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君 作者:三无斋主人
在毫无援军的情况下,谢铭领着一千名北府军坚守玉门关十日。最后关破自杀而亡。
覆水难收,美梦易醒,从此王佐之才成绝响,人间不见谢檀郎。
之后喻王的反应,史记不过寥寥几笔——王得哀告,又知陇西贵族叛,乃大恸,请罪于哀帝前,呕血三升,几尽晕厥。哀帝大怒,誓举手中雄兵百万,御驾亲征,威摄北夷,以扬大楚国威。
不论喻王是真晕也好,做戏也罢,总之安靖二十二年,注定是一个多事之秋。
第93章
安靖二十二年开春。喻王初降,自请流放南岭,军队皆收编。陇西豪右一时放声痛哭,连夜南下,誓死追随喻王。自此北部边陲空虚,是年北夷受灾,牛马冻死不计其数,幸臣卫霁通敌,私赠奇药与犬戎,北地瘟疫乃止。犬戎南下劫掠,恰逢哀帝幸北辰宫,遂举兵而攻。不敌,凡王公大臣被俘者五百三十四人。
——《史记 哀帝本纪》
安靖二十二年二月二日,楚旭率领大军去中岳山,举行盛大的受降仪式。五月十七日,噩耗传来,被身带残疾的哥哥楚悼凄惨无比地哭诉了一番,加上卫霁等人的怂恿和吹捧,从来没带兵打过仗的楚旭飘飘然了,真的认为是自己的英明领导才打败了陇西贵族和喻王的联盟,再收拾个把北边来的跳梁小丑不在话下,遂执意出征。
其实安靖帝也不是一个蠢货,他之所以出征,是鉴于以下这点考量——他手上有二十万大军,加上喻王那边投降而来的十万,一共三十万。而犬戎的骑兵,据可靠的情报,只有一万。
三十万对一万,三十个人打一个,难道还打不过吗?
通常情况下这样简单的算术问题谁都不会算错,咱们人多,便是一人一口唾沫,也能把犬戎人淹死。诸如此类的想法,却也和寻常贩夫走卒如出一辙。
然而问题就在于,打仗不是街头斗殴,有时候并非只看人数,随着军队人数的增长,他的组织管理成本也会陡然增高,到了某个拐点之后,增加士兵就不会再给军队添加任何战斗力,反而是累赘和负担。当然,这个拐点在不同的将军手里,数值是不同的。有的人管理一支一百人的队伍已经是极限,有的人却可以领导十万人。
单纯的三十万与一万的对比其实什么也看不出来,其背后还有许多隐蔽的细节问题需要仔细分析。譬如说天时地利人和,以及带兵的是谁。不是谁都有能力,在大楚国库空虚,后勤保障跟不上的时候,突然带领一支这样拼凑起来的三十万大军去打仗,对手还是以弓马闻名天下的犬戎劲旅。
这三十万大军里面,真正的精兵很少,其中约莫有五万是临时被各世家拉来给这场受降仪式壮声威的奴客。
这些人平时没有受过任何军事训练,习惯于握着出头耕地而不是长枪大刀。让这些没有受过训练的新兵去打仗,无意就是做炮灰送死。
当然,如果此时王若谷或者韩起在,凭借着卓越的军事天赋,他们或许能够将这些士兵拢在一起,不致于发生混乱,甚至能够运用谋略,让军队里的人各司其职,从而克敌制胜。
偏偏此时朝廷稍微有点能为的将领都不在楚旭身边——王若谷、周禄、王震升去了北疆大营。新一代的韩起、罗致都在都城,没有跟过来。
当然,喻王那边倒是将才济济,不过楚旭却不可能任用他们,所以楚旭这一次的军事参谋就是大司马卫霁和驸马公车丘明。唯一靠谱一点的,便是还没有得到正式任命的于应龙,他也统领着十五万中央军随军出征。
除此之外,还有不到十万是喻王手下的降军。这部分人跟着喻王南征北战,一路从陇西打到江南,从江南打到建业,是经历了战火和严酷的天灾之后存活下来的精兵,可以称得上劲悍。然而这十万人里面,有多少肯为楚旭效力,就是值得商榷的事情了。
信心满满的楚军大概就是这么个情况。
那些跟着楚旭来参加受降仪式的世家子弟也跟了过来,他们的主要目的是趁机捡些功劳,给自己一片坦途的人生再镶上一道金边。
楚旭虽然不是军事天才,但他并不蠢。自幼熟读史书的安靖帝自然也读过兵书,知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所以楚昭很快就得到了皇帝的命令:准备粮草,朕要御驾亲征。
楚昭:我了个大槽!皇伯父您快醒醒。身为一个军事废材不是您的错,但是非跑去作死就是您的不对了。
这实在不是楚昭狠心,眼睁睁看着对自己还不赖的伯父花样作死却不阻止。楚昭倒真写信劝了,可楚旭这回是下定决定要趁此机会立马横刀,证明自己身残志坚,本质上还是个真正的男人,谁劝都白搭。
楚昭能怎么办?他又不可能跑去将安靖皇帝绑回京城。唯有暗暗祈祷,这回不靠谱的皇伯父给自己捅出来的窟窿能小一点。
***
人算不如天算。喻王用的本来就是奇诡谋略,不是堂皇正道,一着不慎便可能是满盘皆输。陈参当年虽然提出了类似的计算,但是他也是在怀疑陇西贵族通敌卖国的前提下提出来的应对之策,所谓以毒攻毒、因势利导。再者说,陈参是一介谋士,他可以阴柔诡谲,主公身边自然还有擅长堂皇正道的文臣武将与之中和。楚昭用他,算是奇正相辅,并没有什么问题。然而喻王和陈参自然是不同的,他亲自和犬戎谋划这样阴损的法子,其实已经走上了歪路,就算能够登基为帝,也必然后患无穷。
更何况形势的发展从谢铭的死开始,就已经脱离了喻王的控制。
喻王现在很后悔。当然,他后悔的不是自己和犬戎与虎谋皮,而是他识人不清,错信了小人。但这个时候,后悔也没有用了。
卫霁看着躺在床上疑似中风的喻王,柔声说道:“到今时今日,我也算完成了王爷交给我的全部任务,之后,我可就不欠王爷什么了。”
看着喻王唯一能动的眼睛里简直要喷射出愤怒的火焰来,卫霁忍不住笑得愈发开心:“王爷放心吧,攻打下建业之后,很快令公子就会来和你们兄弟一起作伴。王爷现在便安心的睡吧。”说着,卫霁袍袖一拂,径自离去。
走出营帐之后,他还吩咐守在外面的士兵:“王爷身体不适,需好好养病,无事不要让人去打扰他。”
士兵们纷纷应诺。
自从攻破玉门关之后,也速该的骑兵迅速推进,已经到了几百里外的蓟门关。
蓟门关只有刚从都城回去的两万勤王军。很快就燃起了狼烟向都城告急。
与此同时,一直在北疆边境上游弋的犬戎士兵,也集结起来,一副大军压境的样子。再有东北边的柔然和靺鞨也举兵南下,就像同时商量好的那样,大楚的边境上,烽烟四起。
楚旭没有料到犬戎的骑兵来的这样快,就算他不懂军事,也知道蓟门关必须要守住,因为蓟门关之后便是一马平川,建业面前,就只有泽城一座要塞。所以说,蓟门关非要守住不可。
卫霁来到中军大营,看到楚旭焦躁地在屋里走来走去,一看见他便迎了上来,问道:“怎么样?”
“陛下放心,喻王那边已经处理妥当了,喻王在我们手里,想来他的部下应该也会将马匹借给我们。”
楚旭松了一口气,末了又叮嘱卫霁:“不要伤他性命。”
谢铭死后,喻王始终不肯相信,派出手下的心腹和暗探,全部去陇西一带寻找谢铭,总之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这样一来,喻王身边的守卫自然空虚起来。
楚旭听信卫霁的“妙计”,用药放倒了喻王楚悼,然后以喻王的性命相胁,解除了喻王麾下五万骑兵的武装,将他们的战马和武器都装备在中央军上。然后令于应龙带着这临时拼凑起来的四万骑兵出发,由公车丘明作为督军,星夜赶往蓟门关。
大楚目前为止最精锐的一支骑兵,也是喻王花了大价钱养出来克制犬戎的底牌,就这样近乎儿戏地被瓦解了。
当然,如果谢铭不死的话,喻王就不会抱着一线希望派人出去寻找,不将人派出去,身边守卫就不会出现破绽,自然也不会给卫霁找到下毒的机会。如果这些前提成立,局势或许真的会按照喻王料想的那样发展。
然而这世界上没有如果,谢铭的死就好像第一个倒下的多米诺骨牌,带出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
安靖二十二年六月二日,楚昭还在熟睡中,就被系统接连不断的震动声惊醒了。
他迷迷糊糊睁开眼睛,看到系统剧烈地抖了三下,好像一个被壮汉蹂躏过得无辜少女。
*系统公告:犬戎入侵,骑兵四万,过玉门关长驱直入,被阻于蓟门关外,已由于应龙带兵迎战*
*系统公告:柔然入侵,士兵三万,进攻宁海,已由将军王若谷带兵迎战。*
*系统公告:靺鞨入侵,士兵一万,犬戎士兵一万,结盟进攻定襄,已由将军周禄带兵迎战。*
*战报一:大败。于应龙老鸦岭中伏,所率四万骑皆没。蓟门关破,五万兵卒溃逃。*
*战报二:大胜。王若谷军歼敌两万,损失五千,得马三千匹。*
*战报二:平。周禄军歼敌五千,损失两千,被抢走三车粮草。*
虽然突然出现了三方敌人同时进攻,但是目前看来自己的准备工作还是比较充分的,北疆大营依旧固若金汤,需要疑虑的就是便宜老爹引来的草原狼。这个交给他自己去对付好了。怎么也有十万人,不至于连四万骑兵都打不过吧。
虽然一大早就被系统吵醒看战报,但是楚昭的心情还是不错的。胜败乃兵家常事么。
结果吃完朝食,楚昭接到楚旭那边发回来的折子,才发现不知道怎么回事,楚旭居然误以为也速该的军队只有一万人。
楚昭终于意识到有些不对劲了。
——他的第六感十分准确。的确是因为情报上的巨大失误,才导致朝廷先损失了最精锐的四万骑兵,接着,蓟门关又不可思议地以五万楚军的全军覆没而告终。守关的大将张停被也速该斩首,尸体悬挂在雄关之上。于应龙不知所终,只有公车丘明在亲兵的护送之下逃了回来,四万人中了一万人的埋伏,五万守军覆没,指挥官对此绝对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为了逃避战败的责任,公车丘明施展三寸不烂之舌,汇声汇色地向楚旭讲述了犬戎人的可怕之处,并添油加醋地描述了战败时的惨况——只要遇到抵抗,战胜后的犬戎都会屠城。当然,在整个描述过程中,他巧妙的将自己洗白了。
战争失败的责任很快就传得人尽皆知,原来是于应龙轻敌冒进,中了犬戎军队的埋伏,导致四万骑兵陷入蓟门关外一个山谷之中,许多都被大石砸死。之后犬戎队伍里有长的很像于应龙的人,骗开了蓟门关的城门。
难道是于应龙投靠了犬戎?反正唯一逃回来的公车丘明的确信誓旦旦地这样说。当然,对此楚昭是坚决不信的,就算整个公车家都通敌卖国了,于应龙也不可能这么做。
比起公车丘明这个小白脸,楚昭明显更加信任手中的系统……上面的数据。所以数据都明确地显示出于应龙既没有死,也没有背叛。
然而于应龙毕竟是下落不明了。一个失踪的人自然没有办法替自己辩白。楚旭很快就下令,让楚昭将于家满门抄斩。
在毫无援军的情况下,谢铭领着一千名北府军坚守玉门关十日。最后关破自杀而亡。
覆水难收,美梦易醒,从此王佐之才成绝响,人间不见谢檀郎。
之后喻王的反应,史记不过寥寥几笔——王得哀告,又知陇西贵族叛,乃大恸,请罪于哀帝前,呕血三升,几尽晕厥。哀帝大怒,誓举手中雄兵百万,御驾亲征,威摄北夷,以扬大楚国威。
不论喻王是真晕也好,做戏也罢,总之安靖二十二年,注定是一个多事之秋。
第93章
安靖二十二年开春。喻王初降,自请流放南岭,军队皆收编。陇西豪右一时放声痛哭,连夜南下,誓死追随喻王。自此北部边陲空虚,是年北夷受灾,牛马冻死不计其数,幸臣卫霁通敌,私赠奇药与犬戎,北地瘟疫乃止。犬戎南下劫掠,恰逢哀帝幸北辰宫,遂举兵而攻。不敌,凡王公大臣被俘者五百三十四人。
——《史记 哀帝本纪》
安靖二十二年二月二日,楚旭率领大军去中岳山,举行盛大的受降仪式。五月十七日,噩耗传来,被身带残疾的哥哥楚悼凄惨无比地哭诉了一番,加上卫霁等人的怂恿和吹捧,从来没带兵打过仗的楚旭飘飘然了,真的认为是自己的英明领导才打败了陇西贵族和喻王的联盟,再收拾个把北边来的跳梁小丑不在话下,遂执意出征。
其实安靖帝也不是一个蠢货,他之所以出征,是鉴于以下这点考量——他手上有二十万大军,加上喻王那边投降而来的十万,一共三十万。而犬戎的骑兵,据可靠的情报,只有一万。
三十万对一万,三十个人打一个,难道还打不过吗?
通常情况下这样简单的算术问题谁都不会算错,咱们人多,便是一人一口唾沫,也能把犬戎人淹死。诸如此类的想法,却也和寻常贩夫走卒如出一辙。
然而问题就在于,打仗不是街头斗殴,有时候并非只看人数,随着军队人数的增长,他的组织管理成本也会陡然增高,到了某个拐点之后,增加士兵就不会再给军队添加任何战斗力,反而是累赘和负担。当然,这个拐点在不同的将军手里,数值是不同的。有的人管理一支一百人的队伍已经是极限,有的人却可以领导十万人。
单纯的三十万与一万的对比其实什么也看不出来,其背后还有许多隐蔽的细节问题需要仔细分析。譬如说天时地利人和,以及带兵的是谁。不是谁都有能力,在大楚国库空虚,后勤保障跟不上的时候,突然带领一支这样拼凑起来的三十万大军去打仗,对手还是以弓马闻名天下的犬戎劲旅。
这三十万大军里面,真正的精兵很少,其中约莫有五万是临时被各世家拉来给这场受降仪式壮声威的奴客。
这些人平时没有受过任何军事训练,习惯于握着出头耕地而不是长枪大刀。让这些没有受过训练的新兵去打仗,无意就是做炮灰送死。
当然,如果此时王若谷或者韩起在,凭借着卓越的军事天赋,他们或许能够将这些士兵拢在一起,不致于发生混乱,甚至能够运用谋略,让军队里的人各司其职,从而克敌制胜。
偏偏此时朝廷稍微有点能为的将领都不在楚旭身边——王若谷、周禄、王震升去了北疆大营。新一代的韩起、罗致都在都城,没有跟过来。
当然,喻王那边倒是将才济济,不过楚旭却不可能任用他们,所以楚旭这一次的军事参谋就是大司马卫霁和驸马公车丘明。唯一靠谱一点的,便是还没有得到正式任命的于应龙,他也统领着十五万中央军随军出征。
除此之外,还有不到十万是喻王手下的降军。这部分人跟着喻王南征北战,一路从陇西打到江南,从江南打到建业,是经历了战火和严酷的天灾之后存活下来的精兵,可以称得上劲悍。然而这十万人里面,有多少肯为楚旭效力,就是值得商榷的事情了。
信心满满的楚军大概就是这么个情况。
那些跟着楚旭来参加受降仪式的世家子弟也跟了过来,他们的主要目的是趁机捡些功劳,给自己一片坦途的人生再镶上一道金边。
楚旭虽然不是军事天才,但他并不蠢。自幼熟读史书的安靖帝自然也读过兵书,知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所以楚昭很快就得到了皇帝的命令:准备粮草,朕要御驾亲征。
楚昭:我了个大槽!皇伯父您快醒醒。身为一个军事废材不是您的错,但是非跑去作死就是您的不对了。
这实在不是楚昭狠心,眼睁睁看着对自己还不赖的伯父花样作死却不阻止。楚昭倒真写信劝了,可楚旭这回是下定决定要趁此机会立马横刀,证明自己身残志坚,本质上还是个真正的男人,谁劝都白搭。
楚昭能怎么办?他又不可能跑去将安靖皇帝绑回京城。唯有暗暗祈祷,这回不靠谱的皇伯父给自己捅出来的窟窿能小一点。
***
人算不如天算。喻王用的本来就是奇诡谋略,不是堂皇正道,一着不慎便可能是满盘皆输。陈参当年虽然提出了类似的计算,但是他也是在怀疑陇西贵族通敌卖国的前提下提出来的应对之策,所谓以毒攻毒、因势利导。再者说,陈参是一介谋士,他可以阴柔诡谲,主公身边自然还有擅长堂皇正道的文臣武将与之中和。楚昭用他,算是奇正相辅,并没有什么问题。然而喻王和陈参自然是不同的,他亲自和犬戎谋划这样阴损的法子,其实已经走上了歪路,就算能够登基为帝,也必然后患无穷。
更何况形势的发展从谢铭的死开始,就已经脱离了喻王的控制。
喻王现在很后悔。当然,他后悔的不是自己和犬戎与虎谋皮,而是他识人不清,错信了小人。但这个时候,后悔也没有用了。
卫霁看着躺在床上疑似中风的喻王,柔声说道:“到今时今日,我也算完成了王爷交给我的全部任务,之后,我可就不欠王爷什么了。”
看着喻王唯一能动的眼睛里简直要喷射出愤怒的火焰来,卫霁忍不住笑得愈发开心:“王爷放心吧,攻打下建业之后,很快令公子就会来和你们兄弟一起作伴。王爷现在便安心的睡吧。”说着,卫霁袍袖一拂,径自离去。
走出营帐之后,他还吩咐守在外面的士兵:“王爷身体不适,需好好养病,无事不要让人去打扰他。”
士兵们纷纷应诺。
自从攻破玉门关之后,也速该的骑兵迅速推进,已经到了几百里外的蓟门关。
蓟门关只有刚从都城回去的两万勤王军。很快就燃起了狼烟向都城告急。
与此同时,一直在北疆边境上游弋的犬戎士兵,也集结起来,一副大军压境的样子。再有东北边的柔然和靺鞨也举兵南下,就像同时商量好的那样,大楚的边境上,烽烟四起。
楚旭没有料到犬戎的骑兵来的这样快,就算他不懂军事,也知道蓟门关必须要守住,因为蓟门关之后便是一马平川,建业面前,就只有泽城一座要塞。所以说,蓟门关非要守住不可。
卫霁来到中军大营,看到楚旭焦躁地在屋里走来走去,一看见他便迎了上来,问道:“怎么样?”
“陛下放心,喻王那边已经处理妥当了,喻王在我们手里,想来他的部下应该也会将马匹借给我们。”
楚旭松了一口气,末了又叮嘱卫霁:“不要伤他性命。”
谢铭死后,喻王始终不肯相信,派出手下的心腹和暗探,全部去陇西一带寻找谢铭,总之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这样一来,喻王身边的守卫自然空虚起来。
楚旭听信卫霁的“妙计”,用药放倒了喻王楚悼,然后以喻王的性命相胁,解除了喻王麾下五万骑兵的武装,将他们的战马和武器都装备在中央军上。然后令于应龙带着这临时拼凑起来的四万骑兵出发,由公车丘明作为督军,星夜赶往蓟门关。
大楚目前为止最精锐的一支骑兵,也是喻王花了大价钱养出来克制犬戎的底牌,就这样近乎儿戏地被瓦解了。
当然,如果谢铭不死的话,喻王就不会抱着一线希望派人出去寻找,不将人派出去,身边守卫就不会出现破绽,自然也不会给卫霁找到下毒的机会。如果这些前提成立,局势或许真的会按照喻王料想的那样发展。
然而这世界上没有如果,谢铭的死就好像第一个倒下的多米诺骨牌,带出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
安靖二十二年六月二日,楚昭还在熟睡中,就被系统接连不断的震动声惊醒了。
他迷迷糊糊睁开眼睛,看到系统剧烈地抖了三下,好像一个被壮汉蹂躏过得无辜少女。
*系统公告:犬戎入侵,骑兵四万,过玉门关长驱直入,被阻于蓟门关外,已由于应龙带兵迎战*
*系统公告:柔然入侵,士兵三万,进攻宁海,已由将军王若谷带兵迎战。*
*系统公告:靺鞨入侵,士兵一万,犬戎士兵一万,结盟进攻定襄,已由将军周禄带兵迎战。*
*战报一:大败。于应龙老鸦岭中伏,所率四万骑皆没。蓟门关破,五万兵卒溃逃。*
*战报二:大胜。王若谷军歼敌两万,损失五千,得马三千匹。*
*战报二:平。周禄军歼敌五千,损失两千,被抢走三车粮草。*
虽然突然出现了三方敌人同时进攻,但是目前看来自己的准备工作还是比较充分的,北疆大营依旧固若金汤,需要疑虑的就是便宜老爹引来的草原狼。这个交给他自己去对付好了。怎么也有十万人,不至于连四万骑兵都打不过吧。
虽然一大早就被系统吵醒看战报,但是楚昭的心情还是不错的。胜败乃兵家常事么。
结果吃完朝食,楚昭接到楚旭那边发回来的折子,才发现不知道怎么回事,楚旭居然误以为也速该的军队只有一万人。
楚昭终于意识到有些不对劲了。
——他的第六感十分准确。的确是因为情报上的巨大失误,才导致朝廷先损失了最精锐的四万骑兵,接着,蓟门关又不可思议地以五万楚军的全军覆没而告终。守关的大将张停被也速该斩首,尸体悬挂在雄关之上。于应龙不知所终,只有公车丘明在亲兵的护送之下逃了回来,四万人中了一万人的埋伏,五万守军覆没,指挥官对此绝对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为了逃避战败的责任,公车丘明施展三寸不烂之舌,汇声汇色地向楚旭讲述了犬戎人的可怕之处,并添油加醋地描述了战败时的惨况——只要遇到抵抗,战胜后的犬戎都会屠城。当然,在整个描述过程中,他巧妙的将自己洗白了。
战争失败的责任很快就传得人尽皆知,原来是于应龙轻敌冒进,中了犬戎军队的埋伏,导致四万骑兵陷入蓟门关外一个山谷之中,许多都被大石砸死。之后犬戎队伍里有长的很像于应龙的人,骗开了蓟门关的城门。
难道是于应龙投靠了犬戎?反正唯一逃回来的公车丘明的确信誓旦旦地这样说。当然,对此楚昭是坚决不信的,就算整个公车家都通敌卖国了,于应龙也不可能这么做。
比起公车丘明这个小白脸,楚昭明显更加信任手中的系统……上面的数据。所以数据都明确地显示出于应龙既没有死,也没有背叛。
然而于应龙毕竟是下落不明了。一个失踪的人自然没有办法替自己辩白。楚旭很快就下令,让楚昭将于家满门抄斩。