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国千娇 作者:西风紧
金祥殿内,王朴和魏仁溥跪伏在地,叩拜道:“请陛下降罪。”
北汉国已派使者来到东京,指责大周派人在晋阳城偷偷摸摸做那奸_细勾当,有失体面。两国虽互为敌国,但明面上的言辞来往也是有点讲究的,比如北汉就一向以中原正统自居,指责大周郭家篡夺皇位。
然后派到北汉的奸细头目也逃回了东京。因为下面被逮住的细作被逼_供,暴露了很多人的行踪,整个北汉的细作人马都在晋阳呆不住了。
显然这是一次失败的行动。郭绍当时事儿挺多,没有亲自策划,又相信王朴的能力、便将此事交给枢密院去办……但枢密院的人只知斥候,不知“间谍”为何物,干得十分粗糙。所以枢密使、副使都来请罪。
郭绍看了一眼跪伏在地的王朴,心里虽然不满,但他不会因为一件事就动摇和这个大臣的关系,当下便亲自上前扶起,道:“你们都起来罢。”
王朴等人起身,王朴皱着眉头,有点懊恼:“细作首领还是很有能耐,我这才放心把事儿交给他。不料他用人不当……也怪老臣疏忽大意了,当时心急着办,没仔细筛选那些人。”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郭绍没有发火,因为这里没有外人,他心里还记着在登基前王朴多次出谋划策的功劳,况且王朴等人认错的态度很好。
郭绍站起身来,踱了几步,转头看了一眼侍立在旁边一言不发的京娘。她穿着一身紫色的圆领袍,头上戴着幞头,很放松大气地站在那里。
前阵子刚刚登基诸事繁多,他注意力分散,根本没有心思每一件事都亲自去琢磨细节……他再次认识到,新事物从无到有不是那么容易,连王朴这么聪明的人都干不好;或许原因在于世人没有经验。从古到今,有派遣过刺客、有过奸细,但是像郭绍的意愿里那种系统化成组织的间谍团队还没出现过。
正如王朴所言,他认为某个人有能耐,就派遣那个人去;事情的成败是寄托在个人的能力之上,而不是一个组织的严密和合作,摊子一铺开就容易出问题。
不过京娘因为以前在郭绍身边,明白他的意图,从秦凤之战、东京兵变时她都干得很好。郭绍当下便不再多虑,他说道:“我想让京娘以内侍的身份,暂且监领兵曹司。”
王朴等因为刚刚办砸了事,当下便没有吭声。京娘抱拳道:“遵命。”
郭绍又道:“兵曹司的人可以从断案的官吏、捕快这些人里挑选,要培养专门干这一行的人。再别临时弄一些行伍里的武夫来干了,细致活儿,他们干不了。”
众人忙躬身应答道:“喏。”
郭绍道:“京娘知道怎么安排,派到国门之外的组织,要注意联络的法子。这回就是没管好,一人被逮,顺藤摸瓜一大群人全完蛋!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如此容易被破坏组织,不是长久之计。”
他稍微一想,就想明白那个急着去刺杀赵匡胤的奸细、肯定是冲着悬赏利益去的,便额外提醒道,“下旨,今后兵曹司相关的人,违抗了命令,什么悬赏都不能兑现!”
王朴又问:“北汉来的使节,陛下之意,以何种态度回应?”
郭绍沉吟片刻:“二位大臣以为该如何回应?”
魏仁溥淡定道:“北汉小国,还敢来指责我朝!臣进言,反过去问罪北汉主,收留庇护我朝逆贼,又该怎么说?可正大光明陈述赵贼的罪状,逼北汉国交出此人。”
郭绍听罢这个法子,大为受用,因为这样的态度能保住面子。
王朴此时的表情有些沮丧,之前的细作确实是他在掌权,当下便不言语。魏仁溥却侃侃而谈:“我朝兵强马壮、疆域辽阔,当今天下,谁武力强谁有理,不必和北汉国以口舌之争!辽国现在不一定能保护得了北汉国,此时北汉主也提心吊胆。陛下且看晋阳所在之地……”
郭绍的书房里挂着很多图,他一转身,就看到了一副图。魏仁溥道:“北汉国的要害之处在晋阳(太原),北部忻、代诸州土地更加贫瘠,人烟稀少。可晋阳近南方,距离大周国境不过百里;大周从辽州北伐,克日可至晋阳……反观辽国的援兵,从草原到云州、再通忻代,至晋阳,路程遥远超过千里之遥。辽军没法以大军长期增援北汉国作战。”
郭绍听得频频点头,他也认为打北汉,辽国的增援人马不会太多……不是北汉国不重要,而是辽国的代价太大;在北汉国维持不了长期作战,给养就难以解决。
魏仁溥道:“当此之时,朝廷以武力恐_吓北汉,让他们派人来谈,拿赵贼作为筹码议和。”
郭绍随口问道:“若是北汉国屈服,把赵匡胤押送到东京,那征北汉之事又当如何?”
魏仁溥一本正经道:“另外找名义开战……”
郭绍听着感觉有点奇怪,就好像两个人吵架,其中一方吵输了就干脆开始动手……不过大周似乎一向这么干,几次攻打蜀国、南唐,也不是因为没惹了,想打的时候总是有借口。
郭绍当下便点头道:“如此做法,甚妥。”
他当下又道:“派人安排一下,明日召见北汉使臣,我想亲眼见识一下北汉国的人。”
……处理完一天的事,郭绍回到蓄恩殿,今日轮到侍寝的人是杨月娥。但是他此刻的兴致不高,什么都提不起兴趣,连院子里的铁匠活儿,他也不想不动了。
太阳还没下山,郭绍便早早地呆在屋子里休息。一时间,他忽然觉得皇宫里很烦躁,每天好像没做什么事、却觉得一刻也不轻松。
还有这地方,郭绍觉得很闷,有压抑之感。蓄恩殿有道矮围墙,外面还有一道内宫墙,更外面还有高墙……他觉得好像被幽禁在了无数的宫殿建筑和宫墙之类,像个囚犯一般。
但郭绍暂时不愿意轻易出宫去散心,主要是和北汉国局势日渐紧张,他有点担心安全。
呆坐了一会儿,郭绍想起清虚正在三清殿,好几个月没理会这个小道士了;他脑子里浮现出了古鼎青烟、清静无为的气氛。一时间想清净一下内心。
左右没事,郭绍当下便下旨,准备车驾要去三清殿。
及至三清殿,郭绍被禀报,殿主(三清殿封给了清虚)正在睡觉,叫她还不起来。一旁的李尚宫道:“陛下,妾身去把她拉起来面圣。”
郭绍立刻说道:“别为难她了,我就在这里坐坐。”
他在一尊不知什么神仙的神像前,在蒲团上坐下来。众人忙退到殿外,不敢打搅皇帝的雅兴。郭绍心里想,能在皇帝来了还睡觉的人,大概也只有那个小道姑了;天下最轻松,最看得开的人,估计也是她。
就在这时,一个身穿灰布道袍的妇人缓缓走了过来,跪伏在旁边道:“贫道叩见陛下,太贵妃娘娘听说陛下临三清殿,吩咐贫道代为问安。”
“太贵妃……”郭绍沉吟道,猛然一下没想起是谁。
女道士道:“太贵妃娘娘是太祖时的贵妃,住在万福宫,娘娘六根清净、笃信道家,端慈皇后娘娘准她到三清殿清修,道号‘玄真仙师’。”
郭绍这时才想起来了,太贵妃张氏就是曹彬的姨娘,他隐约记得自己确实收到过一份上书,就是张氏想去三清殿修道的内容。当时他不想乱干涉后宫,叫宦官送去给符金盏处理了。
如今听来符金盏已经准许了张氏的要求。郭绍只在一瞬间有种直觉:张氏挺取巧的,她如果想出万福宫,会变成符金盏的长辈;但出家修行,在三清殿就不一样了……不过郭绍对这种直觉没认真,他觉得自己这阵子用_脑过度,心思太多了点。
郭绍从未见过太祖的嫔妃,脑子里本能地浮现出了一个慈眉善目的老妇人形象。他虽为见过,但对张氏没有坏印象……一则,因为她是曹彬的姨娘,可能是爱屋及乌罢,郭绍对曹彬印象不错,他喜欢这种有仁义爱人之心、能约束部下,又有军事才能的将领。二则,张氏是太祖的妻妾,郭绍对大周太祖郭威没什么坏印象,觉得是一个值得尊敬的英雄人物,而且他还继承了太祖的江山,内心多少有点感恩心态。要是郭绍对太祖有成见,也不会毫无压力地自认太祖之侄了。
而且张氏虽是长辈,毕竟是个长年幽居冷宫的妇人,郭绍是没有什么威胁感的。
一个慈眉善目的叫人尊敬的老妇,又懂清静无为的大道。忽然郭绍有点想见了,也许在烦躁的俗事之余,听这等人物谈谈道家,也是不错的事。
郭绍觉得面前的神像和这大殿挺无趣的,当下便站了起来,说道:“你帮我引见一下,我想见见太贵妃。”
女道士拜道:“陛下稍候,贫道告知太贵妃娘娘一声,问问她。”
郭绍道:“她是长辈,应该先通报的。”
金祥殿内,王朴和魏仁溥跪伏在地,叩拜道:“请陛下降罪。”
北汉国已派使者来到东京,指责大周派人在晋阳城偷偷摸摸做那奸_细勾当,有失体面。两国虽互为敌国,但明面上的言辞来往也是有点讲究的,比如北汉就一向以中原正统自居,指责大周郭家篡夺皇位。
然后派到北汉的奸细头目也逃回了东京。因为下面被逮住的细作被逼_供,暴露了很多人的行踪,整个北汉的细作人马都在晋阳呆不住了。
显然这是一次失败的行动。郭绍当时事儿挺多,没有亲自策划,又相信王朴的能力、便将此事交给枢密院去办……但枢密院的人只知斥候,不知“间谍”为何物,干得十分粗糙。所以枢密使、副使都来请罪。
郭绍看了一眼跪伏在地的王朴,心里虽然不满,但他不会因为一件事就动摇和这个大臣的关系,当下便亲自上前扶起,道:“你们都起来罢。”
王朴等人起身,王朴皱着眉头,有点懊恼:“细作首领还是很有能耐,我这才放心把事儿交给他。不料他用人不当……也怪老臣疏忽大意了,当时心急着办,没仔细筛选那些人。”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郭绍没有发火,因为这里没有外人,他心里还记着在登基前王朴多次出谋划策的功劳,况且王朴等人认错的态度很好。
郭绍站起身来,踱了几步,转头看了一眼侍立在旁边一言不发的京娘。她穿着一身紫色的圆领袍,头上戴着幞头,很放松大气地站在那里。
前阵子刚刚登基诸事繁多,他注意力分散,根本没有心思每一件事都亲自去琢磨细节……他再次认识到,新事物从无到有不是那么容易,连王朴这么聪明的人都干不好;或许原因在于世人没有经验。从古到今,有派遣过刺客、有过奸细,但是像郭绍的意愿里那种系统化成组织的间谍团队还没出现过。
正如王朴所言,他认为某个人有能耐,就派遣那个人去;事情的成败是寄托在个人的能力之上,而不是一个组织的严密和合作,摊子一铺开就容易出问题。
不过京娘因为以前在郭绍身边,明白他的意图,从秦凤之战、东京兵变时她都干得很好。郭绍当下便不再多虑,他说道:“我想让京娘以内侍的身份,暂且监领兵曹司。”
王朴等因为刚刚办砸了事,当下便没有吭声。京娘抱拳道:“遵命。”
郭绍又道:“兵曹司的人可以从断案的官吏、捕快这些人里挑选,要培养专门干这一行的人。再别临时弄一些行伍里的武夫来干了,细致活儿,他们干不了。”
众人忙躬身应答道:“喏。”
郭绍道:“京娘知道怎么安排,派到国门之外的组织,要注意联络的法子。这回就是没管好,一人被逮,顺藤摸瓜一大群人全完蛋!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如此容易被破坏组织,不是长久之计。”
他稍微一想,就想明白那个急着去刺杀赵匡胤的奸细、肯定是冲着悬赏利益去的,便额外提醒道,“下旨,今后兵曹司相关的人,违抗了命令,什么悬赏都不能兑现!”
王朴又问:“北汉来的使节,陛下之意,以何种态度回应?”
郭绍沉吟片刻:“二位大臣以为该如何回应?”
魏仁溥淡定道:“北汉小国,还敢来指责我朝!臣进言,反过去问罪北汉主,收留庇护我朝逆贼,又该怎么说?可正大光明陈述赵贼的罪状,逼北汉国交出此人。”
郭绍听罢这个法子,大为受用,因为这样的态度能保住面子。
王朴此时的表情有些沮丧,之前的细作确实是他在掌权,当下便不言语。魏仁溥却侃侃而谈:“我朝兵强马壮、疆域辽阔,当今天下,谁武力强谁有理,不必和北汉国以口舌之争!辽国现在不一定能保护得了北汉国,此时北汉主也提心吊胆。陛下且看晋阳所在之地……”
郭绍的书房里挂着很多图,他一转身,就看到了一副图。魏仁溥道:“北汉国的要害之处在晋阳(太原),北部忻、代诸州土地更加贫瘠,人烟稀少。可晋阳近南方,距离大周国境不过百里;大周从辽州北伐,克日可至晋阳……反观辽国的援兵,从草原到云州、再通忻代,至晋阳,路程遥远超过千里之遥。辽军没法以大军长期增援北汉国作战。”
郭绍听得频频点头,他也认为打北汉,辽国的增援人马不会太多……不是北汉国不重要,而是辽国的代价太大;在北汉国维持不了长期作战,给养就难以解决。
魏仁溥道:“当此之时,朝廷以武力恐_吓北汉,让他们派人来谈,拿赵贼作为筹码议和。”
郭绍随口问道:“若是北汉国屈服,把赵匡胤押送到东京,那征北汉之事又当如何?”
魏仁溥一本正经道:“另外找名义开战……”
郭绍听着感觉有点奇怪,就好像两个人吵架,其中一方吵输了就干脆开始动手……不过大周似乎一向这么干,几次攻打蜀国、南唐,也不是因为没惹了,想打的时候总是有借口。
郭绍当下便点头道:“如此做法,甚妥。”
他当下又道:“派人安排一下,明日召见北汉使臣,我想亲眼见识一下北汉国的人。”
……处理完一天的事,郭绍回到蓄恩殿,今日轮到侍寝的人是杨月娥。但是他此刻的兴致不高,什么都提不起兴趣,连院子里的铁匠活儿,他也不想不动了。
太阳还没下山,郭绍便早早地呆在屋子里休息。一时间,他忽然觉得皇宫里很烦躁,每天好像没做什么事、却觉得一刻也不轻松。
还有这地方,郭绍觉得很闷,有压抑之感。蓄恩殿有道矮围墙,外面还有一道内宫墙,更外面还有高墙……他觉得好像被幽禁在了无数的宫殿建筑和宫墙之类,像个囚犯一般。
但郭绍暂时不愿意轻易出宫去散心,主要是和北汉国局势日渐紧张,他有点担心安全。
呆坐了一会儿,郭绍想起清虚正在三清殿,好几个月没理会这个小道士了;他脑子里浮现出了古鼎青烟、清静无为的气氛。一时间想清净一下内心。
左右没事,郭绍当下便下旨,准备车驾要去三清殿。
及至三清殿,郭绍被禀报,殿主(三清殿封给了清虚)正在睡觉,叫她还不起来。一旁的李尚宫道:“陛下,妾身去把她拉起来面圣。”
郭绍立刻说道:“别为难她了,我就在这里坐坐。”
他在一尊不知什么神仙的神像前,在蒲团上坐下来。众人忙退到殿外,不敢打搅皇帝的雅兴。郭绍心里想,能在皇帝来了还睡觉的人,大概也只有那个小道姑了;天下最轻松,最看得开的人,估计也是她。
就在这时,一个身穿灰布道袍的妇人缓缓走了过来,跪伏在旁边道:“贫道叩见陛下,太贵妃娘娘听说陛下临三清殿,吩咐贫道代为问安。”
“太贵妃……”郭绍沉吟道,猛然一下没想起是谁。
女道士道:“太贵妃娘娘是太祖时的贵妃,住在万福宫,娘娘六根清净、笃信道家,端慈皇后娘娘准她到三清殿清修,道号‘玄真仙师’。”
郭绍这时才想起来了,太贵妃张氏就是曹彬的姨娘,他隐约记得自己确实收到过一份上书,就是张氏想去三清殿修道的内容。当时他不想乱干涉后宫,叫宦官送去给符金盏处理了。
如今听来符金盏已经准许了张氏的要求。郭绍只在一瞬间有种直觉:张氏挺取巧的,她如果想出万福宫,会变成符金盏的长辈;但出家修行,在三清殿就不一样了……不过郭绍对这种直觉没认真,他觉得自己这阵子用_脑过度,心思太多了点。
郭绍从未见过太祖的嫔妃,脑子里本能地浮现出了一个慈眉善目的老妇人形象。他虽为见过,但对张氏没有坏印象……一则,因为她是曹彬的姨娘,可能是爱屋及乌罢,郭绍对曹彬印象不错,他喜欢这种有仁义爱人之心、能约束部下,又有军事才能的将领。二则,张氏是太祖的妻妾,郭绍对大周太祖郭威没什么坏印象,觉得是一个值得尊敬的英雄人物,而且他还继承了太祖的江山,内心多少有点感恩心态。要是郭绍对太祖有成见,也不会毫无压力地自认太祖之侄了。
而且张氏虽是长辈,毕竟是个长年幽居冷宫的妇人,郭绍是没有什么威胁感的。
一个慈眉善目的叫人尊敬的老妇,又懂清静无为的大道。忽然郭绍有点想见了,也许在烦躁的俗事之余,听这等人物谈谈道家,也是不错的事。
郭绍觉得面前的神像和这大殿挺无趣的,当下便站了起来,说道:“你帮我引见一下,我想见见太贵妃。”
女道士拜道:“陛下稍候,贫道告知太贵妃娘娘一声,问问她。”
郭绍道:“她是长辈,应该先通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