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枭雄 作者:雨天下雨
整个中华军的战略中,能不能拿下广州,能不能守住其实都影响不了大局,因为从整体上来说,哪怕是整个广东都让英法联军攻占了,也不用指望中华帝国会就此投降。◇↓◇↓,
只要英法联军无法攻克上海,打不到南京去,那么林哲是无论如何也要坚持下去的,反正自己是主场,就算一时半会赢不了打输了几仗,折损了几万人虽然会心痛,但是也动摇不了中华帝国的根基,不用几个月时间中华军就能缓过来再战。
如此周而复始他就不信了这些洋人每次都能赢,而林哲也不需要洋人战败好几次,只要这些洋人败上一次那么就足够了,到时候劳师远征而且死伤惨重的英法联军就会自行崩溃调,到时候就算英法想要再战,估计也得再一次抽调兵力再战了。
这样打下去如果谁都不服输,大不了就拖个五年十年,近代战争打个三五年很正常,到时候就得看看是中华帝国耗得起还是这些远道而来的英法联军耗得起了。
抛开整个战略不说,只说第三军本身的战术任务,他们的任务核心其实也不是攻占广州,统帅部给他们的最新任务其实只是牵制英法联军,为上海地区的中华军减轻压力而已,来打广州以及现在的守广州,其实都是为了这一战术任务而实行的。
如果守住广州能牵制一部分英法联军的兵力,但是退一步说就算守不住了广州了,但是只要第三军没有遭受太多的损失,继续屯兵在附近的话,这英法联军就得在广州或者香港等珠三角地区保持一部分兵力,不说多。但是三四千你得要吧。
而英法联军一共才能从印度以及东方这些殖民地里抽调多少部队啊?
能有两万就得偷笑了,而第三军如果能够凭借一己之力牵制英法联军四五千人以上,那么从统帅部的角度上来看,那么第三军已经是叫上了合格的考卷。
当然了如果说第三军能够在广州城下重创英法联军,那么就算是意外之喜了。
现在的曲攀云就是抱着这种想法,如果能守住广州就守。如果有机会给英法联军一个沉重的打击那么他也会尽量争取,总不能一枪一炮不放就直接放弃广州不是。
随着英法联军的舰队从珠江下游驶来,还没等城外的英法联军陆军炮兵进入预定阵地炮击的时候,珠江边上的英法联军舰队就已经是进行了大规模的炮击,对靠近江边的广州外城进行了猛烈的炮击。
高达十余艘战舰排开,动用超过百门火炮进行炮击,这种声势可比陆军之间的炮战要猛烈的多,整个珠江江面上都是炮声阵阵,无数的炮弹飞向了江边的广州外城。两丈多高的外城城墙被一个个沉重的实心炮弹击中,打的城墙上砖石飞溅,这让少数留在外城的中华军士兵看见了也是目瞪口呆。
在如此猛烈的炮击下,如果中华军在面向江边的外城城墙上部署大量兵力的话,百分百会在如此猛烈炮击下遭到惨重损失的。
但是现在中华军已经是摆明了要放弃外城,所以任凭英法联军的舰队炮击外城城墙而始终没有做出什么反应。
现在的曲攀云是把注意力都放在了内城东门外的英法联军陆军上,只见他们缓缓靠近,而当他们进入差不多一千八百米的时候。
部署在城头上的第三军炮兵部队利用炮位的高度优势。开始进行零星的炮击,不过炮击的密度并不频繁。
之所以这么早就开炮。一方面是想要充分利用高度优势尽早给敌军造成一定数量的杀伤,另外一方面则是想要提前测定射击诸元,为后续一千五百米内的炮击提前标定射击诸元。
如此远距离的零星炮击自然不可能给一千八百米左右距离上的英法联军造成什么伤害,除了一个步兵连的横队方阵倒霉的被一颗实心球炮弹击中死伤数人外,英法联军依旧是完好无顺的继续靠近。
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此时双方的交战是进度非常缓慢的。英法联军进军的速度不快,而且他们的步兵等部队很快就在大约一千五百米左右的距离上停了下来,只剩下炮兵部队继续前进。
不用多久,已经进入了距离城墙大约一千三四百米左右距离的英法联军的炮兵们也是停了下来,那么炮兵们把火炮快速的从掉转方位。同时把拉炮的马匹牵往后方,于此同时那些炮兵们已经是奋力构筑炮兵阵地。
这些英法联军的炮兵不管是在训练还是组织度上都是相当高效,即便此时中华军的炮兵部队已经开始对这些英法联军的炮兵阵地进行密集炮击,试图阻拦他们构筑炮兵阵地。
但是他们依旧是迅速地构筑起简易的炮兵阵地,一门门火炮后头很快就出现一个斜坡,这道斜坡是当代有着炮架车轮的野战火炮发射时的必须工事,这是用来缓冲火炮的后坐力以及快速复位的。
因为火炮射击的时候会产生巨大的后坐力,如果是架设在固定炮位的火炮可以利用基础来硬抗这个后坐力,但是如果只安装在轮式炮架上的野战火炮的话,火炮发射的时候正门火炮都会向后猛退好几米,此时如果后头没有斜坡来减缓火炮的后移并进行复位的话,那么每一次炮击都得依靠炮兵手动复位,其效率是相当缓慢的,而且复位也不准确,导致后续炮击不能根据上一次的炮击进行调整。
在城头上的第三军将近二十门十二磅以上口径的火炮轰击下,这些英法联军依旧快速的构筑了最基本的简易阵地,然后那些早已经等待着的炮兵们就是快速地装填,开炮。
一时间,双方加起来大约五十多门火炮就是相互对轰起来,都在试图先击溃敌人的炮兵部队。
但是一边观战的曲攀云看着却是神色有些疑重,虽然双方的炮战进行了不过十来分钟而已。但是只是简单的肉眼判断就已经可以判断出,这些洋人不仅仅在火炮数量上超过自己,而且他们的炮术明显也胜过自己麾下的炮兵,如此也就导致己方落在敌军炮兵阵地两枚炮弹,但是己方炮兵所在城墙上就会被命中三枚炮弹。
尽管这种范围性的命中不代表着直接的杀伤,但是更多的命中弹就代表着更多的死伤比例。这长久以往的话,恐怕自己会吃很大的亏。
看着又有一枚实心炮弹落入己方的炮兵所在的城墙上,那枚炮弹虽然没有直接命中炮位,但是却命中了城墙上的雉堞,受到距离撞击的雉堞直接碎裂,飞散的石头碎片也是造成了远在数米外的两个士兵受伤。
对于这种情况,曲攀云当即吩咐道:“让辅助部队立即前往炮兵阵地,对炮位加高加厚!”
此时双方的炮击距离相聚大约一千三百米到一千四百米之间,彼此的炮击命中率其实是相当低下的。更别说双方的炮兵阵地都是有着防护的,比如说城墙上的中华军炮兵阵地,考虑到射击角度以及城墙的掩护,其实英法联军的直瞄火炮很难精确的集中中华军的火炮,炮弹不是高过城墙从头顶飞了过去,就是过低只击中城墙,这留给英法联军炮击的高度窗口只有短短一米左右。
此外炮弹就算是落在这个高度上,但是城墙上的炮位相距也比较远。炮弹很难准确落在炮位上,就算是被打中了但是这些火炮的前面也堆垒有麻布装填的沙包。厚达将近一米的沙包足以抵消敌军实心炮弹的直接炮击。
当然了,如果是面对敌人的榴弹以及榴散弹的话这些防护手段就没有太大作用了,为此中华军的炮兵阵地上是提前构筑了诸多防炮洞。
在炮位的头顶上搭建一个支撑起来的天棚,上面铺设木板后覆盖泥土,足以有效抵消榴散弹爆炸后产生的铁珠,弹片的杀伤。至于榴弹的话则是要麻烦一些,只能是硬抗了。
中华军在广州部署的城防体系,其实很多都是第一次搞,因为以前都是中华军打别人,严格上来说还没有被别人大规模攻城过。所以对构筑城防工事还有些陌生。
在构筑城防工事的时候不免参考了太平军以及清军的一些设计,李鸿章和林成庭为了对抗中华军,在城防工事上是专研的非常深,历史上要到一战时期才会出现的壕沟体系,林成庭在前几年就已经是搞出了简易版本。
除了学习敌人外,更多的还是把自己当成假想敌,想着如果遇上中华军攻城,自己该怎么防守?
壕沟是必须的,城墙也是需要的,而为了抵消中华军里大量运用的榴散弹以及榴弹,则是构筑出了防炮洞。
完善的防御体系导致在这场炮战的前期阶段,大大减少了中华军炮兵部队的损失,这遭受炮击半个小时里,只伤亡了三十人不到的,甚至比城外的英法联军炮兵死伤都要少一些。
城外的英法联军炮兵虽然火炮多,打的也更准一些,但是他们的炮位构筑仓促,虽然说现在大量的英法联军士兵正在奋力构筑工事,试图短时间内让己方的炮兵获得良好的防护,但是目前来说,这些英法联军的炮兵还是在无防护的状态下作战。
如此以来,尽管中华军第三军的火炮要少于对面的英法联军,这命中率上也是有所不如,但实际造成的战果却是要高一些。
双方炮击半个小时后,对面的英法联军至少已经死伤了五十人以上,而且还有一门火炮的炮位被准确的命中了一枚榴散弹,就在该门火炮头顶爆炸的榴散弹所散发出来的弹片几乎把整个炮位的十多名炮兵齐齐杀伤。
这一场早上时分的炮击较量中,中华军的炮兵依靠着充分的准备占据了微弱的优势!
但是对面的英法联军显然不是傻子,额尔金伯爵发现对面的这些中华军竟然有胆量,甚至也有能力和自己进行炮战的时候,很快就是改变了战术,他抽调了一个两个步兵营南下,他要让使用绕过这内城的城墙,前往同属于东面的外城城墙,在那里他就会可以获得舰队的炮火支援,这两个营的士兵可以轻松突破外城城墙的防御从而攻入城内!(未完待续。。)u
整个中华军的战略中,能不能拿下广州,能不能守住其实都影响不了大局,因为从整体上来说,哪怕是整个广东都让英法联军攻占了,也不用指望中华帝国会就此投降。◇↓◇↓,
只要英法联军无法攻克上海,打不到南京去,那么林哲是无论如何也要坚持下去的,反正自己是主场,就算一时半会赢不了打输了几仗,折损了几万人虽然会心痛,但是也动摇不了中华帝国的根基,不用几个月时间中华军就能缓过来再战。
如此周而复始他就不信了这些洋人每次都能赢,而林哲也不需要洋人战败好几次,只要这些洋人败上一次那么就足够了,到时候劳师远征而且死伤惨重的英法联军就会自行崩溃调,到时候就算英法想要再战,估计也得再一次抽调兵力再战了。
这样打下去如果谁都不服输,大不了就拖个五年十年,近代战争打个三五年很正常,到时候就得看看是中华帝国耗得起还是这些远道而来的英法联军耗得起了。
抛开整个战略不说,只说第三军本身的战术任务,他们的任务核心其实也不是攻占广州,统帅部给他们的最新任务其实只是牵制英法联军,为上海地区的中华军减轻压力而已,来打广州以及现在的守广州,其实都是为了这一战术任务而实行的。
如果守住广州能牵制一部分英法联军的兵力,但是退一步说就算守不住了广州了,但是只要第三军没有遭受太多的损失,继续屯兵在附近的话,这英法联军就得在广州或者香港等珠三角地区保持一部分兵力,不说多。但是三四千你得要吧。
而英法联军一共才能从印度以及东方这些殖民地里抽调多少部队啊?
能有两万就得偷笑了,而第三军如果能够凭借一己之力牵制英法联军四五千人以上,那么从统帅部的角度上来看,那么第三军已经是叫上了合格的考卷。
当然了如果说第三军能够在广州城下重创英法联军,那么就算是意外之喜了。
现在的曲攀云就是抱着这种想法,如果能守住广州就守。如果有机会给英法联军一个沉重的打击那么他也会尽量争取,总不能一枪一炮不放就直接放弃广州不是。
随着英法联军的舰队从珠江下游驶来,还没等城外的英法联军陆军炮兵进入预定阵地炮击的时候,珠江边上的英法联军舰队就已经是进行了大规模的炮击,对靠近江边的广州外城进行了猛烈的炮击。
高达十余艘战舰排开,动用超过百门火炮进行炮击,这种声势可比陆军之间的炮战要猛烈的多,整个珠江江面上都是炮声阵阵,无数的炮弹飞向了江边的广州外城。两丈多高的外城城墙被一个个沉重的实心炮弹击中,打的城墙上砖石飞溅,这让少数留在外城的中华军士兵看见了也是目瞪口呆。
在如此猛烈的炮击下,如果中华军在面向江边的外城城墙上部署大量兵力的话,百分百会在如此猛烈炮击下遭到惨重损失的。
但是现在中华军已经是摆明了要放弃外城,所以任凭英法联军的舰队炮击外城城墙而始终没有做出什么反应。
现在的曲攀云是把注意力都放在了内城东门外的英法联军陆军上,只见他们缓缓靠近,而当他们进入差不多一千八百米的时候。
部署在城头上的第三军炮兵部队利用炮位的高度优势。开始进行零星的炮击,不过炮击的密度并不频繁。
之所以这么早就开炮。一方面是想要充分利用高度优势尽早给敌军造成一定数量的杀伤,另外一方面则是想要提前测定射击诸元,为后续一千五百米内的炮击提前标定射击诸元。
如此远距离的零星炮击自然不可能给一千八百米左右距离上的英法联军造成什么伤害,除了一个步兵连的横队方阵倒霉的被一颗实心球炮弹击中死伤数人外,英法联军依旧是完好无顺的继续靠近。
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此时双方的交战是进度非常缓慢的。英法联军进军的速度不快,而且他们的步兵等部队很快就在大约一千五百米左右的距离上停了下来,只剩下炮兵部队继续前进。
不用多久,已经进入了距离城墙大约一千三四百米左右距离的英法联军的炮兵们也是停了下来,那么炮兵们把火炮快速的从掉转方位。同时把拉炮的马匹牵往后方,于此同时那些炮兵们已经是奋力构筑炮兵阵地。
这些英法联军的炮兵不管是在训练还是组织度上都是相当高效,即便此时中华军的炮兵部队已经开始对这些英法联军的炮兵阵地进行密集炮击,试图阻拦他们构筑炮兵阵地。
但是他们依旧是迅速地构筑起简易的炮兵阵地,一门门火炮后头很快就出现一个斜坡,这道斜坡是当代有着炮架车轮的野战火炮发射时的必须工事,这是用来缓冲火炮的后坐力以及快速复位的。
因为火炮射击的时候会产生巨大的后坐力,如果是架设在固定炮位的火炮可以利用基础来硬抗这个后坐力,但是如果只安装在轮式炮架上的野战火炮的话,火炮发射的时候正门火炮都会向后猛退好几米,此时如果后头没有斜坡来减缓火炮的后移并进行复位的话,那么每一次炮击都得依靠炮兵手动复位,其效率是相当缓慢的,而且复位也不准确,导致后续炮击不能根据上一次的炮击进行调整。
在城头上的第三军将近二十门十二磅以上口径的火炮轰击下,这些英法联军依旧快速的构筑了最基本的简易阵地,然后那些早已经等待着的炮兵们就是快速地装填,开炮。
一时间,双方加起来大约五十多门火炮就是相互对轰起来,都在试图先击溃敌人的炮兵部队。
但是一边观战的曲攀云看着却是神色有些疑重,虽然双方的炮战进行了不过十来分钟而已。但是只是简单的肉眼判断就已经可以判断出,这些洋人不仅仅在火炮数量上超过自己,而且他们的炮术明显也胜过自己麾下的炮兵,如此也就导致己方落在敌军炮兵阵地两枚炮弹,但是己方炮兵所在城墙上就会被命中三枚炮弹。
尽管这种范围性的命中不代表着直接的杀伤,但是更多的命中弹就代表着更多的死伤比例。这长久以往的话,恐怕自己会吃很大的亏。
看着又有一枚实心炮弹落入己方的炮兵所在的城墙上,那枚炮弹虽然没有直接命中炮位,但是却命中了城墙上的雉堞,受到距离撞击的雉堞直接碎裂,飞散的石头碎片也是造成了远在数米外的两个士兵受伤。
对于这种情况,曲攀云当即吩咐道:“让辅助部队立即前往炮兵阵地,对炮位加高加厚!”
此时双方的炮击距离相聚大约一千三百米到一千四百米之间,彼此的炮击命中率其实是相当低下的。更别说双方的炮兵阵地都是有着防护的,比如说城墙上的中华军炮兵阵地,考虑到射击角度以及城墙的掩护,其实英法联军的直瞄火炮很难精确的集中中华军的火炮,炮弹不是高过城墙从头顶飞了过去,就是过低只击中城墙,这留给英法联军炮击的高度窗口只有短短一米左右。
此外炮弹就算是落在这个高度上,但是城墙上的炮位相距也比较远。炮弹很难准确落在炮位上,就算是被打中了但是这些火炮的前面也堆垒有麻布装填的沙包。厚达将近一米的沙包足以抵消敌军实心炮弹的直接炮击。
当然了,如果是面对敌人的榴弹以及榴散弹的话这些防护手段就没有太大作用了,为此中华军的炮兵阵地上是提前构筑了诸多防炮洞。
在炮位的头顶上搭建一个支撑起来的天棚,上面铺设木板后覆盖泥土,足以有效抵消榴散弹爆炸后产生的铁珠,弹片的杀伤。至于榴弹的话则是要麻烦一些,只能是硬抗了。
中华军在广州部署的城防体系,其实很多都是第一次搞,因为以前都是中华军打别人,严格上来说还没有被别人大规模攻城过。所以对构筑城防工事还有些陌生。
在构筑城防工事的时候不免参考了太平军以及清军的一些设计,李鸿章和林成庭为了对抗中华军,在城防工事上是专研的非常深,历史上要到一战时期才会出现的壕沟体系,林成庭在前几年就已经是搞出了简易版本。
除了学习敌人外,更多的还是把自己当成假想敌,想着如果遇上中华军攻城,自己该怎么防守?
壕沟是必须的,城墙也是需要的,而为了抵消中华军里大量运用的榴散弹以及榴弹,则是构筑出了防炮洞。
完善的防御体系导致在这场炮战的前期阶段,大大减少了中华军炮兵部队的损失,这遭受炮击半个小时里,只伤亡了三十人不到的,甚至比城外的英法联军炮兵死伤都要少一些。
城外的英法联军炮兵虽然火炮多,打的也更准一些,但是他们的炮位构筑仓促,虽然说现在大量的英法联军士兵正在奋力构筑工事,试图短时间内让己方的炮兵获得良好的防护,但是目前来说,这些英法联军的炮兵还是在无防护的状态下作战。
如此以来,尽管中华军第三军的火炮要少于对面的英法联军,这命中率上也是有所不如,但实际造成的战果却是要高一些。
双方炮击半个小时后,对面的英法联军至少已经死伤了五十人以上,而且还有一门火炮的炮位被准确的命中了一枚榴散弹,就在该门火炮头顶爆炸的榴散弹所散发出来的弹片几乎把整个炮位的十多名炮兵齐齐杀伤。
这一场早上时分的炮击较量中,中华军的炮兵依靠着充分的准备占据了微弱的优势!
但是对面的英法联军显然不是傻子,额尔金伯爵发现对面的这些中华军竟然有胆量,甚至也有能力和自己进行炮战的时候,很快就是改变了战术,他抽调了一个两个步兵营南下,他要让使用绕过这内城的城墙,前往同属于东面的外城城墙,在那里他就会可以获得舰队的炮火支援,这两个营的士兵可以轻松突破外城城墙的防御从而攻入城内!(未完待续。。)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