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一九零二 作者:样样稀松
一步先,吃遍天。
这句在商界的名言,同样也适用于政界。在首倡革命上,北辰是先行者;但在发展革命上,复兴会则步步领先。
“……近年以来,南洋各处同志日多,各就所处结合团体,以实行宗旨,发展势力,真有蒸蒸日上之势,殊可庆慰。今在新加坡设立南洋总部,使南洋各处团体互相联络,以成统一。”
复兴会内部的这则《通告》,便说明了南洋复兴会迅速发展的大好形势。大革命家宋复华遍历南洋,不仅打响了名头,还布置、调整了南洋各支部的工作,使工作更有针对性,更向专业化发展。
所说的专业化,便是在万宁起义中得到的经验教训,政工、政务干部的缺乏。而要管理好地方,管理好百姓,依靠满清的旧官僚当然也不是不行。但这种换汤不换药的改变却不是复兴会,或者主要是陈文强所不愿看到的。
而现在的复兴会会员中,宣传鼓动的人才有,冲锋陷阵的热血青年有,但象万福华那样的管理型的人才却很缺乏。培养、转型、招揽,复兴会三管齐下,提前弥补作为执政党的各方面缺陷,向全面型的政党进行转变。
当然,军事人才也是复兴会所需要的,但已经归属吴禄贞和他所建的速成军校来培养,再通过实战来锻炼。其他的事务,则归陈文强这个庶务长来处理。
宋复华管党务。吴禄贞管军事,陈文强啥都管。谁让所有的工作离了钱就玩不转呢?谁让陈文强象个万金油似的左右逢源呢?
到现在为止,复兴会的三大巨头算是完全确立。除了宋复华在招摇过市、塑造金身外。其余的两大巨头则分别以陈胜、吴起的化名潜于水下,通过密电、密信和联络员在协调指挥着整个复兴会的运转。
新加坡没有冬天!甚至可以说没有春天和秋天,常年温度在二十多度,总是暖融融的感觉。
但新加坡又的确有冬天!雨季,把太阳的威力遮盖,带来一丝丝湿漉漉的凉爽。因为降雨,气温也降了不少。宋复华(宋教仁)倒没什么,本地人却都感到了冷意。
外面下着雨。心却是晴着的。宋复华等人在室内商议着改会为党,以及在新加坡建立总会等诸项事宜。
“改会为党可以很快便对外界宣布,我认为并不一定非要来什么大事件来这个,这个造势。或者说是烘托。”
“虽然只是改个名字,但到底是一件大事,重视一些也无妨吧?”
“按照行程,宋先生还要再去美洲访问宣传,我看可以等那边也建起分会、支部,再正式宣布,声势更强。”
“先成立南洋总会,再视具体形势的发展而定改会为党的时间。”宋教仁沉吟着,用征询的目光看着在座的诸人。得到多数人的首肯后,方才笑着说道:“南洋、美洲是华侨华人最多的两大地区,南洋我们已经占了先机。美洲是落后了,但要迎头赶上。”
“孙逸仙在美洲奔走经年,但收效甚微,可见想改造美洲会党之艰巨。”徐壮师作为会党人物,对此中内情相当了解,“堂员转会。为帮规所不许,除非是龙头大爷的决定。”
“所以才要徐兄陪同前往啊!”宋教仁停顿了一下。说道:“虽然起步晚,虽然会党改造很艰巨,但我们的策略应该也是很有吸引力的。即便此次美洲之行事倍功半,成效不佳,但在美洲各地建立起分会,三五人亦可,想必是不会落空的吧?而要想真正得到欢迎,得到大的发展,得到华侨踊跃的加入,关键还是要看我们在国内的革命运动的进行情况。”
“宋先生这话说得极对。”槟城分会会长黄金庆点头赞同,“万宁起义的消息传来,立刻在槟城华侨中引起关注,不断的胜利更使人心振奋,华侨青年踊跃加入。只是后来偃旗息鼓,甚为可惜。要不是总部派回数名万宁起义参加者现身说法,后来又有宋先生颁勋授奖,人心士气的低落或许不可避免。”
“所以,下一次的起事将是长期坚持的,也是必须要周密筹划的。”宋教仁用力挥动了下手臂,“各分会要加强工作,作好不断支援政务、军事人员的准备,以及把胜利消息尽快散布开来,鼓舞士气、扩大影响的相关布置。各支部都增加了参加过万宁起义的军事人员,以体操会、健身会为名的准军事训练机构便要加速运转,尽可能多地培训出革命军的后备力量。”
要鼓舞人心,要更多的人参加革命,要更多的人支持革命,光靠宣传是不够的。行动的实效,成功的希望,胜利的取得……这些眼见的事实,才是更有吸引力的。
就象保皇派的盛衰取决于国内立宪步伐的快慢一样,复兴会的发展也离不开革命的发动和推进。革命风潮强,则革命党气势盛;革命风潮弱,则革命党气颓难振。
万宁起义的发生、推进、*、收手,已经很明显地证明了这一点。从投资的角度来看,要想有人追捧,革命这只“股票”就得翻红,不是疯牛,也得是慢牛,也要处在上升的轨道之中。
不光是复兴会,连同盟会也明白长期没有实际动作会导致低迷,会使革命工作的发展陷入停顿或后退。革命与改良,革命与革命,既是竞争,又是相互促进,彼盛此则衰,形势的变化就取决于双方所搞出来的动静大小,所展开的行动的成败。
就在复兴会按部就搬地依照计划展开各项行动时,在河内的北辰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工作。
或许是借鉴复兴会的做法。也或许是北辰早有此意,河内同盟会宣布成立后,便开始发行“中华革命军银票”。面值一百元。并注明“持券人可在中国革命政府成立一年后,向广东政府官库或其他海外代理机构兑取现银”,以法文印刷并加盖中文“中华革命军银票壹百元”的印章。
同时,北辰开始派人四下联络,准备择机、择地起义,把革命的大旗也树立起来,用实际行动来为同盟会造势。
“士大夫醉心功名利禄。惟所称的下流社会。只有三合会、哥老会组织抱有反清复明思想。虽然时代湮远,几乎数典忘祖。但容易说服,比较士大夫容易入手得多,所以应该从联络会党入手。清廷对军队控制很严,官佐极为腐朽。保守,极难接受新思想。”
按照北辰的革命方略和依靠的对象,用一句话就能说明,那就是“秀才不能造反,军队不能革命。”
本着这个思路,北辰将目光集中到了广东。广东会党众多,且处在华南沿海地区,容易得到海外饷械的接济。先夺取两广为根据地,然后挥师北上。长江南北革命党人齐起响应,必能推翻清朝统治。
钱,钱。钱哪!革命太需要钱了!但正象李竹痴等人预料的那样,北辰在河内的革命活动虽然没受到复兴会的干扰和破坏,但华侨确实有先入为主的想法,对同盟会的开张和发展应者寥寥。革命公债也是一样,算上李竹痴等人的友情购买,所得款项亦不过两千多元。要组织一场起义,实在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一地不行。那就多地发展,也象复兴会那般在南洋各地建立分会,发展壮大。北辰决定游历南洋,开展宣传工作,首要抵达之地便是新加坡。
早在一九零四年,新加坡当地侨商陈楚楠、张永福创办革命报刊《图南日报》,该报与其他各地华侨报刊多有联系和交换关系。为扩大宣传和增加发行量,新年《图南日报》印有富有反满刺激性的月份牌(即日历表)随报寄至檀香山檀山新报社,被当时正在檀香山的孙中山见到,始悉新加坡也有反满革命思想的华侨,异常喜悦,随即以二十美元购取月份牌二十张,并致信询问,由此与陈楚楠、张永福等相识。
有这样一层关系,北辰觉得在新加坡打开局面应该比较乐观,若论华侨华人数量,新加坡又远胜河内,无论是筹款还是发动,都应比河内容易。
于是,等到报纸上刊登了大革命家宋复华启程赴美洲的消息后,北辰便立刻动身,赶往新加坡。
一个革命家躲着另一个革命家,听起来有些怪异,却也有各种原因。宋复华便不想与北辰见面,北辰自然心中不满,也不想与这个骄傲的革命“新秀”“小辈”接触。
****************************************************************************************
瓷盘上是一幅垂柳图。前景是一棵高高的柳树,旁边是一所明代屋顶的宅第,一座小桥通向一间小茅屋,桥上有三个人,两人在前,一个在后;屋子后面是一座小岛,还有一间烟雾缭绕的楼阁,楼阁头顶的蓝天上,两只鸽子正展翅翱翔。
艾米丽俯下身子,聚精会神地打量,“这一件可真是不错,对吗?是不是真品呀?”
店主有些惶惶地看了陈文强一眼,用力摇了摇头,“不会有真品留在世上。现在,无率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见到的,都是赝品,而且大部分是在英国烧制的。”
“英国?”艾米丽不禁笑出了声。
“十八世纪时,此图案被偷运到英国,到了十九世纪时又回到了中国。”
“噢,原来是这样。”艾米丽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然后望着陈文强,“你好象对垂柳图挺懂的。”
她的一双眸子又大又圆又明亮,非常讨人喜欢。只是这双眼睛还没看到人世间更多的苦事,还没有洒下太多辛酸的泪水,还远不够成熟、稳重。
“只是——”陈文强用手指无意识地晃了晃,含糊地说道:“因为这个垂柳图相传是出自一个秘密帮会的,图案中隐含着暗号,象征是反叛。”
“真的?”艾米丽的眉毛一扬,“一种暗号?”
“是个讹传。但确实是这种盘子绝灭的原因。”
“是讹传啊!”艾米丽显出了轻松的样子,那种使她既感到神秘又揪心的紧张情绪顿时消失,笑得好看,“只有中国人才想着用艺术去扶植革命。”
“你觉得可笑?”
“恰恰相反。假如你从美的观点来神视,那你就会得出更好的结论。”艾米丽左右端详了下陈文强,开玩笑似的说道:“你不是属于那个秘密帮会的吧?”
“当然不是。”陈文强抿了抿嘴,说道:“我觉得时间差不多了,咱们赶紧选一件吧,我想那个诺恩号称很懂中国古玩,但肯定不懂行。”
艾米丽不以为意,又盯上了桌上摆的茶叶罐、花瓶、杯子和盘子,仔细端详着,“太美了,我特别喜欢这些小玩意儿。”
对于中国的文化、艺术,艾米丽表现出了一种孩子般的热情,这有些打动了陈文强的心。一个中国女人在别的国家会这样吗?中国男人呢?他自己呢,会吗?
他聘请的专家雅科普到上海了,在电报中,雅科普还告诉陈文强,他的好友——德华银行的高管诺恩被委派与陈文强商谈,有关注资中侨银行的事宜。善意地提醒便是这位诺恩对中国的艺术品相当着迷,特别是瓷器。
“陈先生在,我也不敢说谎,这些都是雍正、乾隆时的赝品。”店主显然知道陈文强是帮派大佬,说话也很老实,“年代并不久远,但确实是景德镇所出。这种镌彩釉,已经很少见了。”
“这个吗?镌彩釉?”艾米丽打量着一个花瓶,瓶上绘着开放的牡丹。
陈文强看了一眼店主,店主点了点头。
“那就这件吧!”陈文强当下便作了决定,说完又掏出怀表看了看。
“只给诺恩吗?”艾米丽睁大了蓝眼睛,有些诧异地看着陈文强,但明显是有些装出来的,“那我父亲岂不是很难堪?”
陈文强翻了翻眼睛,无奈地摆了摆手,说道:“那你选一件吧,雅科普先生肯定是不懂的,找件便宜的糊弄一下。”
艾米丽瞪着大眼睛横了陈文强一眼,再转向那些她极喜欢的小玩艺时,却已经是眉开眼笑。
………………(未完待续)
一步先,吃遍天。
这句在商界的名言,同样也适用于政界。在首倡革命上,北辰是先行者;但在发展革命上,复兴会则步步领先。
“……近年以来,南洋各处同志日多,各就所处结合团体,以实行宗旨,发展势力,真有蒸蒸日上之势,殊可庆慰。今在新加坡设立南洋总部,使南洋各处团体互相联络,以成统一。”
复兴会内部的这则《通告》,便说明了南洋复兴会迅速发展的大好形势。大革命家宋复华遍历南洋,不仅打响了名头,还布置、调整了南洋各支部的工作,使工作更有针对性,更向专业化发展。
所说的专业化,便是在万宁起义中得到的经验教训,政工、政务干部的缺乏。而要管理好地方,管理好百姓,依靠满清的旧官僚当然也不是不行。但这种换汤不换药的改变却不是复兴会,或者主要是陈文强所不愿看到的。
而现在的复兴会会员中,宣传鼓动的人才有,冲锋陷阵的热血青年有,但象万福华那样的管理型的人才却很缺乏。培养、转型、招揽,复兴会三管齐下,提前弥补作为执政党的各方面缺陷,向全面型的政党进行转变。
当然,军事人才也是复兴会所需要的,但已经归属吴禄贞和他所建的速成军校来培养,再通过实战来锻炼。其他的事务,则归陈文强这个庶务长来处理。
宋复华管党务。吴禄贞管军事,陈文强啥都管。谁让所有的工作离了钱就玩不转呢?谁让陈文强象个万金油似的左右逢源呢?
到现在为止,复兴会的三大巨头算是完全确立。除了宋复华在招摇过市、塑造金身外。其余的两大巨头则分别以陈胜、吴起的化名潜于水下,通过密电、密信和联络员在协调指挥着整个复兴会的运转。
新加坡没有冬天!甚至可以说没有春天和秋天,常年温度在二十多度,总是暖融融的感觉。
但新加坡又的确有冬天!雨季,把太阳的威力遮盖,带来一丝丝湿漉漉的凉爽。因为降雨,气温也降了不少。宋复华(宋教仁)倒没什么,本地人却都感到了冷意。
外面下着雨。心却是晴着的。宋复华等人在室内商议着改会为党,以及在新加坡建立总会等诸项事宜。
“改会为党可以很快便对外界宣布,我认为并不一定非要来什么大事件来这个,这个造势。或者说是烘托。”
“虽然只是改个名字,但到底是一件大事,重视一些也无妨吧?”
“按照行程,宋先生还要再去美洲访问宣传,我看可以等那边也建起分会、支部,再正式宣布,声势更强。”
“先成立南洋总会,再视具体形势的发展而定改会为党的时间。”宋教仁沉吟着,用征询的目光看着在座的诸人。得到多数人的首肯后,方才笑着说道:“南洋、美洲是华侨华人最多的两大地区,南洋我们已经占了先机。美洲是落后了,但要迎头赶上。”
“孙逸仙在美洲奔走经年,但收效甚微,可见想改造美洲会党之艰巨。”徐壮师作为会党人物,对此中内情相当了解,“堂员转会。为帮规所不许,除非是龙头大爷的决定。”
“所以才要徐兄陪同前往啊!”宋教仁停顿了一下。说道:“虽然起步晚,虽然会党改造很艰巨,但我们的策略应该也是很有吸引力的。即便此次美洲之行事倍功半,成效不佳,但在美洲各地建立起分会,三五人亦可,想必是不会落空的吧?而要想真正得到欢迎,得到大的发展,得到华侨踊跃的加入,关键还是要看我们在国内的革命运动的进行情况。”
“宋先生这话说得极对。”槟城分会会长黄金庆点头赞同,“万宁起义的消息传来,立刻在槟城华侨中引起关注,不断的胜利更使人心振奋,华侨青年踊跃加入。只是后来偃旗息鼓,甚为可惜。要不是总部派回数名万宁起义参加者现身说法,后来又有宋先生颁勋授奖,人心士气的低落或许不可避免。”
“所以,下一次的起事将是长期坚持的,也是必须要周密筹划的。”宋教仁用力挥动了下手臂,“各分会要加强工作,作好不断支援政务、军事人员的准备,以及把胜利消息尽快散布开来,鼓舞士气、扩大影响的相关布置。各支部都增加了参加过万宁起义的军事人员,以体操会、健身会为名的准军事训练机构便要加速运转,尽可能多地培训出革命军的后备力量。”
要鼓舞人心,要更多的人参加革命,要更多的人支持革命,光靠宣传是不够的。行动的实效,成功的希望,胜利的取得……这些眼见的事实,才是更有吸引力的。
就象保皇派的盛衰取决于国内立宪步伐的快慢一样,复兴会的发展也离不开革命的发动和推进。革命风潮强,则革命党气势盛;革命风潮弱,则革命党气颓难振。
万宁起义的发生、推进、*、收手,已经很明显地证明了这一点。从投资的角度来看,要想有人追捧,革命这只“股票”就得翻红,不是疯牛,也得是慢牛,也要处在上升的轨道之中。
不光是复兴会,连同盟会也明白长期没有实际动作会导致低迷,会使革命工作的发展陷入停顿或后退。革命与改良,革命与革命,既是竞争,又是相互促进,彼盛此则衰,形势的变化就取决于双方所搞出来的动静大小,所展开的行动的成败。
就在复兴会按部就搬地依照计划展开各项行动时,在河内的北辰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工作。
或许是借鉴复兴会的做法。也或许是北辰早有此意,河内同盟会宣布成立后,便开始发行“中华革命军银票”。面值一百元。并注明“持券人可在中国革命政府成立一年后,向广东政府官库或其他海外代理机构兑取现银”,以法文印刷并加盖中文“中华革命军银票壹百元”的印章。
同时,北辰开始派人四下联络,准备择机、择地起义,把革命的大旗也树立起来,用实际行动来为同盟会造势。
“士大夫醉心功名利禄。惟所称的下流社会。只有三合会、哥老会组织抱有反清复明思想。虽然时代湮远,几乎数典忘祖。但容易说服,比较士大夫容易入手得多,所以应该从联络会党入手。清廷对军队控制很严,官佐极为腐朽。保守,极难接受新思想。”
按照北辰的革命方略和依靠的对象,用一句话就能说明,那就是“秀才不能造反,军队不能革命。”
本着这个思路,北辰将目光集中到了广东。广东会党众多,且处在华南沿海地区,容易得到海外饷械的接济。先夺取两广为根据地,然后挥师北上。长江南北革命党人齐起响应,必能推翻清朝统治。
钱,钱。钱哪!革命太需要钱了!但正象李竹痴等人预料的那样,北辰在河内的革命活动虽然没受到复兴会的干扰和破坏,但华侨确实有先入为主的想法,对同盟会的开张和发展应者寥寥。革命公债也是一样,算上李竹痴等人的友情购买,所得款项亦不过两千多元。要组织一场起义,实在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一地不行。那就多地发展,也象复兴会那般在南洋各地建立分会,发展壮大。北辰决定游历南洋,开展宣传工作,首要抵达之地便是新加坡。
早在一九零四年,新加坡当地侨商陈楚楠、张永福创办革命报刊《图南日报》,该报与其他各地华侨报刊多有联系和交换关系。为扩大宣传和增加发行量,新年《图南日报》印有富有反满刺激性的月份牌(即日历表)随报寄至檀香山檀山新报社,被当时正在檀香山的孙中山见到,始悉新加坡也有反满革命思想的华侨,异常喜悦,随即以二十美元购取月份牌二十张,并致信询问,由此与陈楚楠、张永福等相识。
有这样一层关系,北辰觉得在新加坡打开局面应该比较乐观,若论华侨华人数量,新加坡又远胜河内,无论是筹款还是发动,都应比河内容易。
于是,等到报纸上刊登了大革命家宋复华启程赴美洲的消息后,北辰便立刻动身,赶往新加坡。
一个革命家躲着另一个革命家,听起来有些怪异,却也有各种原因。宋复华便不想与北辰见面,北辰自然心中不满,也不想与这个骄傲的革命“新秀”“小辈”接触。
****************************************************************************************
瓷盘上是一幅垂柳图。前景是一棵高高的柳树,旁边是一所明代屋顶的宅第,一座小桥通向一间小茅屋,桥上有三个人,两人在前,一个在后;屋子后面是一座小岛,还有一间烟雾缭绕的楼阁,楼阁头顶的蓝天上,两只鸽子正展翅翱翔。
艾米丽俯下身子,聚精会神地打量,“这一件可真是不错,对吗?是不是真品呀?”
店主有些惶惶地看了陈文强一眼,用力摇了摇头,“不会有真品留在世上。现在,无率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见到的,都是赝品,而且大部分是在英国烧制的。”
“英国?”艾米丽不禁笑出了声。
“十八世纪时,此图案被偷运到英国,到了十九世纪时又回到了中国。”
“噢,原来是这样。”艾米丽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然后望着陈文强,“你好象对垂柳图挺懂的。”
她的一双眸子又大又圆又明亮,非常讨人喜欢。只是这双眼睛还没看到人世间更多的苦事,还没有洒下太多辛酸的泪水,还远不够成熟、稳重。
“只是——”陈文强用手指无意识地晃了晃,含糊地说道:“因为这个垂柳图相传是出自一个秘密帮会的,图案中隐含着暗号,象征是反叛。”
“真的?”艾米丽的眉毛一扬,“一种暗号?”
“是个讹传。但确实是这种盘子绝灭的原因。”
“是讹传啊!”艾米丽显出了轻松的样子,那种使她既感到神秘又揪心的紧张情绪顿时消失,笑得好看,“只有中国人才想着用艺术去扶植革命。”
“你觉得可笑?”
“恰恰相反。假如你从美的观点来神视,那你就会得出更好的结论。”艾米丽左右端详了下陈文强,开玩笑似的说道:“你不是属于那个秘密帮会的吧?”
“当然不是。”陈文强抿了抿嘴,说道:“我觉得时间差不多了,咱们赶紧选一件吧,我想那个诺恩号称很懂中国古玩,但肯定不懂行。”
艾米丽不以为意,又盯上了桌上摆的茶叶罐、花瓶、杯子和盘子,仔细端详着,“太美了,我特别喜欢这些小玩意儿。”
对于中国的文化、艺术,艾米丽表现出了一种孩子般的热情,这有些打动了陈文强的心。一个中国女人在别的国家会这样吗?中国男人呢?他自己呢,会吗?
他聘请的专家雅科普到上海了,在电报中,雅科普还告诉陈文强,他的好友——德华银行的高管诺恩被委派与陈文强商谈,有关注资中侨银行的事宜。善意地提醒便是这位诺恩对中国的艺术品相当着迷,特别是瓷器。
“陈先生在,我也不敢说谎,这些都是雍正、乾隆时的赝品。”店主显然知道陈文强是帮派大佬,说话也很老实,“年代并不久远,但确实是景德镇所出。这种镌彩釉,已经很少见了。”
“这个吗?镌彩釉?”艾米丽打量着一个花瓶,瓶上绘着开放的牡丹。
陈文强看了一眼店主,店主点了点头。
“那就这件吧!”陈文强当下便作了决定,说完又掏出怀表看了看。
“只给诺恩吗?”艾米丽睁大了蓝眼睛,有些诧异地看着陈文强,但明显是有些装出来的,“那我父亲岂不是很难堪?”
陈文强翻了翻眼睛,无奈地摆了摆手,说道:“那你选一件吧,雅科普先生肯定是不懂的,找件便宜的糊弄一下。”
艾米丽瞪着大眼睛横了陈文强一眼,再转向那些她极喜欢的小玩艺时,却已经是眉开眼笑。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