心腹钱宁,钱宁不但向他泄露了正德的一举一动,而且还帮他拦截了地方官员对他的弹劾。
甚至钱宁还把江西的锦衣卫送给宁王指挥,不少江西的官员因为不愿意依附宁王,结果遭到宁王的报复,很多人都是死的不明不白,甚至连致仕的大学士费宏,也差点死在宁王的手中,而这些事情很多都是宁王指挥锦衣卫帮他做的。
可以说在江西特别是南昌一带,宁王就是皇帝,他的命令比正德的圣旨还要有用,当地的官员也要看宁王的脸色行事,一不小心就可能引来杀身之祸。另外宁王手下还有两个谋士,分别为李士实与刘养正,这两人帮着宁王出谋划策,为造反做着积极的准备。
周重恢复了赵王的身份后,就开始着手清除朱宸濠的势力,他先是命大军以剿匪为名进入江西,把那些依附于宁王的湖盗土匪一清理干净,然后用经济手段打击宁王府的经济收入,甚至还特意派人在南昌宣传,号召当地的百姓都迁移出去,虽然这显然有些不太可能,但是南昌的人越少,朱宸濠的影响力也越小,日后就算是造反,也难以形成规模。
也许正是周重的压制,使得朱宸濠不敢再轻举妄动,毕竟以前他敢肆无忌惮的扩张势力,那是因为他知道大明的顶层已经被他收买过来,正德也对自己十分放心,可是现在却忽然出现了一个赵王,而且地位仅在正德之下,对自己也抱有戒心,所以他只能收缩力量,希望可以慢慢的让周重淡忘自己的存在。
可惜周重却十分清楚朱宸濠以后会做什么,所以他一刻也没有放松对朱宸濠的警惕,甚至在他成为监国后,再次加大对藩王的控制力度,而宁王府正是他关注的主要地方,比如之前的官吏改革,宁王安插的一些官员全都被周重给清理了出去,再加上钱宁在正德面前失宠,又跑到宣府和辽东,这也让朱宸濠失去了对京城情况的了解。
随着周重对朱宸濠的不断打击,宁王府好不容易积累下来的势力受到极大的损害,特别是那些水匪盗贼,在外面根本立不住脚,最后不得不向朱宸濠求救,而朱宸濠也需要这些人日后为自己卖命,所以就把这些人给藏到王府中,他的王府经过数次扩张,几乎占据了小半个南昌城,藏进去几万人也是绰绰有余。
朱宸濠眼看着自己的实力不断受损,他也知道周重肯定是抓到了自己造反的铁证,所以才会如此不留余地的打击自己,这让他也是又惊又怒,若是换做以前,他肯定会跑到正德面前哭诉,然后倒打一耙,可是周重是正德的亲弟弟,血缘上比他要近多了,所以就算他去正德面前告状,最后恐怕也是自取其辱。
当年第一任宁王名叫朱权,他是朱棣的弟弟,而且与朱棣一样,都是手握重兵的藩王,当初朱棣造反之时,起兵胁迫朱权,并许诺日后平分天下,结果朱权无奈之下,只得同意出兵,可是后来朱棣夺得天下后,却绝口不提平分天下的事,并且还把朱权夺去兵权,并送到南昌为王,当时朱权才25岁,却不得不与在酒色中虚度自己的一生。
朱权文武双全,当年跟着朱元璋时也是战功赫赫,后来在南昌之时,只能以经子、九流、星历、医卜、黄老诸术自娱,这也让他心中十分甘,可惜当时朱棣强盛,他也根本没有任何机会,所以只能老老实实的做个藩王,只是他想夺回属于自己一半江山的野心却从来没有熄灭过。
朱权死后,他的子孙也继承了他的遗志,一直寻找机会准备夺回属于自己的江山,结果到了朱宸濠这一代时,终于让他等到了机会,可以说朱宸濠身负着历代宁王的遗志,而且他也为此几乎付出了前半生的代价,无论如何也不会放弃。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在朱宸濠在看到宁王府的势力在周重的打击下不断萎缩,大明也一天强似一天,若是再这么下去的话,他就更没有造反的机会了,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已经变得有些疯狂的朱宸濠不顾手下谋士的反对,毅然决然的突然起兵造反。
周重也没想到朱宸濠会这么疯狂,竟然会在局面不利的情况下起兵造反,这让他一时间也有些措手不及,特别是现在大明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征服北方草原和发展海贸上,因此对国内的关注也就少了一些。
南方的兵力本来就弱,之前周重虽然派驻了一些军队进入江西剿匪,但这些军队都是从以前南方军队中抽调出来,刚刚组建而成的军队,这些军队中虽然有一些军校毕业的学员,但手下的士卒别说和精锐的边军相比了,连北方一些地方的驻军都比不上,最多也只能欺负一下那些土匪,而且还要数倍于对方的兵力才行。
可是现在宁王朱宸濠造反,杀巡抚孙燧、江西按察副使许逵,然后组建大军,号称十万,虽然实际的兵力肯定没有这么多,但是五六万还是有的,这些造反的军队少部分是朱宸濠以前的私兵,另外还有一部分是收拢的土匪水贼,再加上被他们逼迫造反的普通百姓,乘船沿着长江而下攻打安庆,看样子他想学当年的太祖朱元璋,先取南京,而后凭借着长江天险,就算无法夺取大明的皇位,至少也可以与大明划江而治。
按照原来的历史上,朱宸濠之乱发生之后,时任汀赣巡抚、佥都御史的王守仁立刻组织兵力,举兵勤王,并且使用釜底抽薪之计,并没有先去救南京,而是兵发南昌,先把朱宸濠的老巢给抄了,结果当时攻打安庆的朱宸濠只得回兵相救,可惜在南昌东北的黄家渡时,王守仁大败朱宸濠,此一战也奠定了朱宸濠的败亡,只是现在的历史已经改变,王守仁一直在京城中任职,根本没有机会平叛,在这种情况下,又有谁可以阻拦朱宸濠的大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